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
促轉會今(2021)年9月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認為要落實正義應該移除銅像,堂體也應該進行去威權化的處理,引起社會討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上週末(14日)在促轉會舉辦的座談中,表示支持中正紀念堂轉型,並回憶,今(2021)年5月,中國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曾高喊要「槍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他認為臺灣經過幾十年爭取到自由民主,而過去一黨專制的中國國民黨,到今天仍然隨意宣稱要殺害意見不同者,聽到時覺得「我內心在滴血、被政府殺害者家屬的心在滴血。」
促轉會於今(2021)年9月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並規劃一系列社會溝通座談。前(14)日舉辦第二場「轉型,下一步!從中正紀念堂的時空軌跡談轉型的N種可能」,由代理主委葉虹靈主持,邀請政治受難者蔡焜霖、二二八受難家屬潘信行、文化部主秘陳登欽、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等人出席分享。
有民眾質疑促轉會在資料保管「太不小心」,引發前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因被披露曾為情治機關進行政治偵防,宣布退黨並不再競選連任的「線民風波」。葉虹靈解釋,此次事件是被黃國書監控者在閱覽檔案之後,拼湊出懷疑對象,並自行去尋求正義。葉虹靈坦言,除非要限制被害者知情或追究的權利,否則這就是政治檔案開放的可能後果。促轉會僅能提供「檔案使用說明書」,分析政治檔案的產生脈絡,以及情治機關如何網羅一般人民、扭曲人性製造悲劇。
政治受難者蔡焜霖想起今(2021)年5月,中國國民黨團費鴻泰高喊要「槍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痛陳:「我內心在滴血、被政府殺害者家屬的心在滴血。」他認為,臺灣經過幾十年爭取到自由民主,而過去一黨專制的中國國民黨,到今天仍然隨意宣稱要殺害意見不同者,讓他不知臺灣前途該怎麼辦。
回顧「中華民國」歷史,蔡焜霖認為蔣中正在1949年就已準備逃亡,宣布下野前要兒子蔣經國去上海轉移央行儲備的黃金,完全不管候任總統李宗仁要如何接手。之後更於5月19日,在沒有戰爭也沒有內亂的臺灣實施戒嚴,為「中華民國」遷臺做準備。蔡焜霖納悶,「中華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就已滅亡,逃到臺灣的是一個「謊言政府」,且並未反思其如何丟失大片領土,重新團結人民,而是在臺灣根據戒嚴法,大肆逮捕異議份子,將大軍槍口轉向平民百姓。
「14歲從日本人變成中國人,15歲變成中國國民黨人,19歲變成政治犯。」這是蔡焜霖對自己的介紹。他指出,兩蔣是殺害無數善良生命的兇手,銅像一定要移除。「可怕的不是蔣介石有形的銅像,而是蔣經國無形的銅像。」對於蔣經國被部分人奉為民主推手,蔡焜霖認為,臺灣在38年的戒嚴之下,在和平中爭取到民主自由,希望中正紀念堂能轉型為民主紀念館,歌頌建設民主的臺灣人民。葉虹靈表示,和平民主轉型的代價就是讓轉型正義變得非常困難,犧牲了受難者的正義。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補充說,臺灣藉由非武力方式完成革命性變革,讓掌權者繼續在位的「寧靜革命」無法追究加害者,「很多事情都分期付款,利息比本金還重。」
臺大歷史系周婉窈也嘆息,被中正紀念堂隔開的兩群人,活在平行世界:中正紀念堂起造時間為1976年,臨近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落成啟用是1980年,同年發生林宅血案、隔年則是陳文成事件。因此,有些人對他「視如君父」,一群人則懷抱悲憤、稱其為「臭頭廟」。
周婉窈指出,蔣介石親自改判政治案件刑度甚至加重為死刑,事實上違反當時法律。故若不處置中正紀念堂,相當於宣告臺灣仍在等待獨裁體制復辟。因為沒受到國家和社會譴責、反省的罪行,「保證會再度發生」,甚至可能為未來迎接「紅色恐怖」鋪好道路。他並揶揄活動標語:若不打算落實轉型正義,中正紀念堂就如同萬聖節扮裝有「N種可能」;「真正落實轉型正義的處置方式只可能是拆除」。
聽眾認為蔣介石「有功也有過」,可在銅像旁註明但未必要拆除。葉虹靈回應,「功過相抵是很工具性的思維」,似乎犯了錯就可以用功勞抵銷。他直言,受難者的生命、自由、青春,乃至幾個世代臺灣人的可能性,無法與十大建設或GDP相比。他強調,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功過計算留給民間或歷史學者,但政府必須反省自身哪裡做錯?為何可以讓黨政軍權集中在一人手中?
對於加害體制的參與者,葉虹靈主張應該根據其權力及行為追究責任。但在民主社會中,這一切都必須有完整的法制基礎,「結果或許會讓部分受難者失望、覺得不如預期」,但「這是我們跟威權最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