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船侵入金馬海域創新高 美國智庫:解放軍演練封鎖金門馬祖
美國智庫「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CSIS)所屬專案計畫,研究分析亞洲海洋安全資訊與政策交流的「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近日發表專文 ,藉由分析2020年至2024年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數據 ,進一步統計中國海警局(CCG)所屬船隻侵入金門、馬祖禁限制水域次數,結果發現中國海警船越界頻率越來越高,今年每週平均侵入次數是2022年的三倍,達到近年來的新高峰。
什麼是禁止、限制水域?源自兩岸結束軍事對峙後的海域劃分
冷戰時期,中華民國海軍曾經在美國協助下長期封鎖台灣海峽,禁止中國軍民船隻通過。直到1970年代末期,中國海軍實力開始增強,與此同時美國外交政策轉變與中國建交,1979年八二三炮戰結束後,蔣經國政權宣布中止《戡亂時期截斷匪區海上交通辦法》,形同宣告終止海上封鎖。
1987年,台灣宣布解嚴並且開放至中國探親,象徵著冷戰時期的封鎖對峙局面已經結束。然而,如何符合國際局勢以及國安考量,捍衛台灣與金門、馬祖等外島海域,成為台灣民主化之後的重要議題。
台灣在1992年制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該法第29條授權國防部劃設台灣、金門、馬祖群島周邊限制水域、禁止水域,非經台灣政府許可,中國船隻不得進入,否則台灣將會加以驅逐、扣押船隻或裁罰。自從台灣劃設禁限制水域以來,基於自制與互相尊重,雙方公部門船艦「通常」不會越界。
但是行之有年的和平默契,近年來已經被中國單方面毀棄。不僅中國漁船、抽砂船屢屢入侵金馬地區禁限制海域,就連中國政府所屬的公務船、海警船艦,也開始公然闖入。
中國借題發揮,單方面破壞和平默契
今年2月14日,一艘中國「三無船舶」(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非法侵入金門禁限制水域捕魚,台灣海巡署人員前往查緝時發生意外,導致兩名中國人死亡。
中國方面隨即以該起事件作為法律戰切入點,「中國國台辦」於2月18日公開否定台灣所劃設的禁限制水域;中國海警局隨即宣布在金門、馬祖周邊海域展開「常態性執法」,並且「擴大執法範圍、全天候執法、提升執法強度」。
法律戰搭配灰色地帶衝突,中國擾台「組合拳」
中國利用發生在金門的不幸事件,先是由中國涉台部門單方面宣布不承認台灣所劃設的禁限制水域,接著發動中國海警局船艦多次進入金、馬周邊海域,雙管齊下宛如祭出「組合拳」,同時發動法律戰與灰色地帶衝突。
中國一方面藉由常態化的海上執法、攔檢船隻,對外彰顯金門、馬祖周邊海域是「中國領海」;另一方面則是對台灣挑起灰色地帶衝突,動用海警船艦而非軍艦侵入台灣劃設的禁限制水域,將衝突等級維持在「軍事以下」。此舉令台灣防不勝防,必須花費更多資源加以應對,其他國家也難以強烈干涉。
中國船艦侵入金馬禁限制水域達到歷史新高
「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分析中國海警局船隻自度辨識系統( AIS )資料,發現最近五年以來,共有156艘中國海警船艦侵入金馬禁限制水域,而且侵入次數達到2,012次。
AMTI 強調,上述統計僅限於有安裝AIS系統的中國海警船艦,而且受限於資料傳輸技術上的限制,因此實際侵入金馬地區禁限制海域的中國海警船數量與侵入次數,一定高於統計數字。
從資料圖表中可以觀察到,中國海警船侵入金馬禁限制海域在2024年3月達到最高峰,平均每週入侵 13次;2023年平均每週入侵8次,2022年平均每週4次,而入侵次數最多的地點則發生於金門。這個現象顯然與三無船翻覆事件之後,中國國台辦不承認台灣劃設的禁限制水域,而且中國海警局擴大海上執法,密切相關。
不容忽視的風險:中國可能發動海上封鎖金門、馬祖
今年5月,曾經發生同時有11艘中國官方船艦侵入金門周邊海域,其中部分船艦甚至與中國漁船展開海上演訓;類似的情況在10月份也發生於馬祖地區。「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研判,中國政府很可能透過這類侵入行動來演練海上封鎖,阻斷金馬各島嶼和台灣之間的海上交通。
AMTI也提出警示,中國海警船艦動作頻頻,必然導致台灣海巡署(CGA)必須動用更多資源加以反制,進一步加重海巡人員的勤務負擔。台灣與中國雙方海警船艦越來越頻繁的接觸,你來我往的侵入與驅逐,擦槍走火的機率也大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