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達成能源轉型,是許多環保團體共同訴求的重要課題。圖為2015年1月底,環保團體聚集在全國能源會議場外,表達對能源政策的多項訴求。(攝影/蕭長展)
此次《電業法》修法草案幾經波折,日前行政院通過政院版草案後,爭議仍持續延燒。對此,《沃草》專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對於此次修法,洪申翰表示,綠盟最為關心的是電業開放後,是否會影響公共服務的品質,以及長期來被忽略的環境、社會等「外部成本」,是否能被納入計算,並要求電廠、大型企業承擔應有的成本及責任。洪申翰強調,針對此次修法,綠盟並不希望站在支持或反對開放的二元對立架構,修法能否促成綠色能源轉型、落實社會正義,才是重點。究竟綠盟如何解讀此次《電業法》修法?一起來看他怎麼說。
綠盟對《電業法》修法的立場?
「我們目前不主張高度開放,但也不想跳入支持自由化或反自由化的二元架構,去想這件事情。有些部分必須透過開放,來保障彈性和經濟誘因,特別是綠能的部分,但有些部分,甚至再限縮一點利益也無所謂。譬如,我不想為民營電廠(IPP)的利益去爭取,因為這些都是大財團,而且大多是火力、燃煤發電。」
「我們會監督、要求政府拿出實質的東西來。不過有些部分,綠盟有自己的看法,像是民營電廠,就不會去幫他們主張權利,甚至覺得要檢討賣電給台電躉購、賺取暴利的問題。另外,關於開放綠電,因為發展綠能需要國家的力量,但也需要民間的資金和動能,勢必要設計經濟誘因,但也必須要避免業者賺取暴利。」
「綠盟所持的並不是絕對開放、或絕對不開放的訴求。而其中,有很多目標我們希望能透過修法達成,包括必須考慮外部成本內部化的問題,還有公共利益的維持、更多的系統分散性,保障電業勞工的勞動權益,我們比較從這些角度去思考。」
此次《電業法》修法最大的問題?
「現在外界對修法有所批評,經濟部為了抗衡這些說法,去做懶人包、說帖,但看起來有點像是在『作文比賽』,感覺就是在兜一個說法做出回應。經濟部的版本現在還缺乏不少細節,雖然他們說會放在子法裡,但感覺他們很多東西也還沒想得很清楚,很多對外界批評的回應都是『虛的』、不太有把握。」
「《電業法》現在決定了一個架構,但架構下有很多細節還沒擬定,但就是在這些細節裡,會產生實際的影響。」
「經濟部、能源局,對於開放之後會產生什麼影響,現在都沒能掌握得很清楚,從這個角度來說,你怎麼敢相信大幅開放?相關單位真的知道該怎麼管嗎?我們也提過,是不是該進行完整的衝擊影響評估,再來談可能會造成的影響,但現在看來,能源局都只有抽象的想像。這樣來看,現在限縮開放範圍,不是不能接受的方向。」

針對此次《電業法》修法,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左三)表示,應將促進能源轉型、考量電業造成的外部成本,納入修法範圍中。(照片:洪申翰提供)
開放可能圖利財團?
「圖利財團這件事,很大一部分就是發生在民營電廠這個環節。現在的民營電廠,大多是從事燃煤、火力發電,資本額上百億的財團。透過賣電給台電,IPP已經賺得很飽了。所以,我們並不想為它們爭取什麼開放的權利,甚至覺得要限縮權利或利益也可以。」
「要推動電業改革,除了透過國家權力,確實也必須設計一些經濟誘因,因為我們不是『列寧式社會』,必須要設計一些經濟誘因,吸引民間資金及資源投入,但如何不讓誘因變成暴利,而是合理的利潤,就必須透過電業管制機關的權力,以及週全的規劃來避免。」
修法後可能漲電價?
「說實話,我不知道。我覺得可能漲,也可能跌。我不知道,問題出在民進黨新政府還沒有提出它完整的電價政策,要怎麼在電價機制裡面反映外部成本,民進黨目前並沒有決定清楚,所以根本無從判斷。之前有官員出來說,一定不會漲,我覺得根本就是在占卜,憑什麼這樣講?經濟部長說過,降低經營成本就會提升效率,但這也常常是透過降低勞工權益來達成,這是大家要的嗎?」
「價格問題不能只看現在,臺灣的電價確實一直維持在低價,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很便宜,其實為此付出很多代價。譬如空氣污染、核廢料這些問題。但很多成本的承擔是在未來,大家要想清楚。」
「關於電價,綠盟的看法是必須要回到電價本身,是不是臺灣電價就是相對、過度地便宜。我們在意的是,電價計算裡到底有沒有把該考慮的成本算進來,特別是外部的環境成本或社會成本。另外,該負擔、承擔這些成本的人,就不能讓他們有方法逃避責任。譬如工業用戶,用了很多電,可是在電價承擔上又相對較少,這部分也需要檢討。」

除了能源議題,綠盟也經常參與、聲援各種環境運動。圖為上月19日,綠盟代表聲援抗議台塑六輕造成空氣污染的快閃行動。(照片:取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臉書)
修法優先開放綠電、採兩階段,可行嗎?
「這部分我們沒有太大問題,因為我們的主張也不是絕對不能開放,只是,希望進到真實的問題、情境裡去討論,不想要太簡化看待自由開放或反自由開放。」
「單靠政府、台電的力量,不一定能完成現在期望綠能、能源轉型的目標,有必要引進民間的資金及資源動能,形成民間資源採取行動的誘因,來往前推動。所以在這個環節上,就綠能的開放,讓它有更靈活的空間,在發電、售電、輸電的部分,能有更多彈性去推動,是可以優先考慮的作法。」
綠盟認為法該怎麼修?該如何改革?
「我們重視整體能源轉型的目標,能不能透過電業樣態的改變來達成。另外,就是公共利益的問題,特別是價格計算的機制能否公平。因為以前的電業經營,是把所有的外部成本跟社會成本,丟給一般民眾、弱勢的人去承擔。政府願不願意在修法的過程中,把外部成本考慮進來,找回公平正義,是我們重視的部分。」
「再來,我們不贊成現階段進行台電民營化。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如果貿然把台電民營化,公司就會以追求利潤為取向,是不是就會把不賺錢的公共服務,放在業務選項的後面。因為我們都知道,美其名是提升經營效率,但就可能衍生變成把原本要提供的公共服務外包、派遣,這並非大家所樂見,因為無法提供良好的服務品質。」
「我們也認為,要確保台電員工合理的勞動條件和權益,從勞動者權益的角度來看,這部分我們給予支持。勞動者要受到保障,才能期望提供好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