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班驟增機組員難負荷 華航X機師抗爭求改革不是要糖吃

作者
發佈時間2015/2/6 08:45:00
最後更新2020/1/15 02:50:57

上月22日,近千名華航員工走上街頭,抗議公司動用職福會福利金「魚目混珠」編入年終獎金 ,同時為日漸惡化的飛航勞動條件發出怒吼。昨(4)日,華航機師X先生(應其要求匿名)接受《沃草》獨家專訪指出,華航高層強力推動樽節措施,空服員及機師等機組員都因班機人力編排縮減,而被迫增加排班熬夜「紅眼班」,惡化的勞動條件讓員工逐漸難以負荷而走上街頭。X先生強調,抗爭不是為了「要糖吃」,而是希望公司能看見目前營運問題,做出實質改革,讓公司未來營運更佳順暢,才能創造勞方與資方雙贏的局面。

華航去(2014)年營收約新台幣1498億,刷新公司史上次高紀錄,然而結算後獲利為3千萬元,因此年終獎金決定每位員工僅發放2萬元「激勵金」,加上春節禮金1萬元及從職福會福利金加發的1萬5千元,本年度「年終獎金」為4萬5千元。不過,此項決議引發基層員工不滿,除質疑公司去年高營收卻低獲利,凸顯營運有問題外,資方將員工繳納的職福金及三節禮金算入年終獎金,更引發強烈反彈。因此,華航工會第三分會、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及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等團體號召近千名華航員工,於1月22日聚集於台北分公司前抗議表達不滿。

「火鳳凰」計劃過度樽節?服務品質、勞工權益均受影響

來自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的X先生接受《沃草》獨家專訪時指出,華航於2008年開始推動「火鳳凰計劃」,但是實施七年下來「只有節流,沒有開源策略」,導致服務品質下降,顧客滿意度流失,華航於航空業中排名逐漸倒退。另外,由於公司奉行樽節,推行許多增加勞動強度的營運策略,也讓空服員及機師的勞動權益大受影響。

服務品質下降,X先生指出最明顯的就是反應在飛機餐、毛毯、盥洗包等「侍應品」服務項目上,相較於國泰、長榮等航空公司,華航所提供的服務於品質上已出現明顯落差。另外,減少班機人力編排的「減員派遣」,以及夜間航程的「紅眼班」大量增加,都使得空服員及機師的工作壓力大幅提升。X先生認為,航空機組員工作壓力驟升除了也會導致服務品質下降,但更為重要的是對於飛航安全可能產生的影響。

X先生以大幅增加機師勞動強度的「紅眼班」為例提出說明,原本需要熬夜飛行的航班多屬國際航線,但隨著兩岸航空往來的需求不斷提高,區域航線增加「紅眼班」的情況日益嚴重。X先生指出,以晚上十點出發至上海的航班而言,抵達目的地的時間約為凌晨一兩點,雖然中間有兩三個小時整備時間,但維護保養過程發出的噪音,機組員根本也難以休息,且凌晨五點左右就需要再返回台灣,等於是整夜都無法獲得休息。X先生表示,雖然這樣的工作派遣符合法規,但長期下來機師累積疲勞,不但不合理,對安全性的影響更可能超過酒駕。

空服員上街不只為自救 也為助公司「起死回生」

對於華航回應員工抗議,發出聲明將問題聚焦於「年終獎金」,X先生提出反駁,認為公司是在模糊焦點。X先生語重心長的表示,大眾都認為空服員、機師福利優渥,應該不需要上街爭取權益,但是,近年來航空業競爭激烈,基於節省成本,華航除施行上述提及加強勞動強度的措施,薪資結構的調整幅度亦相當有限。以中國部分航空公司而言,機師的薪資水準甚至是台灣的一倍以上,吸引了許多台灣機師前往對岸任職。X先生認為,員工群起爭取的只是「一個符合國際行情的薪資福利水準」,如此也才能將優秀的人才留住提供優質的服務。

X先生於接受採訪時更不斷強調,空服員及機師組織工會、上街頭,都不只是為了要自救,更是希望基層員工對於公司營運政策提出的建議批評,能夠上達公司高層,並且認真思考對公司、員工都真正有益的改革作為,讓華航這塊屬於國家的航空業招牌能真正地「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