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公投專題前文化部長鄭麗君丹麥放棄核電投入綠能 40 年有成臺灣也做得到

發佈時間 2021/12/7 09:31:24
最後更新 2021/12/7 09:47:1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臺灣正在為了一座蓋了 22 年還沒蓋完的舊核電廠是否重啟而紛擾,《沃草》專訪前文化部長、現任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她提到丹麥早在 40 多年前就毅然放棄核能,「超前部署」投入風電等綠能,並成為國際產業。「在丹麥的前例下,我們應該勇敢走下去!」她說,丹麥在 1974 年才有反核團體成立,兩年後政府即宣布非核家園並開始能源轉型,這樣的國際經驗證明,停止依賴核能後,就催生綠能並成功實踐。鄭麗君語重心長表示,非核家園能否成功,也取決於能源轉型能否成功,才能讓臺灣擺脫過去十幾年來對核電的迷思和依賴,真正走向永續創新的道路。

前文化部長、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攝影/廖昱涵)

前文化部長、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攝影/廖昱涵)

提及「丹麥」,鄭麗君的眼睛亮了起來。她欽佩表示,丹麥國內在 1974 年才有反核團體成立,兩年後即 1976 年政府就達成「不用核能」的共識,展開大轉型。

鄭麗君說明,其實丹麥本身就是天然氣的生產國,可是當時決定大量投入風電,也把國家核能研究所立即轉型成風機測試中心,開始和民間產業發展風機,成為離岸風電和綠能產業的輸出國,這樣的「超前部署」也因此催生了一整條的綠能產業,甚至也成為講到綠能必談的國際典範。

丹麥從 1970 年代就「超前部署」,這樣的經驗震撼人心。但鄭麗君說,其實臺灣在 1980 年也開始反核運動,她呼籲:「在丹麥的前例下,我們應該勇敢走下去!」像是德國在福島核災之後就宣布要逐漸廢核,這些國家的經驗都證明,停止對核能依賴之後,就催生了綠能,並成功實踐。她更認為:「其實不只是反核,而是放棄對核能的依賴,才能夠真正走向一個永續創新的道路。」

鄭麗君強調,若這次核四商轉公投通過,真的是倒退 30 年。臺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已經通過一段時間,可是在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才真正啟動「非核、減煤、增氣、展綠」的能源轉型。

在地的「鹽寮反核自救會」已對抗核四 30 年至今。鄭麗君認為,當時在 1980 年代開始的反核運動,是臺灣第一波追求永續的運動(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在地的「鹽寮反核自救會」已對抗核四 30 年至今。鄭麗君認為,當時在 1980 年代開始的反核運動,是臺灣第一波追求永續的運動(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鄭麗君指出,這幾年更新通宵的燃氣機組就有2.67GW,跟核四 2.7 GW差不多 。明(2022)年開始到 2025 年,陸續會有新燃氣機組完工,包括大潭、新達、臺中燃氣機組共 9.7 GW。預計離岸風電會有 5.7 GW、太陽能有 20 GW。等於從現在起到 2025 年,還有 35 GW 會加入,更是輕易可以取代核四。

鄭麗君強調,很重要的轉型在於,非核化與「增氣減煤」並行,也就是以燃氣取代燃煤。天然氣發電,不容諱言也還是會排碳,但比燃煤低,所以這當中我們還有個低碳到零碳的轉型。燃氣是必要的階段性的能源,但無法永遠作為主要的能源,下一階段則是要極大化綠能並加速氫能等新能源應用。

鄭麗君總結,能源轉型的第一個是實踐「非核家園」,第二是讓排碳下降的低碳化,最終 2050 年追求「淨零」,也就是碳中和、無碳化。

德國透過大規模社會磋商,達成廢核共識

鄭麗君也提醒,在轉型的過程中,政府要提出更完整的能源治理的架構,讓大家一起參與。所謂「治理」和「政策」不一樣在於,政策是政府提出單一的法律、計劃或預算,但治理是大家共同參與的公共治理,透過討論形塑共同願景。政府如果能夠建立一個足夠大的一個協商的網路,讓政府、產業、社區,或者各式各樣的創新創業或技術研發端或人才培育端教育機構等等,大家都可以參與、協商,一起尋找行動對策,才能夠達到「公正轉型」。

鄭麗君解釋,所謂「公正轉型」是以人為出發點。也就是在轉型過程中,要讓不同產業領域、不同地區、不同工作類型的人,都看得到機會。她說,在轉型的綠色願景中,應該要能夠透過創新,為大多數的人創造機會。而不是讓某些人在轉型以後就失業。

核四廠內現況。在「平平安安回家」標語旁的紅線區,就是斷層通過處(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核四廠內現況。在「平平安安回家」標語旁的紅線區,就是斷層通過處(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鄭麗君期盼,政府除了執行「非核家園」及「淨零」的目標外,也能夠有公正轉型的思維,回到人的立足點來思考。讓大家都進來、協商,一起不遺漏任何人,一起往「淨零」能源轉型的方向邁進。

鄭麗君舉例,德國其實在前幾年,花了很長的期間做社會磋商,找來所有利害關係人、各種產業一起協商,共同定未來的目標。像是在福島核災的隔年就宣佈,未來要逐步停止核電廠。

德國在 2000 年就通過第一版《再生能源法》與《核能汰除法》。在福島事故後,2011 年總理梅克爾就宣佈關掉 1980 年前所建的 7 座核電場,並於當年宣布 2022 年要停止所有核電廠運作。

以 2038 年停止燃煤電廠運作的共識為例,鄭麗君進一步介紹,德國是由國會發起磋商。因為德國是用煤、產煤的大國,所以勢必要在轉型的過程,讓各方利害關係人都進來,不然社會衝擊會非常大。

鄭麗君說,德國在 2015 年開啟「2050 氣候行動計畫」的社會對話,2018 年邀集利害關係人組成「產業成長結構變革與就業委員會」,開始進行各地討論。最終形成 2038 年前要停止現在佔 35%的燃煤發電。

鄭麗君說,這個過程可以讓每個人的需要被看見,然後思索怎樣去一起轉型。例如說,有些人他的產業可能被被淘汰,那就需思考是否有創新的工作機會可以支持他接軌、再就業?或者說他的產業能夠被協助轉型,工作未來反而轉型成更「綠色化」。

鄭麗君強調,核能就是不正義、風險高、成本高昂化、沒有彈性、不利創新生態系,是個沒有未來性的能源使用模式。這次核四商轉的公投,不只關乎一個電廠的轉型,需要整體一起建立一個非核化、能源轉型、淨零的治理架構。然而,非核家園能否成功,其實也取決於能源轉型能不能成功,才能讓臺灣真正擺脫過去長期對核電的迷思和依賴。

沃草為什麼製作臺灣核四不核四專題報導

2021 年 12 月 18 日將進行的核四公投,是四案中歷時最久的一案。核四歷經數十年的討論,過程中各種安全問題不斷被提出,卻仍面臨公投。核四一旦續建,在安全、環境或是財政上對臺灣來說都是一大負擔。

針對核四公投案,沃草特別推出專題,希望跟大家一起思考,臺灣到底核四不核四?

點這裡,定期定額

餵養《沃草》,支持《沃草》帶給你更多專題報導。

點這裡,回到專題

看更多《臺灣核四不核四》的專題報導,一起守護台灣。

註解

  1. 淨零排放不是不排放,而是努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再用「負碳技術」將碳捕集封存、再利用,消除部分對環境釋出的碳排放。或是用森林碳匯、海洋吸附等「自然碳匯」的方法抵消,達到淨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