1915年出生的許錫謙是花蓮人,家中開設雜貨店,從事菸酒專賣產品的經銷,後來經營木材生意。許錫謙為家中獨子,在1931年畢業於北二中(現台北市成功高中),隔年(1931年)曾與王懋卿、張春木等人組織「臺灣經濟外交會」花蓮港支部,屬於原臺灣民眾黨的系統。
戰後,臺灣優秀的青年們剛從殖民政府的統治下解放,熱烈響應由「黨、政、軍、團」構成的「三民主義青年團」三青團,期待建設三民主義新臺灣。花蓮分團籌備處遴選優秀青年擔任股長,而許錫謙為其中之一,並且擔任《青年報》(後更名為《團訊周刊》)編輯。
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3月4日,許錫謙率領二十多名青年,趕至三青團花蓮分部,希望書記郭穆堂發出通知,召開民眾大會,青年們隨即帶著通知,沿街通告市民。到了下午兩點,參加民眾大會的市民約有兩千人,會中推舉省參議員馬有岳為主席,領導「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並訂於隔日早上開會,大會結束前,民眾將過去「蔣主席萬歲!國民黨萬歲!」的口號改為「打倒貪官汙吏,台灣自治萬歲!」。會後,青年們聯合組成「青年大同盟」,分別負責維持治安、收繳武器,以及將所得糧食分配給貧民等工作,且以不傷害外省人為原則,甚至有保護外省人的狀況。
局勢在3月9日以後,因二十一師抵台而急轉直下,各地濫捕與屠殺的消息紛紛傳出,許錫謙避走至台北。當時的官派花蓮縣縣長張文成與憲兵隊人員,誘騙許錫謙的叔叔遊說許錫謙回鄉自首,並且允諾不追究責任,於是許錫謙決定返回花蓮,但卻在南方澳附近遭埋伏的憲兵捕殺。遺體被發現時,眼遭矇住,手腳綑綁,頭部、手肘均中彈,後腦破裂僅餘三分之一,而身上應有的錢財、戒指、金鍊、家傳懷錶皆不翼而飛。死時32歲。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 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辭典》。台北:國史館。2008。
- 阮美姝著,《幽暗角落的泣聲:尋訪二二八散落的遺族》。台北:前衛。2000。
- 李筱峰、陳孟絹著,《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台北:玉山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