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假新聞真的是假新聞嗎假新聞種類分析和舉例說明

發佈時間 2018/10/4 12:00:00
最後更新 2019/3/14 11:39:48

「假新聞」正夯!不過到底怎樣才算是假新聞,有明確定義嗎?本篇將以非營利組織《初稿》(First Draft)研究中心主任 Claire Wardle 的研究為基礎,介紹各種「假新聞」分類並舉例說明,讓讀者碰上令人疑惑的新聞內容時,能有一個可以參考的架構,協助自己釐清到底是不是讀了「假新聞」。

雖然本篇文章開頭就用了「假新聞」這流行語,但其實這不是最適合稱呼這類訊息的說法。相對於直接以「假新聞」(fake news)來指稱不確實的新聞報導,學界更喜歡用「不實訊息」(disinformation),主要有下面三個理由:

一、不實訊息不全然是以「新聞」的型態流傳

二、「假」無法適用在所有的不實訊息種類(如因記者編輯錯誤而形成的資訊)

三、「假新聞」一詞已成為政治人物攻擊不同立場媒體的武器

「假新聞」一詞已成為政治人物攻擊不同立場媒體的武器。

「假新聞」一詞已成為政治人物攻擊不同立場媒體的武器。

但由於「假新聞」一詞對多數讀者來說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本篇文章將交替使用「假新聞」和「不實訊息」兩種說法,並且,在提到「假新聞」時,將會加註引號。

內容不正確,就一定是「假新聞」嗎?

感謝各種社群和網路的發達,現代的新聞壽命幾乎已經以分鐘計算,許多記者為了要衝即時新聞,並沒有時間顧及品質,因此常出現各種錯漏字、排版錯誤,更別說是否能「確認消息來源正確性」。

《初稿》研究中心主任 Claire Wardle 以「是否有惡意」為標準,將「內容不正確」分成了「不實訊息」(disinformation)和「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

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內容有錯誤,但並沒有惡意。

不實訊息(disinformation):內容有錯誤,並且是故意為了傷害特定對象。

舉例來說,當記者撰寫文章出現錯字或漏字,又沒有編輯協助糾錯,就會出現「非惡意」的「錯誤訊息」。如經濟日報於 2018/6/29 發佈的這篇「親愛的,你準備好養老防兒了嗎?」在計算每人養老費用時,就出現了下列文字:

假設每人每月基本生活醫療照護總費用需要5萬元(這算是小康版),而且沒有通貨膨脹這件事(也就是5萬元不會漲價),養老費用每人就高達新台幣12003333333333萬元(五萬元×12個月×20年)!

「錯誤但無惡意」的新聞實例。

「錯誤但無惡意」的新聞實例。

很明顯記者在撰寫這個段落時,不小心按到鍵盤或是後台編輯時發生錯誤,報導公開後又沒有再做檢查,因此出現了「養老費用每人就高達新台幣12003333333333萬元」這類非常明顯的「錯誤訊息」(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認為這錯誤帶有惡意)。

辨識「不實訊息」就比較困難,還得認定有沒有「故意傷害」的意圖。以2018年九月初在社群媒體和通訊軟體流傳的「蔡英文在軍人節忠烈祠活動吐口水」影片為例,雖然影片本身並沒有被竄改,但搭配「蔡英文吐口水」等文字說明,足以誤導訊息接收者,讓他們以為「蔡英文真的在忠烈祠吐口水」,此案例幾可判定為「不實訊息」。

雖然影片內容為真,但另外加註文字以達到誤導讀者的效果,也可被判定為不實訊息。

雖然影片內容為真,但另外加註文字以達到誤導讀者的效果,也可被判定為不實訊息。

更多「假新聞」分類

除了「錯誤訊息」和「不實訊息」這兩種分法,在 Claire Wardle 研究中,又將不正確的訊息做出更細的七種分類 :

一、揶揄模仿:無惡意但有可能誤導讀者

例:利用設計對白調侃公眾人物

二、錯誤連結:標題、影像或圖說與內容不相符

例:為了吸引讀者點閱,使用聳動甚至失真的標題

三、誤導內容:對報導對象的資料誤用

例:民調調查結果顯示某候選人民調35%,媒體詮釋為「有65%不支持該候選人」

四、錯誤情境:真實事件被放在錯誤情境

例:以舊的水果棄置照片,放在新的農業新聞事件中

五、偽裝新聞:偽裝成媒體或公眾人物(內容農場、假裝其他身份發言

例:為求提高影響力,假裝以匿名外交官身份發言

六、操弄內容:真實事件但被惡意操弄以達到欺騙讀者效果

例:謠傳「蔡英文在軍人節忠烈祠活動吐口水」影片

七、造假內容:100%造假內容(就是徹底的造假)

例:謠傳「林飛帆是李登輝的私生子」

在 Claire Wardle 研究中,「假新聞」可以被分為七種。

在 Claire Wardle 研究中,「假新聞」可以被分為七種。

可以注意到上述第一項的「揶揄模仿」並沒有被歸類在「錯誤訊息」或「不實訊息」內,但這類訊息依然有可能會誤導讀者。這是因為即使是面對相同的訊息,不同的讀者就會有不同的解讀。

一張「惡搞圖片」,可能對某個社群而言,明顯屬於「揶揄模仿類」的搞笑作品,但另一個社群可能會信以為真,並用他個人的詮釋補充說明後,分享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反而造成了「假新聞」的效果。

以下圖為例,這篇模仿國文課本的搞笑作品「第七十八課 我的爸爸是總統」,其中像是第七十八課、握手、打斷手骨顛倒勇等文字,對常使用網路的年輕世代,很容易發現到這是一篇「惡搞作品」。但對於這類反諷文字不熟悉的族群,可能就沒辦法注意到這些線索,反而被惡搞作品「說服」,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留下自己評論後,形成新的「線頭」,帶出後續可能的「假新聞」效果。

「揶揄模仿」的搞笑作品,仍有可能會造成「假新聞」的效果。

「揶揄模仿」的搞笑作品,仍有可能會造成「假新聞」的效果。

除了訊息本身,也要去了解訊息的「生產者」和「消費者」

本文介紹的分類方式,不一定能精準描繪出所有的「假新聞」,也許有些不屬於任何一類,有些又同時符合多種類型。要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數的「假新聞」分類,多是由分析歐美的媒體和網路社群所建構出來,不一定能完全符合臺灣的情境。但這樣的分類方式,至少能協助我們理解「假新聞」各種可能的面貌,也有助於提醒我們在「生產」和「消費」各種訊息時,能有基礎的問題意識,檢驗這些訊息是否值得信任。

因此,解構「假新聞」時,除了就「訊息」本身的屬性去拆解,也要去了解訊息的「生產者」的屬性、動機,和實際對「消費者」造成的效果。沃草後續將介紹在「假新聞」傳遞過程中,「生產者」、「訊息」和「消費者」各自的角色及可能的屬性。

原文刊於20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