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共推全民防衛不是找麻煩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喊話國防部我們是夥伴

發佈時間 2022/4/15 09:56:40
最後更新 2022/4/22 05:24:47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國防部 12 日公布的「全民國防手冊」引來外界批評脫節、不實用,《沃草》今(15)日召開記者會發布籌備一年、年初出版的民間版臺灣民防手冊《公民行動指南》,也邀集多個一樣致力提層臺灣全民防衛的團體、夥伴出席記者會。沃草民防手冊主編蕭長展指出,沃草的《公民行動指南》包含臺灣可能面對的戰爭情境、民眾如何製作自己的防災避難計畫、如何應對正在發生的認知戰、敵我識別圖錄等資訊。多次就民防議題質詢的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向國防部喊話,現在的國防思維應當是:「我們是你的夥伴!」要知道民間團體並非是「來找麻煩」的。未來將協同專家重新盤點已「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民防系統,建立保護國家的「免疫力」。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攝影/廖昱涵)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攝影/廖昱涵)

沃草主辦「面對危機與戰爭的『公民行動指南』:民間聯合打造臺灣全民防衛力記者會」。包括沃草民防手冊的顧問、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黑熊學院」共同發起人沈伯洋、「壯闊臺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台灣民團協會」秘書長陳麗伊及林靜儀都出席發言。另外,美國在台協會( AIT )也派員參與。

「臺灣一直被外媒評價是最危險的地方,可是過去一直以來沒看到官方版民防手冊,也有許多民防問題沒解決」蕭長展表示,資訊戰和灰色地帶作戰一直是中國侵略臺灣的主要戰略,但他看到像是波羅的海周邊幾著個面對俄羅斯威脅的國家,像瑞典、拉脫維亞、立陶宛的政府自從 2014 年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遭俄羅斯入侵後,就開始重視全民防衛能力,由政府製作民防手冊,告訴民眾如何面對戰爭和危機。

蕭長展表示,沃草的《公民行動指南》裡統整很多政府公開資訊,也告訴民眾可能面對的戰爭情境。除了說明臺灣可能發生的危機,也教導大家製作自己的防災避難計畫和避難包。更重要的是,提醒公民如何避免假消息、認知戰的影響,甚至能夠區分中國與臺灣軍隊裝備與服裝、在敵人入侵時回報敵情協助國軍,一起保衛臺灣。

沃草《公民行動指南》主編蕭長展(攝影/廖昱涵)

沃草《公民行動指南》主編蕭長展(攝影/廖昱涵)

蕭長展指出,國防部日前發布的「全民國防手冊」引起爭議,但應該也要給予肯定。這也讓我們思考,現在戰爭情境下,出現的問題不是國防部單一部門就可完全處裡,戰爭的情境及伴隨而來的複合式災難,其他政府部門、整體社會要怎麼合作是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國防部和民間社會未來有更多交流,大家一起來想辦法保護臺灣。

沈伯洋:臺灣有裡應外合的「第五縱隊」 更需提升社區防衛

「希望大家看完手冊回答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做什麼?」黑熊學院共同發起人沈伯洋指出,每個人在公民社會都有角色,在什麼位置該做什麼事,應該是每個人都要回答的問題。

沈柏洋強調,現在戰爭中「資訊」越來越重要,傳統防衛知識應該要更精進。尤其,臺灣有與敵人裡應外合的「第五縱隊」,這更顯「社區防衛」的重要。但他認為,這需要有政府的配合,其實政府部會或地方本來都有民防相關知識者、民間也有各樣團體,但彼此橋接很重要。政府沒有整合,區域防衛會做不起來。希望臺灣未來三年內可以建立國土防衛,增加臺灣抵抗中國的決心。

黑熊學院共同發起人沈伯洋(攝影/廖昱涵)

黑熊學院共同發起人沈伯洋(攝影/廖昱涵)

吳怡農:國防不是政府的事,需全社會共造「韌性臺灣」

「壯闊臺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指出,其實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補足現行臺灣社會與政府面對危機災難的準備做得不夠的地方。他認為,大家不能只要求政府做更多,自己也應成為行動者,知道自己可以成為答案的一部分。

吳怡農說,臺灣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但這不能怪政府,要一起來做。他呼籲,不管是下一版手冊、避難所管理、後備訓練、民防改革,希望政府多跟民間交流,聽到民間聲音,集結既有力量,讓我們的家園更安全。

壯闊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攝影/廖昱涵)

壯闊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攝影/廖昱涵)

沃草《公民行動指南》顧問、國防部官方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公民行動指南》是本由下而上的手冊,政府會受到很多法規限制,比較難有創意,但私部門可以很活潑的呈現這個題目。

蘇紫雲指出,沃草《公民行動指南》目的是給個人和社會的輔助,之後一定會有更新版。最重要就是從保護個人開始,進而到保護群體、保護整個國家和社會。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攝影/廖昱涵)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攝影/廖昱涵)

台灣民團協會秘書長陳麗伊指出,當時成立協會的原因,是發現很多臺灣社會的問題都來自既有民間團體沒有發揮功能,因此決定要發展在地自我訓練團體。她認為,因為在地才會知道在地需求,也知道在地誰能信任。除了每週自我訓練基本的救護能力和體能外,下一步希望連結社區巡守隊等既有的在地民防組織,更重要是自己的鄰居、長輩,大家一起來努力。

「既然叫民防,重點就是在『民』,要負起自己的責任!」陳麗伊指出,像協會裡大多都是一般上班族,僅有少數的現役和退役軍人,但其實大家都有自己的專業能力。她認為,只要想定給出來,運用專案管理能力,也能想出很多做法。她感謝《沃草》推出的指南:「每個人都可以做很多事情,從今天開始做起!」

林靜儀:建立民防就是建立保護國家免疫力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指出,大家從小到大都知道臺灣不是完全安全的狀態,但現在才出現官方版的全民國防手冊,可見以前政府沒有思考到、誠實面對臺灣所面臨國防或各式挑戰和風險。但她也認為,國家終於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還是要給予肯定。

台灣民團協會秘書長陳麗伊(攝影/廖昱涵)

台灣民團協會秘書長陳麗伊(攝影/廖昱涵)

林靜儀說,這段時間質詢以來,發現國防體系邏輯最大問題就是:「這是我們的事、我們的專業,我們來保護你!」認為他們若無法保護大家,他們的價值就不在了。但她強調,現在的國防思維應當是:「我們是你的夥伴!」

林靜儀期望,在開啟民防手冊的討論過程中,國防部要知道民間團體並非是「來找麻煩」的。尤其從烏克蘭被侵略的事件中,充分展現了新的防禦模式,不只是國防訓練,更關乎民眾在腦袋裡的認知。

林靜儀舉例,像是沃草的《公民行動指南》內就有告訴民眾說什麼制服、車輛是我們國軍的,什麼是解放軍的。不僅在戰時,甚至讓日常生活中,民眾有敵我識別的能力後,看到 LINE 影片中出現的軍人就能分辨真偽,這是形成對資訊戰最基本的免疫力。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指出,《公民行動指南》幾乎讓 8 成民眾都能得到需要的基本資訊(攝影/廖昱涵)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指出,《公民行動指南》幾乎讓 8 成民眾都能得到需要的基本資訊(攝影/廖昱涵)

談到國防部《全民國防手冊》,林靜儀嘆了口氣表示,裡面都在告訴民眾這是某部會負責,但這不是民眾想知道的,也看出官方版和民間版手冊最大的不同。

林靜儀指出,沃草的《公民行動指南》能看出對各種年齡層使用者的友善,幾乎 8 成民眾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基本資訊。裡面也有 QR code ,但與官方版不同在於,這是做為一個想知道更多資訊的管道。

林靜儀表示,沃草出版《公民行動指南》讓她很感動,看見臺灣最大力量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民,政府該做的事就是把民間溝通做好。希望各部會未來應朝這方向思考,尤其之後要與地方政府合作,要知道民眾到底需要哪些資訊?也希望協同專家成立平台,重新盤點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民防系統,建立保護國家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