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臺灣義務役目前只需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一直有人主張臺灣人不愛當兵,為了對抗中國,應該全面恢徵兵制。國際情勢與軍事學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張國城日前(1/16)在講座中指出,「臺灣人不愛當兵」是沒依據的說法,以現役部隊佔人口比例來看,臺灣為 0.8%,甚至高於美國的 0.63%。從前總統馬英九到後來蔡英文任內一直往「全志願役」在走,因為徵兵制很容易導致較不需裝備配合的陸軍獨大。現在中國軍機頻頻擾臺,臺灣不能不面對,國防政策更不能被兵役制度牽著走。臺灣未來要打什麼仗?中國會用什麼戰術進攻臺灣?又該怎麼準備?才是兵役制度設計關鍵。
面對近來又有徵兵制的呼聲,張國城指出,會有這樣的聲音,不外乎幾種常見的理由:臺灣年輕人不愛當兵、徵兵制比較省錢、徵兵制有助於培養愛國意識。
臺灣人不愛當兵?
但張國城強調,國家的軍事力量是:「兵力數量 x 裝備性能 x 後勤補給 x 訓練水準 x 部隊管理 x 領導統御 x 忠誠士氣」。
張國城補充,這是「乘積」非「加總」概念,所以不能有一個是「零」。不能靠其他因素補足,所以國家建軍一定要考慮各方面因素,不能只重視一個要素。
張國城說,徵兵和募兵制最影響就是兵力數量。但不要認為討論兵役制度就可解決臺灣大部分國防問題,也不要認為說調整這項因素,就可以忽略其他因素的改善。更不要用討論兵役制度掩蓋其它問題。
張國城指出,採取徵兵制很容易導致陸軍獨大。因為其他軍種像是海、空軍需要有足夠裝備配合,像是軍艦、軍機等,這些東西就連美國也不是說有就有。但陸軍來多少人,就發多少槍。換句話說,不能被兵役制度牽制國防政策。現在中國飛機飛來飛去,臺灣應對上也不能抱殘守缺。
張國城引述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國防研究機構「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2018 年的調查,臺灣平均人口與軍隊比例排全球第 16 名,現在又更高。排在臺灣前面的國家,分別有面對俄羅斯土耳其威脅的亞美尼亞、面對馬來西亞威脅的汶萊、周邊國際情勢複雜的柬埔寨、國內治安需要維持的哥倫比亞、全民軍事化的北韓、面對陸地威脅的非洲國家吉布地、曾和鄰國衣索比亞打十年仗的厄利垂亞、與土耳其有賽普勒斯爭議的希臘、中東國家伊拉克、以色列、約旦、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新加坡和南韓。
張國城指出,這些國家絕大部分實施徵兵。所以說臺灣人不愛當兵,和國際比較起來,是沒有依據的說法。
和主要民主國家相比,美國現役部隊佔人口比例為 0.63%、加拿大 0.24%、澳洲 0.18%、臺灣約 0.8%。張國城說,其實實施募兵制的民主國家中,臺灣軍人佔人口比例蠻高的,當然夠不夠用是另外問題,但至少知道臺灣人沒有不喜歡當兵。
徵兵制省錢?
為何現在國家絕大部分國家都是志願役?張國城表示,民主化後,對於人民要課以這麼多義務,需有很多考量。徵兵制省錢理由是,將維持一名士兵的薪水,絕大部分由他個人負擔。而募兵制則是由全體納稅人分擔。
但這樣就出現的「公平性」的問題。張國城指出,為何男性要犧牲可在民間工作的時間?為何要承擔服役的人身安全風險?他說,現代國家不能把賦予國民的義務當作理所當然,不然就是走向獨裁。
另外,也有「資源配置」問題。張國城先是引述一個二戰時的真實案例。他說,二戰爆發後,美國福特公司幫忙生產軍需用品,福特的長子當時擔任一個重要工廠的廠長,也管理有加。但二戰後他受到感召,也想從軍報效國家,但美國海軍卻拒絕讓他從軍。原因是:一個有經驗的福特工廠的廠長,比一個沒經驗的海軍還有用。
張國城質疑,所有人一律抓去當兵,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會有最大效益?還是要「量才而用」?但何謂「量才而用」又牽涉到公平問題。
張國城說,過去有臺積電役、聯電役等「研發替代役」,但這又衝擊兵役的公平性。為何念特定科系的就可以有這個機會?後來連替民生產業訓儲替代役的「鍋貼役」都跑出來,但最終到底誰可以去當替代役又回到無解的公平性問題。
張國城也說,替代役的出現,導致國軍擔心義務役因為心理不平衡使軍心不穩,所以在 1990 年以後就只好把義務役的訓練調整成「涼一點」。張國城說,這樣根本對兵力沒有幫助。所以這是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時代以來,兵役制度往縮短役期,徵募並行改變的根本原因。
徵兵助於培養愛國意識?
張國城認為,徵兵與愛國意識並非絕對。姑且不論一個國家的定位不明,在臺灣每個人的「愛國意識」都不一樣。他認為,愛國意識和部隊的管理訓練有關。換句話說,如果在部隊接受扎實訓練、有計劃的管理,他當然會覺得國家很棒。如果到部隊裡面,沒有訓練、管理一塌糊塗,這個「離心力」會越來越大。
至於是否對女性也徵兵?張國城說,傳統國家不對女性徵兵,19 世紀以來就兩個原因:體力、社會控制,但這些理由都不存在。他說,軍事勤務很多已不是體力活,體力也只是訓練問題,只要經過訓練絕大多數男女都可以擔任軍事勤務。以 2022 年志願役徵選員額總表,男性 7250 人、女性 1161人,女性約佔 14%,換句話說其實國防部也認為女性當兵沒有問題。更遑論目前女性最多的軍種是「海軍陸戰隊」。
拿出最新的招募簡章,其實對體能標準只有兩個:女生伏地挺身一分鐘內四下、五分半內跑完 800 公尺就過關。張國城認為,所以國防部也知道,傳統的「操體能」已經沒有這麼重要,戰鬥技能已經不是過去的「操」,而是進入軍中的科學化訓練,這也代表進步的趨勢。
「現在民主國家賦予國民義務的討論要很嚴謹,徵兵或募兵當然可以討論,但不要想當然爾的思考。」張國城質疑,增加一群僅受基本訓練的步槍兵,對臺灣的國防意義又是什麼?這涉及臺灣要打什麼仗?中國會用什麼戰術進攻臺灣?我們又要怎麼準備?
「說要恢復徵兵或募兵,請先回答臺灣要打什麼仗?」張國城認為,如果要強化訓練,就要思考是否會分散目前正規部隊的訓練。他說,訓練有「學習曲線」,沒有累積到一定熟悉度,可能根本成果是 0,若只是給予很少或不足的訓練,還要花費這樣資源?但接下來,如果要強化所有訓練,包括軍事訓練役,還要考慮是否會分散正規部隊的訓練?除非資源可以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