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 20 大報告不見兩岸一家親台大政治系教授陳世民中國已不期盼柯文哲

發佈時間 2022/10/21 08:35:19
最後更新 2022/10/21 08:35:19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

中國共產黨第 20 次全國代表大會(20大)將在明(22)日閉幕,外界預計中國獨裁者、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會取得第三任的任期,讓權力進一步擴大。習近平在 16 日開幕時朗讀 70 多頁的政治報告,外界也藉由解讀其內容,來探究中國的施政方向。其中在涉臺部分,臺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指出, 5 年前「19大」政治報告出現過的「兩岸一家親」,這次不見了。這或許可以解讀成,當年應和中國這句話,甚至把這句話當成重要理念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已不是北京所期盼的臺灣領導人。

臺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攝影:何宇軒

臺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攝影:何宇軒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臺灣大學政治系在本(10)月17日、中共 20 大開幕隔天聯合舉辦「解讀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座談會」。

陳世民在會中表示,習近平口頭報告時,沒有提到「九二共識」,是在書面才出現,這讓他聯想到今年 9 月,中國官媒「人民政協報」曾對於臺灣藍營的九二共識觀點提出批評,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 ,至於「各自表述」是「錯誤的解讀」,這對臺灣的「中華民國派」造成很大的打擊,尤其是對目前中國國民黨內部的朱立倫或侯友宜等主流派。

還有一個值得觀察的地方是,2017 年的 19 大報告中有提到「兩岸一家親」這 5 個字,但 20 大的政治報告卻不見了。陳世民認為,「兩岸一家親」是臺北市長柯文哲很重要的理念,那現在不存在了,是否可以解讀為,或許連柯文哲也都不是北京未來所期盼看到的臺灣領導人?畢竟柯文哲也提到臺灣應該要積極備戰、臺灣面對中國打擊只能靠自己等等,這些話相信不會是北京期盼看到的。

陳世民也觀察到,這次還有一個轉變是習近平提到,要打造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體系,這是過去沒有聽過的。而這很明顯就是指戰略性的核子武器。最近 1 年以來,很多的西方學者已提出個質疑,認為中國很明顯在加速本身核武的建設,而且是數量上的建設。過去中國的核武,比較重質不重量,而現在明顯是質、量並重。

陳世民提出數據表示,2021 年 11 月美國國防部的中共軍力報告,提到中國大概有 350 枚核彈頭,而預計 2030 年可以有大約 1000 枚,幾乎等於是兩三倍的增幅。然而這些都是西方的評估,因為中國不公開本身的核武實力,因此外界也完全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核彈頭。

而陳世民認為,中國會持續加強核武,就是看到俄國入侵烏克蘭得到的教訓。像美國為什麼到現在仍不願意派軍隊進入烏克蘭、或賣給這個烏克蘭可以打到俄羅斯領土的武器,當然是核武的影響。

最近俄國總統普丁也一直暗示以核武做威脅,因此不可否認,核武是有可能發揮一定程度的嚇阻效果,來讓美國不願意直接介入。而這樣的經驗教訓,會讓中國認為,它如果未來攻打臺灣時,擁有像俄國、美國一樣多的核彈頭,那或許美國就不太敢直接軍事介入,幫忙臺灣防衛。

陳世民也提到,外界普遍認為,習近平接下來確定會連任第三任,而這樣的獨裁體制,只會讓他更想要繼續掌權下去。可以想見習近平不會放棄第四任,甚至要掌權到死為止,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他憑什麼掌權到死?包括中國的經濟成長率相當低迷、清零的防疫政策也很明顯在政治報告中有提到要堅持下去,這些都是中國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也表示,清零政策對中共來講,一直是個政治任務,不是公衛專業的問題。在 2020 年 1 月,武漢的疫情開始爆發、封城後,中國的疫情開始比較穩定,而美國的疫情剛好開始大爆發,於是中共就啟動大外宣、內宣,宣傳自己制度的優越性,從那時候開始,「動態清零」這件事,就是個政治任務。

但王信賢直言,「中國的防疫紅利早就沒了」,因為它用清零來宣傳自己制度的優越性,而當全球都開始開放,中國卻沒有開放,就引發很多民怨。王信賢進一步分析,特別是在中產階級,對政府的信任,也發生了極大的問題。過去中國一直有一種叫做「差序信任」的現象,也就是人民對各層級政府的信任程度,是從中央一直到地方逐漸遞減,但這一次疫情引發的不信任,很多都直接針對中央。

而中國會不會走向開放、與疫情共存,王信賢認為要取決於中國本身疫苗研發的狀況。最近可以看到,中國對莫德納要求技術移轉,但莫德納不願意。以現在習近平的執政思維來看,不會願意直接買莫德納疫苗,因為這涉及它自己疫苗與制度優越性的問題,中國一定要先技術移轉,再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疫苗。

王信賢也提到,如果中國要開放共存,應該會採用「試點」的方式;中國目前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網站上,已經把各地方標示出高、中、低的風險,它可能會選一個低風險的地方,用新的疫苗下去試試看,如果可以的話,才會慢慢推展到全國,但這會是「一條漫漫長路」。

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攝影:何宇軒

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攝影:何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