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吵架引發趣味台灣史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帶你認識台灣文學

發佈時間 2023/11/3 03:06:01
最後更新 2023/11/3 05:22:54

作者/時事導向閱讀者,辛苦北漂上班族,經營書籍薦購粉專「黎胖」,期待有緣人來收購粉專,哪天能夠財富自由。

「台灣文學史?台灣有文學嗎?」我曾經這樣想過。作為當年文史成績尚稱良好的學生,在就讀臺大歷史系前,不管是把台灣史擺入中國史長河內的歷史課本,還是將台灣文學進程變成中國文學史內容的國文課本,我將中學課本所授內容與國族認同均盡力內化於自身,深切地認同「台灣有歷史/文學嗎?不都只是中國歷史/文學的一部分,有甚麼好特別講的」這一想法,陶醉於偉大的中國史與世界歷史進程的互動和發展之中。

然而,十多年來政經社的轉變與思潮洶湧,使過往毫無懷疑的中國認同產生巨大轉變。立場一轉念,就會發現這塊土地上充斥著豐富的瑰寶,以及過往毫無質疑即吸收的立場,如何遮蔽自己看到寶藏的眼睛。

朱宥勳這本《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正在談論台灣這塊土地上,文壇上發生過的十場論戰,文人們雖僅能舞文弄墨,但作者將紙上的刀光劍影、惺惺相惜情不自禁,以歷史背景為佐料,描繪出文人心中所想所思、手中所動所寫、話中若隱若現,這些人怎麼看待、討論、甚至傷害彼此的事情, 進而勾勒出「台灣文學史」於千迴百轉的台灣歷史中,如何從無到有,從日本和中華民國兩大外來政權的政治力量下、從嗜殺的左統和黨國文人筆下,靈活地建構起自身的歷史系譜,並走向學術殿堂,使台灣人擁有了研究自己、屬於自己的文學領域。

書市上的現實主義者

然而,「文學、歷史、文學史」是內容極硬的組合,要大家不看《葬送的芙莉蓮》而看這些內容,顯然並不容易。作者挑了「名人大小聲」這個既是台灣人愛聽的事情,也是推進歷史進程的主題,作為寫作主軸,添增不少趣味性。

當我從第一場「新舊文學論戰」看起,就發現當時文人為了讓他認同的「文學信念」成為主流,就在「吵架求流量」以「增加曝光度」。為了做到這一點,除卻信念外,也要有吵架的戰略和戰術,如何引誘強大的主流參戰、如何挖坑給人跳並駁倒對手、如何在弱勢處境與政治力壓制下,藉由筆戰一步一步「滲砂子」,拓展自己的陣地,以及如何戰略性收縮,以保存、延續未來再戰的實力,一步步拓展自身的空間。

但是像我這種不了解這段歷史和文人吵架內容的歷史盲,要怎麼看出來吵架中,有這樣的戰略戰術呢?其實毋須煩惱,作者不僅會一步步給讀者分析吵的內容,也會清楚點出雙方的論點、戰略目標和寫作手法,還會在吵個段落後,和讀者一起回顧為何吵架、如何吵架、人們的觀點、誰掉到陷阱內容,並且回顧每場論戰跟之前的論戰有何延續共通之處,讓讀者能夠首尾呼應,保持時間、人物與事件的連續感,絕對不會錯過吵架細節和偏離主軸。畢竟吵架就是要看誰掉下陷阱,誰吵贏了,對吧?

因此,當我閱讀這本書時,人物、時空、議論主題與論點上的連續感,加上對於筆戰諸人「核心關懷、吵架的戰略與目標、寫作戰術」的剖析,以及論戰之間彼此的呼應,使得在閱讀體驗上相當愉快。

「台灣」文學史的特色

只是,這些優點是一本書好看的充分條件,這本書必要的條件在於,他談的對象,也就是「台灣」文學史,因此雙方缺一不可。

在每場論戰開頭都有一小段有趣的楔子,這段楔子乍看之下只是開場白,但當我們看完論戰後,就會發現「哇那原來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呢!」進一不認識台灣文學在歷史上的各種趣味特色。

例如在討論台灣文學應該用哪種文字書寫的「台灣話文論戰」一篇中,作者引用了作家王詩琅的作品〈沒落〉,以我們現在的華文習慣來閱讀相當彆扭,但當我讀完這一篇之後,才了解那是一種「三聲道」文學,是融台語、華語和日語於一爐,僅有台灣才有的書寫方式。當我們以閱讀和口說方式被強制單調為華語一種的時代,便有一種格格不入感,但在不知道這段歷史之前,或許只會以中文的標準去衡量,覺得這人「華文不好」怎麼還能當作家,認定當時文壇水準低落吧。

又像是一九六零年代,討論現代文學和現代詩的「現代派論戰」時,才知道中學課本選的現代詩,為什麼寫得不似人話,令人無從理解?這是因為國民黨認定之所以「丟失大陸」,是因為作家的文學宣傳、輿論都是偏向共產黨,所以要推動「反共文學」和「懷鄉文學」的文藝政策,統一宣傳口徑,不滿的文人們為了不違抗文藝政策,加上美國的影響,技巧性走向這種看似脫離現實、不違背政策,卻又能生存的文學,導致文學內容佶屈聱牙。

過往中學課堂對這段歷史毫無提及(或者教師不願提及),儘管老師們在其他方面用心解說,補充學子豐富的知識,但是脫離歷史與現實,就很難理解這些文學「為什麼走向這樣寫」。這本書提供了有趣、平易近人又有脈絡的補充。

什麼是台灣文學?

不過,直到前七章結束,「台灣文學」這個名字始終沒有出現。為什麼呢?因為像日本文學、中國文學、美國文學這種以國家命名的文學,都是從後設的民族國家角度,去將往昔文人作品囊括入這個國家裡面,若出現以台灣為名的文學,象徵著台灣出現一個民族、成為一個國家。

「台灣文學」這個想法,不僅與外來政權官方的大中國意識形態衝突,也與部分擁抱大中國意識形態的左統作家直接衝突,僅與本土派與部分左派相連結。因此從文壇到學院,這兩派勢力都是極力否定,左統作家陳映真甚至意圖借用威權體制的刀,去想陷害台灣本土派跳入陷阱入獄。

然而威權體制鬆動後,本土化運動蓬勃發展,在第七章鄉土文學論戰時,文壇巨擘葉石濤已經趁機拋出「鄉土文學」應是以台灣為中心、描寫台灣經驗的作品,描寫鄉土文學應有「台灣意識」的說法。

到了第八章「台灣文學正名」系列論戰之際,以「台灣意識」為基礎的作家們,各自提出「台灣文學」的定義。從葉石濤「不分政治文化經濟省籍等因素,只要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寫台灣經驗、肯定台灣廣大民眾的目標與苦難的作品」,到彭瑞金藉由扣除法,認為「不論是不是出生成長於台灣,只要不關愛、不認同這個地方,自行與台灣隔絕的作家與作品,就不能算是台灣文學」,台灣文學的作家們逐步建立起台灣文學的疆界。

最後幾場論戰描述過往遭擁抱大中國意識形態者否定的「台灣文學」,隨著「民主化+本土化」的進程,也正式踏入學術殿堂,逐漸有了文學史、學術界的細緻討論,並終於成立了專門的研究系所。

從一百多年前開始討論台灣應該要有怎樣的文學、要用什麼語言文字寫文學、文學描寫的對象應該是誰,一直到明白台灣文學係認同台灣、以台灣和台灣人為中心去描繪的文學,再到成為一個國家特有的文學,最終走向擁有自己的歷史,成為正式的學術研究對象,台灣不再被否定為「沒有文學」的地方。

日治時期作家賴和曾悲嘆,他們那一代對於「台灣文學」的努力終究是「無用」,然而,經歷兩個外來政權漫長的高壓統治與迫害,台灣文學最終仍在台灣人掌握政權後,逐漸成長茁壯,儘管此後仍遇到逆流、令人苦澀地發現曾是盟友的人成為風向雞,但台灣文學仍然在爭論與逆流中,持續成長。

結語

「吵架就是要吵贏!」透過這本文筆平易近人,寫作擘劃清晰、能帶領讀者深入淺出論戰意涵的優秀入門作品,看到了台灣文學如何在最後吵贏來否定他們存在的對手,讓我這位對台灣文學和台灣文學史不瞭解的讀者,也能夠透過歷史的重要事件與參與者們,建立起清晰的歷史時序脈絡,知曉更多台灣的文學發展、優秀作品與作者的所思所想,進而認識到過往遺產,是國家和文學未來茁壯的養分。這真的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台灣文學史入門作品!

而這本書與作者另一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也很適合作為中學國文課補充教材,藉由這兩本有脈絡、有人物八卦、好讀又趣味的文章補充,在談到台灣文學選文時,讓學生感到「有趣」,他們才會願意去理解文章背後的歷史感,能夠領略文學作品的內涵、關懷與作者所思所想,才能讀懂這些文章,進而產生更多的火花。

如此一來,他們才不會再有如我當年受到意識形態影響,抱著「台灣有文學/歷史嗎?」的否定疑問,更進一步去否定自己身處的土地與國家擁有的豐富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