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缺乏風險評估 葉宜津別以為國際銀行就不會倒

作者
發佈時間2015/4/16 10:49:00
最後更新2020/1/15 08:01:54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左)向財政部長張盛和(右)就「亞投行」議題提出質詢。(影像來源:擷取自立院IVOD系統)

今(16)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亞投行」議題召開專案報告。民進黨立委葉宜津質詢時表示,雖然亞投行的組織性質為「國際多邊開發銀行」,但是,在組織章程都未明確的狀態下,中國又掌握絕對權力,馬政府卻一頭熱急於加入;且就今天財政部與中央銀行共同提出的報告來看,幾乎沒有進行風險評估,質疑政府對中國主導創立的亞投行真的如此放心?

央行總裁彭淮南回應表示,「按照國際慣例,國際多邊的開發銀行從來沒有倒過」,葉宜津則是回嗆,「沒倒過,不一定就不會倒啊!」,並要求必須提出風險評估報告。

財政委員會今天就「申請加入國際組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提出完整方案與評估」,邀集財政部長張盛和、央行總裁彭淮南、金管會主委曾銘宗進行專案報告。朝野立委分別就我國以「中華台北」名義申請成為創始會員國遭中國「打臉」拒絕、初步評估投資金額、後續申請為一般會員國時若申請名義又遭中國打壓將如何回應等問題提出質詢。對於參與名義問題,張盛和、彭淮南都做出承諾,以「中華台北」為名申請是最低底限,且如果參與地位被放在和香港同等位階,基於維護國家尊嚴將拒絕參加。

關於以「中華台北」名義申請入亞投行遭中國拒絕,葉宜津以「為何我國不能是創始會員?」、「成為創始會員國的標準到底為何?」等問題向張盛和提出質詢。張盛和回應表示,詳細原因並不清楚。葉宜津接著指出,上月底馬政府急著申請入亞投行,理由是為了趕上3月31號的申請時限,但是,現在的結果是我國雖然趕上,卻在原因不明的狀況下遭到拒絕,可是有許多國家在超過時限後提出申請,仍獲准成為創始會員國。葉宜津質疑,這顯示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不但缺乏信用,內部運作機制也不透明,政府難道不應對其中的風險更有警覺?

葉宜津強調,自己並非恐中,也不是主張不應和中國有任何往來,「但是全世界都知道,跟中國交往一定要提高警覺」。葉宜津接著點名張盛和及彭淮南,指兩人一直強調參加亞投行後才有機會分享「一帶一路」的投資商機,但無論是財政部或央行,都沒有對此提出「風險評估」,質疑加入亞投行難道真的只有利沒有弊?彭淮南對此做出回應,強調國際上這類由多邊國家成立的投資銀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倒閉的案例,並指出掌控國際金融的G10大國有6國加入亞投行,試圖以此反駁葉宜津的質疑。

不過,葉宜津立即回嗆彭淮南,「沒倒過不代表就不會倒」,並接著舉例證明亞投行的確可能存在風險。葉宜津指出,去年中國支援斯里蘭卡「傾中」政權50億美金的基礎建設投資,結果三個月前斯里蘭卡舉辦大選,政治立場「反中」的在野黨大勝,接著強調「這個反對黨可能就不承認這50億美金了,這種風險不需要評估嗎?」葉宜津強烈要求財政部與央行一定要盡速就各種可能風險進行評估,對此,張盛和做出承諾表示,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會進行研究,並於一個月內提出更加詳細的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