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提案中國學生以居留納健保 莊瑞雄要政府補助中生健保費就大膽說

作者
發佈時間2016/10/27 03:44:00
最後更新2020/1/20 06:46:31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今日質詢指出,針對中國學生納入健保問題,國民黨只想就中生身份認定修法,將「停留」修改為「居留」,目的是要政府補助中生健保費。(攝影/蕭長展)

今(27)日,立院內政委員會在國民黨籍召委陳超明主持下,排定審查同黨籍立委林麗蟬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2條,將中生身分認定由「停留」改為「就學居留」,以符合納保資格。國民黨此項提案涉及政府可能需給予40%保費補助,以及居留權造成身分擴張,與民進黨政府日前拍板定案,「中生納保比照外籍生自付全額保費」政策方向衝突,民進黨立委因而強力反對。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質疑,國民黨說修法是為了醫療人權,其實就是要讓政府直接補助中生保費,不如就大膽說出來,讓人民知道國民黨的立場。

本月24日,總統蔡英文在「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拍板定案,將中國學生納入健保,但考量政府財政狀況、資源分配,未來,中國生、僑生及外籍學生,都必須全額自付保費。現階段僑外生自付60%、政府補助40%健保費的政策,將不再延續,不過,這項政策不溯及既往,也就是現在已經享有補助的僑外生,若在政策上路後仍在臺就學,按目前政策規劃,補助將不受到影響。不過,這項政策隨即遭國民黨批評,指將中生比照外籍生,無異於是變相的去中國化、朝向兩國論。因此,在國民黨籍召委陳超明排案下,今日就林麗蟬提案進行審查。

修正案提案人、國民黨立委林麗蟬質詢時強調,修法是希望給予中生醫療權保障,希望政治不要凌駕於醫療人權。(攝影/蕭長展)

林麗蟬質詢指出,總統蔡英文就職演說中提到,要以《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原則,處理兩岸關係,而中生納保,就是兩岸關係的一部分,因此必須從《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進行處理。林麗蟬表示,針對大眾擔憂停留改居留,可能造成身分擴張的問題,她也提出修正動議,將「居留」進一步釐清為「就學居留」期間,而《健保法》相關條文,也需要一併修正,並非只針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林麗蟬強調,對於給予來臺學子醫療權的保障,各方已有共識,希望能停止爭議,不要讓政治凌駕於醫療人權。

莊瑞雄則指出,針對中生納保,國民黨主張應從《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把停留變居留,問題就是出在這裡,並以此詢問衛福部次長何啟功,如果只修《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會造成的影響為何。何啟功答覆表示,可能造成身分認定無限擴張、影響健保認定範圍兩個問題。莊瑞雄接著強調,還有第三個問題,就是錢,如果只是把「停留」修正為「居留」,中生就符合健保身份分類中「第六類」認定,由政府補助40%的保費,這些都是民脂民膏。

莊瑞雄繼續將炮口指向國民黨表示,如果國民黨要主張只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不修正《健保法》,那就清楚、大膽地告訴人民,國民黨就是只要變更中生的身分認定、讓政府直接補助中生健保費。莊瑞雄強調,認同應保障中生醫療人權,但應比照外籍生,以全額自付的方式實施。

於立委質詢完畢後,內政委員會針對林麗蟬提案進行協商,在民進黨立委反對下,兩項提案都未通過。(攝影/蕭長展)

對於莊瑞雄的批評,國民黨立委楊鎮浯質詢時還擊表示,民進黨只想針對《健保法》進行修正,刻意略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就是要把大陸人當成外國人,民進黨是要透過這些作為,搭配日後大法官的解釋,逐步遂行臺獨的目的」。

下午,內政委員會就林麗蟬提出的法案及修正動議進行協商,因兩案都遭到民進黨立委反對,在面對民進黨席次佔多數的情況下,委員會未經投票,由主席陳超明宣布兩案都不予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