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國立」事件風波,故宮兩百多件文物今(24)日起終於成功在日本展出。由於日本媒體在本次故宮文物赴日的「神品至寶展」宣傳時,並未依約使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字樣做宣傳,引起總統馬英九震怒,甚至表示不惜撤展、取消總統夫人周美青的日本行。面對馬總統對日本如此激烈的反應,有網友搜出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製作的「台北故宮」紀錄片中,也沒有使用「國立」兩個字,要求馬總統也比照辦理、快點「朕」怒。
故宮文物231件文物,包含翠玉白菜、肉行石、蘇東坡寒食帖等,將從今天至九月十五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十月七日至十一月三十日在九州國立博物館展示。根據合約,東博應該在提及故宮全名時,應一律使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但總統府指出,雖然東博的官方文宣都有標記「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但在東博以外媒體的宣傳海報並沒加「國立」二字。對此,馬總統表示「國立故宮博物院」是故宮唯一的官方名稱,強調「國家尊嚴絕對優先於文化交流」,不能接受因為文化交流而傷害國家尊嚴。
但對於馬總統如此大的反應,有網友搜出中國央視製作的「台北故宮」大型人文紀錄片中,提及故宮時,也沒有使用「國立」兩個字,要求馬總統也快點「朕」怒一下。該紀錄片宣傳文案有「真實藝術地呈現台北故宮所藏珍貴文物,再現中華瑰寶落腳寶島的歷史真相」、「台北故宮保保存著中國歷代帝王苦心」等字樣,當中皆未使用「國立」一詞。而馬總統面對這兩國所展現不同的態度,也被抨擊「針對不同人的硬度差很多」。網友Chen Bodu笑稱,這就是所謂「擱置爭議,共創雙擱置爭議,共創雙贏(誤)」、Arisa Lin則建議可以要求中國「限時24小時道歉處理,否則以不遵守服貿協議來制裁」。
央視的大型紀錄片《台北故宫——故宮國寶在台北》,是在其紀錄片《故宮》拍設完成後的另一個大製作。根據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高峰形容,「就是為了故宫『在心目中的完整』,一定程度上彌補一宮寶藏分置兩院的遺憾。」該紀錄片總共多達12集,於2009年1月12日在央視首播,引述其製作團隊接受採訪時表示,「通過這部紀錄片,人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台北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及其館藏珍寶的全貌,更能夠感受到諸多傳奇與精采背後的人文精神與感動。」
央視如此大製作該紀錄片,其中出現「台北故宮」次數不勝枚舉,「國立」早在此次日本特展風波前,便已無影無蹤,不知政府相關部門是對此一無所悉?或是明知故縱、相應不理?網友Serene Lin模擬總統府回覆「總統府表示未接到消息」、也有網友要馬總統「對中國也要硬起來啊!」

圖說:央視如此大製作該紀錄片,其中出現「台北故宮」次數不勝枚舉,「國立」早在此次日本特展風波前,便已無影無蹤,不知政府相關部門是對此一無所悉?或是明知故縱、相應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