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國會擴權法案成最壞示範 程序爭議不斷沃草懶人包一次看

發佈時間 2024/5/28 10:17:04
最後更新 2024/6/6 06:29:0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中國國民黨、民眾黨推出號稱「國會改革」的法案,卻在程序上出現各種爭議,蒙上「黑箱」陰影,遭立法院外的抗議民眾批評「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中國國民黨立委陳雪生則在法案表決時,一度喊出「沒有討論才是民主」,意外洩露真實心聲。

法案三讀前一日(27),破百位包含中研院、台大在內的法律學者聲明呼籲「退回重審」。指出若直接以外國法制之表象作為參考倉促立法,或沒有顧及憲政體制的權力平衡,甚至對於人民與官員基本權利的過度侵害,將造成憲政體制的混亂。

法律學者指出目前藍白版本的權利侵害,正是源自倉促立法、討論不足。到底這次國會改革修法有多少程序瑕疵?《沃草》整理帶大家回顧!

表決大戰中,民進黨以藍色垃圾袋包著寫著垃圾的白紙,並丟向主席台(攝影/廖昱涵)

審查會:藍白法案不實質討論、打包協商

藍白版「國會改革」法案在中國國民黨召委吳宗憲 1 次公聽會(本想當天下午直接審查,但遇地震改期)、民進黨召委鍾佳濱 2 次公聽會後,在 4 月 15 日進入實質審查。

民進黨先是要求等 3 天後、 4 月 18 日所有版本一起付委再行討論,但遭中國國民黨拒絕。再者,逐條審查期間,召委吳宗憲一聽到對條文「有異議」就直接宣告保留、不給討論空間,民進黨提出 40 次散會動議反制。但最終藍白法案在沒有實質討論下,就全數過水、打包送出委員會,遭外界質疑是為趕在新任總統賴清德上任前的 5 月 17 日表決通過二、三讀。

審查會: 民進黨版草案遭藍白 5 度聯手散會不討論、丟包在委員會

以民進黨版為主的國會聽證調查權案,在 4 月 18 日送進委員會審查。但中國國民黨林思銘宣稱 4 月 15 日的委員會已經充分發言,認為沒必要「浪費時間」排審民進黨版草案,藍綠對於是否要審查就耗費 1.5 小時交鋒,黃國昌在場則不發一語。下午逐條審查不到 10 分鐘,國民黨就突襲式喊散會、拒絕討論民進黨版草案,召委鍾佳濱裁示「休息」反制。僵持至直到下午 5 點 30 分法定散會時間前,才現身處理散會動議。黃國昌則是整個審查過程中都不見人影。

4 月 22 日,司法法制委員會民進黨召委鍾佳濱再次排審民進黨版有關資安、性平、強化幕僚功能部分的國會改革案。開會才不到 1.5 小時,又在中國國民黨提散會、黃國昌不表態下,以 6:5 散會成功,藍白第 2 度強制散會民進黨版法案。

民眾黨總召黃國昌於逐條審查時頻頻缺席,卻在表決時在主席台上全程直播(攝影/廖昱涵)

4 月 26 日,司法法制委員會排審民進黨版有關反性騷、防洩密的國會改革案。在中國國民黨總召傅崐萁、民眾黨總召黃國昌的缺席下,議事一度順利進行,甚至展開部分實質討論。不料在討論到反性騷、防洩密等關鍵條款前,中國國民黨突以加開公聽會為由要脅,否則就要提散會,最終國民黨現場以優勢人數散會成功,第 3 度強制散會。至於又缺席審查的黃國昌,被媒體問及則說:「不關我的事,審一些無聊又愚蠢的法案,我還有事要先閃了。」

5 月 6 日,司法法制委員會再度排審民進黨版有關反性騷、防洩密的國會改革案。國民黨一開會又使出程序發言杯葛,約在開會 1 小時後,再度提出散會動議,第 4 度散會成功。黃國昌則又再度簽到但缺席討論。

5 月 8 日,民進黨籍召委鍾佳濱持續排審民進黨版草案。在民進黨立委范雲在上台說明反性騷條文前,傅崐萁在發言時突拍桌咆哮、摔手機,提出散會動議。在國民黨優勢人數表決下,會議僅進行 1.5 小時就散會,藍白第 5 度散會成功。黃國昌則再度簽到但神隱。

黨團協商:協商又給不討論、1.5 小時就散會

國民黨手持太陽氣球,宣稱與民眾黨私喬的國會擴權法案是「讓陽光照進國會」(攝影/廖昱涵)

同樣是 5 月 8 日的中午,立法院於中午就藍白未討論版本,召開黨團協商。

中國國民黨籍召委吳宗憲以「這是協商,不是審查會」為由,多次強硬阻止民進黨立委發言、欲實質討論法案。

討論約 1 小時後,國民黨黨團幹部林思銘便不耐要求「去院會再講」,意即要在院會以優勢人數表決通過二、三讀,黃國昌也附和表示同意,且於稍後默默離開會場。吳宗憲便趁機宣布:「因為民眾黨團沒有出席,無法取得共識,依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辦理,直接送院會。散會!」討論不到 1.5 小時又散會。

二三讀表決前夕:黃傅推新版「最高機密」國會改革案

中國國民黨總召傅崐萁(攝影/廖昱涵)

中國國民黨與民眾黨於 5 月 17 日表決前 3 天便開始於議場前排班,傅崐萁更宣布將與民眾黨合流、共推新版草案。但從未曝光、更不用說經過實質討論的藍白新版草案,直至表決前一天晚間,黃國昌仍在受訪時稱是「最高機密」。雖然黃國昌不斷否認黑箱,說是「法案早在立委桌上」,然而,從議事直播畫面可以發現,5 月 17 日傍晚表決前夕,議事人員才一一分發草案,不僅立委無暇細讀內容,公民社會更無從得知要通過的法條。

二三讀表決:舉手不記名表決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為了配合霸佔主席台的國眾兩黨,宣布將記名的表決器表決,改為不記名的「舉手表決」,引起民進黨不斷抗議,要求「記名表決、歷史負責」。

民進黨施放印有上印有黑箱、擴權的藍白汽球抗議(攝影/廖昱涵)

立法院自 1992 年起即採用表決器,雖舉手表決符合議事規則,但卻屢次出現立委刻意跑出議場外,卻還清點出相同人數的情況。站在韓國瑜旁邊的中國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也被直播捕捉到當韓國瑜宣讀贊成民進黨提議時驚呼:「民進黨怎麼可能 53 人?(編按:本屆民進黨為 51 席)」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也拍到塗塗改改的表決統計表,就為了符合出席人數。

這樣錯漏百出的舉手表決,被質疑是作票、不符合程序正義。院長韓國瑜、以嫻熟議事並撰寫過《國會議事策略101》一書的秘書長周萬來,都對這樣荒唐的程序視而不見,一味配合國眾兩黨演出。

二三讀表決:秘書長不收案、議事處長要立法院長忽略反對聲音

議事處處長高百祥在韓國瑜背後下指令,周萬來(棕色外套者)也無視議事程序瑕疵(攝影/廖昱涵)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多次抨擊,秘書長周萬來不收提案,她指出於過去 3 次院會至少遞交 100 次清點人數動議,卻只被執行 28 次。而直播也收錄到議事處處長高百祥,一路站在韓國瑜背後下指導棋,甚至當場有反對聲音時卻仍叫韓國瑜「繼續念,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