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聖要求以正面事蹟對兩蔣功過並陳 鄭麗君怒批轉型正義還要歌功頌德嗎

發佈時間 2017/12/11 01:56:00
最後更新 2020/1/21 08:28:41

文化部長鄭麗君面對中國國民黨立委陳學聖再三要求列舉兩蔣功績,不滿回應:「加害結構仍然真相未明,談轉型正義還要歌功頌德嗎?」(攝影/廖昱涵)

中國國民黨立委陳學聖今(11)日質詢,要求文化部長鄭麗君、教育部長潘文忠講出兩蔣的三件好事,藉此訴求轉型正義應當「功過並陳」。鄭麗君先是以身份不適合、拒絕回應,後動氣表示對威權者的追思從小到大難道被教育的還不夠?鄭麗君表示,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過程中,看到大量人權受害歷史待還原,並強調「還原歷史真相不是處理功過並陳」。她更一度怒回:「加害結構仍然真相未明,談轉型正義還要歌功頌德嗎?」陳學聖則是堅持促轉條例過於「單方面解釋」,部會首長態度不夠超然,他「深表遺憾」。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上週二(12/5)才三讀通過,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陳學聖今日即安排教育部部長、文化部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針對「如何面對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制定後的因應政策」備詢。中國國民黨立委皆齊聲批評促轉條例過於「片面」,對於兩蔣不該「只談過不論功」。

陳學聖先是要求鄭麗君、潘文忠講出蔣家做的三件好事,證明並非萬惡不赦。鄭麗君認為首長不適合回應,潘文忠也表示贊同。在陳學聖不斷逼問:「如果要求要坐下來好好談,部長你連討論三件有利的事情都做不到?」下,鄭麗君加重口氣回應,對於威權者的追思「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應該相當多了,應該不需要我文化部長再來重新教育大家」。她認為功過並陳並非文化部的工作,而是透過人權博物館的史料研究,協助還原人權受害的歷史真相。

陳學聖對此表達「遺憾」,認為如此偏頗、片面的態度,正是他所擔心的,強調:「單方面詮釋,更不能達成社會的和解」。他也認為如此一來無法再說下去,便直接請鄭麗君、潘文忠回座。

中國國民黨立委陳學聖以蔣介石保護故宮文資之資料佐證,要求促轉條例不應該忽略其「功」。(攝影/廖昱涵)

陳學聖接著提出文書資料佐證,證明當年故宮文物在戰火中曾經南遷西移,是中國國民黨黨軍加以保護,蔣介石可以跟軍閥一樣據為己有,卻沒有這麼做。「押標有押標費,保鑣有保鑣費,中國國民黨有沒有跟故宮要過一毛錢?」難道這樣不算有貢獻?故宮院長林正儀回應:「對故宮文物的保護有貢獻。」

他拿出照片指證,說明蔣介石來臺時,不是先去外雙溪官邸而是到霧峰北溝關心文物狀況。但照片上的時間卻非公認蔣介石來臺的1949年,而是標註為1954年。

陳學聖表示,蔣家對於故宮是有益的,也是屬於該還原的歷史真相。他譴責民進黨的促轉版本:「只談過不談功,難道是民進黨執政下臺灣才經濟起飛嗎?有好的台灣人民,也要有好的政府的領導方向」,並要求林正儀給予故宮內蔣公銅像的去留做表態。

林正儀回應故宮內的銅像未來會遵照促轉會的決議,同時考慮歷史需求。他也認同故宮的情況「特殊」、承認蔣家對於文物保存的貢獻,期許「未來在促轉和解上,故宮可以開放出來作為對話管道,甚至作人權教育的場域。」

陳學聖表示贊同,他認為在中正紀念堂談轉型正義並不合適,直批目前文化部所做的「中正紀念堂轉型討論工作坊」計畫,不僅無法對話、也沒有「歷史感」,或許在故宮舉辦更適合。他期許促轉不應造成社會撕裂,醞釀「政治大風暴」。

陳學聖質詢結束後,鄭麗君似乎仍對其質疑無法釋懷,特別在後續答詢中隔空回應。她說,促轉條例中的「清除威權象徵」並不只是把銅像搬走或改名,更重要是「我們如何看待過去的威權、加害歷史、受難結構,重新決定如何看待這些象徵」,也是「民主社會必須經歷的自我學習」。

她質疑,談功過並陳「有沒有站在受害者的立場?」、「這些加害結構仍然真相未明,談轉型正義還要歌功頌德嗎?」

「轉型正義不是要侵害情感、歷史記憶」,鄭麗君再度板起臉來解釋,民主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歷史記憶、認同對象,但特別強調「人權是無論黨派、統獨的共同基礎和最高價值」。

(備註:沃草為文化部「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承辦單位,但沃草國會無雙團隊秉持編輯室自主原則,報導內容不受文化部計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