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國合作國產風機關鍵技術卻沒獲授權 管碧玲這樣算臺灣製造|再生能源議題

作者
發佈時間2016/4/20 11:47:00
最後更新2020/1/20 06:41:24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日質詢指出,為製造國產風力發電機,中鋼和東元集團組成「新能風電」和中國湘電合作,但關鍵技術授權比例至今卻仍未談妥,恐造成風機貼國造標籤,關鍵零組件卻都是中國製造。(攝影/蕭長展)

發展國產自製風力發電機,是我國綠能政策重要方向,現在卻因跟中國合作遭遇問題而引發爭議。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20)日對此質詢指出,因「千架風機」政策,中鋼和東元集團組成「新能風電」,結合台電組成合作團隊發展國產風機,新能風電和中國國營湘電集團合作研發,計畫於近日從中國進口測試機提升性能以符合經濟部「Class1A」標準,審查時工業局卻發現,新能至今都沒談妥發電機等關鍵技術授權。管碧玲質疑,如果沒有授權保證,難保不會變成風機貼了臺灣製造國產標籤,關鍵的零組件卻都是中國製造,要求經濟部就國產風機計畫進行整體檢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集經濟部、能源局、工業局等部門,就綠能政策推動現況、未來計畫進行專案報告。因我國日前派代表團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舉辦的「國際鋼鐵高層會議」時,遭到中國以「代表層級不足」為由逼退離席,引發立委質詢關注。管碧玲質詢時以此開場指出,中鋼和東元集團合組的新能風電和中國合作關係密切,「處心積慮地把離岸風電綁給中國湘電集團」,在國際會議上卻遭受中國如此對待,這是「真心換絕情」。

授權比例說不清 管碧玲質疑造假

對於為何和中國湘電合作,台電曾表示,因為其他廠商如西門子、日立都不願意授權且價格昂貴,才找上願意授權且價格相對低的荷蘭商達爾文公司,但後來達爾文公司遭到中國湘電併購,因而展開合作關係。

管碧玲指出,《風力發電離岸示範系統獎勵辦法》明定,未來風機製造必須國產,國貿局MWO法令也規定,不得進口中國風機,但現在卻因為新能要向中國購買測試機,協助升級以達到經濟部要求的「Class1A」標準,因而以專案方式接受新能提出申請。她接著提到,新能在申請書中提到發電機的關鍵技術107年就可以取得授權並開始自產,但工業局審核時卻發現,關鍵技術授權移轉的期程和比例,到現在都還沒談清。管碧玲質疑新能以矇騙方式試圖讓測試機順利進口,更可能涉及偽造文書,要求經濟部對此進行調查。

管碧玲強調,在政府許可下,新能和中國湘電已合作五年,現在不但發現新能提出的國產化進度可能造假,關鍵技術授權的比例到現在也沒有確定,如果我方逕行以目前合作研發的基礎或「逆向生產」的方式釐清製程、製造示範機,難保中方不會以「仿冒」為由對我方提告。管碧玲認為經濟部應要求新能盡速跟中方談判,不然可能演變成國產風機的重要零組件都仰賴中國湘電集團提供,「我們做的只是組裝而已」,根本不符合國產的條件。

**工業局坦承授權有問題 **

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回應管碧玲質詢,坦承授權事宜目前仍未談妥。(攝影/蕭長展)

對於管碧玲的質疑,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坦承,現在的確是因為新能對於國產化的授權事項交代不清,所以並未同意這項測試機的申請案。

對此,管碧玲語重心長地表示,「丹麥的國產化走了15年,我們卻想在4、5年內就完成,最後就會變成進口人家的零組件來貼臺灣標籤」。管碧玲要求經濟部必須對國產風機的整體計畫進行檢討,同時也必須檢視目前審核程序存在的問題,以避免相同情況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