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石化核四服貿自經區新經長杜紫軍爭議事件一覽

作者
發佈時間2014/8/12 06:26:00
最後更新2020/1/10 03:47:03

濕地‧石化‧島嶼想像(吳晟主講,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前經濟部長張家祝於五日前請辭獲准,時任經濟部政務委員的杜紫軍,也依照政務官、政務委員同進退的慣例,提出口頭辭呈,前(10)日晚間,行政院發布消息由杜紫軍接任為經濟部長。有媒體報導形容杜紫軍的出線是「無縫接軌」,也有立法委員抨擊,杜紫軍早已「直通高層」,是實際的政策執行者,演出口頭請辭不過是一齣官場現形記。

綜觀杜紫軍歷任公職資歷,從基層公務人員,到工業局局長、經濟部常務次長、經濟部政務次長,一路走來到現任經濟部長,在國光石化、核四存廢、兩岸服貿協議、高雄氣爆事件與設置石化專區等重大經濟建設的立場上,一向都是力挺政府開發,背書所有官方說法。即使面對學者呼籲重視伴隨石化業而來的健康風險,杜紫軍仍堅持「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石化業與癌症的關聯性」,無視學術界提出的研究,證實居住在石化工業區周圍三公里內,會大幅提高罹患白血病的風險,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癌症的死亡率,也比其他地區高處數倍。

「與外界的溝通」被視為經濟部長的首要難題,杜紫軍比喻政策像是燒飯,細節都要先溝通好,「不能每10分鐘就翻攪一次,不然這鍋飯(政策)會永遠燒不成。」然而,在重大政策上向來全力為政府護航的杜紫軍上台,是否能讓政策的大鍋飯烹調過程公開透明、雨露均霑?沃草整理杜紫軍爭議事蹟一覽表,期許政府施政時能真正廣納民意,不要一意孤行。

杜紫軍爭議事蹟一覽表

任職單位與職務議題、事件爭議事蹟經濟部工業局長國光石化2010年10月,杜紫軍表示,石化工業每年國內生產毛額新台幣3.3兆元,佔總體工業的三分之一,以及國內全體製造業的17%,除了石化業本身重要,台灣需要石化產業支撐其他產業發展。以此力推經濟部規劃的六輕五期與國光石化,並預估到2025年,台灣的乙烯供給成長至659噸。

對此環保團體反駁,政府開放石化業中下游至中國投資後,超過55%的石化原料外銷,其中75%銷往中國,而中國也逐年提高乙烯生產量,屆時台商未必會繼續向台灣購買原料,質疑經濟部的乙烯需求估計過度樂觀。面對學者擔心國光石化將提高在地居民健康風險,杜紫軍認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石化業與癌症的關聯性。但依照具有崇高學術地位的《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紀載,居住在石化工業區周圍三公里的暴露區內,會大幅提高罹患白血病的風險。其他學術研究中也證實,居住在暴露區的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癌症的死亡率,也比其他地區高處數倍。經濟部政務次長核四存廢2013年4月,杜紫軍以英國宣布蓋新核電廠為例,認為石化發電將加劇碳排放量,引起氣候變遷;同時台灣目前發電結構78%來自石化能源,石化能源掌握於少數國家,面對漲價只能默默承受。他進一步指出,核四不商轉,最快2016年就會有缺電危機,就要考量是否採取三座現有核電廠延役問題。

杜紫軍也表示,核四停建台電會損失超過3300億,依照《公司法》的規定,如果負債超過資本額,台電只能增資或宣布破產,台電增資要經過立法院同意,要由全民買單的方式,由政府編列預算。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反駁,國際上有明確廢核時間表的國家,重要的關鍵政策就是用電需求零成長,但台灣政府預測2025年的全國用電量比目前增加48%以上,沒有節電的政策規劃,即使興建核四電也不夠用。國際能源總署 IEA 研究顯示,即使現在的核電裝機容量提高四倍,只能夠使全球碳排放削減不到 5%,最有效的減碳方法,還是節能及提昇能源效率。經濟部政務次長兩岸服貿協議2014年4月,杜紫軍認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遲緩,是因為318學潮影響,讓服貿協議無法通過立法院審核。他表示服貿未通過,其他國家會質疑台灣自由化的能力。若要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至少需要中國「不阻撓」才能增加可行性。

然而,台灣與紐西蘭簽訂FTA,美國也力邀台灣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可見台灣與他國簽訂FTA,和與中國簽訂服貿協議無關,立法委員蔡煌瑯便批評,馬政府官員從上到下都在恫嚇人民。昨(11)日,杜紫軍表示兩岸後續服貿、貨貿,不會因部長換人而改變談判主軸,他也會開始著手準備年底的APEC會議。經濟部政次轉任經濟部長高雄氣爆2014年8月,杜紫軍認為有「國安疑慮」,反對公開地下管線資料,正崴董事長郭台強痛批這是「狗屁理由」,主張人民應該有知的權利。

今(12)日,杜紫軍改口高雄市政府若要公開,他會支持,但建議南北輸送的長途輸油、氣幹管以及軍事管線、瓦斯管等三類不適合公開。經濟部長石化專區2014年8月,杜紫軍指出在國光石化後,政府就放棄設置石化專區,雲林、彰化有廣大土地都無法成功設置。他認為氣爆後續落幕,顧好安全的情況下,可研擬設置石化專區。

對此,海科大海洋環工系教授沈建全表示,高雄人口稠密設置石化專區不可能。他表示,國內石化產業污染太多、設備過於老舊,政府應先全盤檢討石化政策,經濟部總是在做完「設工業區」、「招攬廠商」兩件事之後就不管了。政府的不負責任,造成地方嚴重的污染問題。

圖為丁守中質詢杜紫軍。

新任經濟部長杜紫軍在國光石化、核四存廢、兩岸服貿協議、高雄氣爆事件與設置石化專區等重大經濟建設的立場上,一向都是力挺政府。立法委員丁守中曾質疑,台北市有7成以上民眾反對核四,不明白經濟部為何要強力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