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面對臺海衝突升溫、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身為家長該如何跟孩子討論世界局勢、做好心理建設?臨床心理師駱郁芬指出,面對戰爭或災難,孩子需要心理及物理上的安全確保,尤其孩子在心理上的最大威脅在於「未知」,因此提供孩子一些「不變」、保證「我會在」,就是家長在變動中可以提供給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台灣民團協會講師吳宜臻也建議,在孩子的學校、保母家放置簡易的防災包,提供孩子在危機中的安全感。
《沃草》與台灣民團協會在本(7)月 15 日活動共同主辦「親子如何應對戰爭情境:⼼理應變與防災準備」講座,邀請長期投入兒童及青少年領域的臨床心理師駱郁芬、台灣民團協會講師吳宜臻分享,如何和孩子聊戰爭、重大災難?以及要做好哪些心理建設與調適?
對孩子說「太複雜了不要問」 恐造成應變危機的無力感
談到「戰爭」這個大人都不見得能講清楚的議題,該怎麼和孩子說明?駱郁芬指出,其實跟孩子溝通約一分鐘後,會發現孩子開始有分心的狀況,因此她建議家長不用急著把事情講清楚,而是用一分鐘作為分界,試著從事件中抽取一個小概念就好,不求一次就讓孩子完整理解。
駱郁芬先是邀請現場家長挑戰「俄烏戰爭」、「臺灣與中國關係」議題,試著練習與孩子解釋。她說,要跟孩子對話時,「清晰的事實」非常重要,這是他們理解的基礎。尤其學齡前(6 歲以前)的孩子,較為困難做道德判斷和換位思考,對於孩子而言,以「事實」去解釋,是個較為可行的辦法。
駱郁芬也強調,事實是基礎,但人無法做到全然客觀,不用做到追求完美。反過來思考,既然必然碰觸「價值判斷」,那家長又希望在孩子心裡留下什麼?
駱郁芬說,家長當然也可以選擇告訴孩子:「這你不懂」、「太複雜了不要多問」,如果單純以「不懂」來打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理解一個東西,認為這件事超乎自己控制的範圍、無法做到,進而也會影響這件事情發生時,他自己能做到的事。
面對戰爭或災難,孩子需要「心理及物理上的安全確保」
回到「談戰爭」,駱郁芬表示,並沒有單一的談法,而是家長希望給孩子的訊息是什麼?對於孩子而言,「為什麼會發生」是個常見的基本問題,當家長遇到不這麼容易回答、又不想只給簡單答案的問題,她建議可以把自己的判斷方式與孩子分享、形成一個討論,同時也傳遞孩子「可以有自己判斷」的訊息。
至於面對戰爭或重大災難等威脅性的議題,駱郁芬指出,孩子最需要的是掌握安全性的訊息,不管是物理或心理,尤其在物理的準備上,更可以藉此帶來心理的安定。
在心理部分,駱郁芬表示,孩子心理安全的最大威脅在於「未知」、「無法控制」的感覺,因此提供孩子一些「不變」的東西很重要,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在變動中的不變就是「我會在」:我會設法去找到你、確保你的安全、陪在你身邊,有任何不安疑惑的感覺我都在、可以向我求助。
駱郁芬強調,「我會在」就是家長在變動中可以提供給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她也指出,不是說在災難發生後才去講這件事,而是在日常中就需要建立信任的基礎。
若真的身處災害中,大人挑戰在於如何感受到孩子的狀態?駱郁芬指出,孩子的不安表現並非單一行為,像是情緒反應大、愛哭、開心不用上學、毫無反應、難入睡、常常重複確認顯而易見的事情、變得特別撒嬌,都有可能是不安的表現。她強調,孩子跟平常不太一樣,不管變化如何,有可能就是處於情緒不穩的狀態,與其是關注單一行為,而是關注「變化」這件事。
若觀察到孩子已經不安,駱郁芬建議,就是回到上述的提供「安全」,不管是心理或物理上的安全確保,要讓孩子知道發生事情該怎麼辦,最重要就是家長傳遞「我在」的概念。她也說,孩子出現出現焦慮,不一定要急著處理,孩子自己會有內在調適的方式,可以先觀察、陪伴就好,除非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
駱郁芬也推薦,家長可以準備一些觸感舒服的玩偶、棉被,或者一小袋平常孩子的玩具,作為身處災難中舒壓、排解不安的方式。
在災防的準備上,駱郁芬建議,在學齡前的孩子,或許還有認知上的困難,家長可以盡力解答相關的疑惑。若在學齡以上,鼓勵家長可以直接邀請孩子加入防災計畫內,給予他們相關的任務。若是高年級生、約五年級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開始有一些深度的討論,把他視為防災計畫中一個可運用的人力。
若真的很不幸,家長若不在了該怎麼辦?同樣身為家長的駱郁芬指出:「要講這件事情會有點鼻酸,作為爸媽最難想像就是無法保護孩子該怎麼辦。」但她強調,家長真的要先想過,尤其孩子對於戰爭和災難不太有能力完全理解,家長先盡可能幫他想好、做好準備,也要讓孩子知道即使家長物理上不在了,但之前給過他的支持還是會在、不會消失,可以做一些情感上的預備,提供孩子在危機中的安全感。
大地震 7 成倖存者靠自助,演練讓傷害降到最低
台灣民團協會講師吳宜臻表示,香港反送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事件接連發生,讓她感受到天災人禍的無常,預先設想才能讓傷害降到最低,相關知識、資訊、器材都要預先做好準備。
吳宜臻也以戰爭情境中,與一般人最直接相關的「空襲」為出發,做了 10 題邀請現場民眾互動,學習空襲警報聲音、認識空襲避難場所及躲避空襲姿勢等。
吳宜臻引述 1995 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統計,倖存者中自行脫困和家人有能力協助的佔 7成,顯示越有自救能力,越能在重大災害中脫困。其餘 2 成則是由鄰居或友人協助,表示跟日常跟鄰居、朋友的守望相助,在災害發生時也特別能派上用場。
吳宜臻也提醒,面對不同的情境,像是上班、小孩上學或在保母家時,都要客製化一些簡易的防災包。萬一災難不幸發生時,會讓小朋友覺得身上有個爸媽準備的東西,等家長來接送的過程中也會更加安心。
吳宜臻建議,對於避難的路線及場所,家長應帶著孩子一同去了解細節狀況,可以用比賽遊戲的方式,實際走一趟第一或第二見面點,也能利用便利商店、超市等地點,讓孩子更容易記得路線。
「最重要的是,平常就一定要鍛鍊肌肉!」吳宜臻呼籲,逃難的時候,大腿沒力就是會跑得比別人慢、手沒有力氣能拿的物資就是比較少,重大災難底下,有多少力氣就做多少事,這是很現實的事情,擁有比較好的能力與資訊,才能夠優先解決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