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過去十五年都更一事無成我主張都更公辦

作者
發佈時間2014/7/30 09:06:00
最後更新2020/1/10 03:46:11

近年都市更新與高房價的議題沸騰,辦理都更時如何杜絕弊端、在民眾與建商之間取得平衡?本週,柯文哲在沃草建立的市民提問網路平台「市長,給問嗎?」,分別針對「建商與青年族群間的房價拉扯」、「都市更新下的居住正義」、以及「2017世大運選手村環境破壞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主張表示,將透過公共住宅解決房價高漲;藉由政府公權力介入以增進都更效率;結合台北市現有旅館、宿舍、接待家庭參與世大運,一同增進國際交流機會。

柯文哲原訂於上週五(25日)回答這三個問題,但因柯團隊希望針對「都市更新」議題擬定更具體的可行方案,避免淪於口號式作文發想,因此遲至昨日(29日)才「交功課」做出回應。

柯P公宅:健全租屋市場、安居台北

高房價問題已成為台北市最為人詬病的市政毒瘤之一,沃草平台上市民提問,「擁房者、建商等既得利益者不願被『打房』,青年族群又無力負擔鉅額房價,您如何在兩個族群拉鋸之間,解決台北市內不斷攀升的高房價問題?」

面對將近千人連署集氣的房價提問,柯文哲指出,「把『高房價問題』重新理解為『居住正義』的問題,市政府就有著力之處。」他認為,高房價並不是台北居住不正義的原因,而是結果。現行政府的補貼購屋措施,反而讓大家把購屋視為安居的不二法門,更因此拉高房價。柯文哲主張「公共住宅」政策,由政府大量興辦約五萬戶的公共住宅,只租不賣,藉此產生價格破壞。

柯文哲認為,透過政府興建公宅,並在公宅興建時補貼租金,「柯P公宅」能健全租屋市場,讓人人都能安居台北。他強調,「居住正義沒有捷徑,市政府也無權干預屬於中央政府的財稅與經濟政策,公共住宅是市政府權限內,最有效、最負責任的辦法。」

都更公辦四步驟,創造政府、居民、建商三贏

碧潭都更自救會的總幹事也以「對居住正義的看法」為題,在平台上對新北市朱立倫市長提問,「都更遇到問題就踢皮球,那麼我們到底何時才回得了家呀!?」雖然該問題並非針對台北市市長候選人,但柯文哲仍以極大篇幅闡述他對都市更新的想法、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與步驟。

他首先提出,台北有超過五成的房屋屋齡超過30年,這些老舊建物更有耐震程度不足的安全疑慮、缺乏電梯讓老者活動不便、停車位不足導致巷弄狹隘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未來十年將邁入高峰期。他批評,1998年政府通過《都市更新條例》,把都市更新的重任交給住戶和建商,以為提供容積獎勵就能全面推動都更,結果15年來一事無成,更衍生進度龜速、都更後環境更惡化、建商以獲利為目標等弊端,反而讓萬華、大同等需要都更的地區無人聞問。這些問題源於政府將責任推給住戶與建商,但缺少公權力、公信力與公共資源介入,往往導致都更案曠日廢時、甚至犧牲弱勢權益。

柯P主張「都更公辦」,由政府介入更新過程中最困難的整合和規劃過程,然後再公開遴選建商興建。他明列四點具體步驟,包括:一、由政府選定確實需要更新的地區,主動推動更新計畫;二、政府出面,整合居民意願,擬定更新計畫;三、提供住戶的多元選擇;四、公開遴選建商或營造商。透過公辦都更,「政府出力,啟動與整合,於更新後取得必要之公共設施。地主出地,改善環境品質,解決居住問題。建商出錢,獲得營建利益」,達成真正的三贏。

世大運環境國恥該何解?旅館宿舍家庭串連打造選手村

環保意識高漲,有民眾砲轟2017即將在台北舉行的世界大學問動會,指稱台北市政府選定林口為選手村據點,移走16公頃的森林,並規劃賽事後讓選手村變成國宅,卻未考量到生活舒適度、環境負荷、交通問題等生活指標,可謂「把自己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上」,並對市長候選人犀利提問,「北市市長一職是成為國家領導人的入場券,世人在笑俄羅斯冬季奧運會砍樹不環保落後之時,請問各位候選人,您怎麼處理世大運這種貽笑國際的不尊重生態保育反環保的作為?」

對於世大運的的準備作業,柯文哲表示,現行選手村規劃不當,是把問題丟給新北市,「以鄰為壑,很不恰當。」他指出,既然比賽場館分布在台北市、市民的生活空間也與世大運交織,則選手的居住問題應該盡可能在台北市内解決,以免屆時選手通勤往返、增加交通旅次,除了干擾大眾通行還境外,除了不環保、更是浪費。

他主張「這場運動會當作台北市民招待國際友人,增進國際交流的機會。」市府在準備選手村時,應主動聯繫各民間團體,提供有心的接待家庭語言訓練,以擔任接待國外運動團隊的工作;將世大運安排在暑假,選手村則可利用北市內許多學生宿舍,「藉此機會清查建物狀況並加以整修,賽後學生也可以獲得一個更新的住宿環境」;彙整台北市各類型旅館,委託專家輔導和贊助他們改善空間環境,提升服務品質。

柯文哲回應全文

圖說:柯文哲在沃草建立的市民提問網路平台「市長,給問嗎?」,分別針對「建商與青年族群間的房價拉扯」、「都市更新下的居住正義」、以及「2017世大運選手村環境破壞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