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蕭長展、謝繐吟、陳東
近日新一屆的國會正式開議,立法院進入全新局面。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大選過程中由時代力量、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所提出的國會改革、資源分配等新政治理念。民眾之所以會對這些議題高度關注,除了對馬政府的不滿及民間團體倡議之外,選戰過程中,第三勢力區域立委候選人在地的耕耘,也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其中,代表時代力量參選新竹市立委的邱顯智,雖然未能當選,但他在當地拿下三萬六千多票,並衝出政黨票最高得票率,甚至被評為「時代力量新戰神」。
除了邱顯智個人及競選總幹事陳為廷、團隊要角魏揚等人的知名度外,由研究生、上班族組成的幕僚及志工團,更在擬定政見、掃街拜票、活動宣傳等競選工作上做出重要貢獻。邱顯智相較於國、民兩黨新竹市候選人較缺乏地方支持網絡,卻能衝出時代力量政黨票區域最高得票率,讓黨中央決定在當地成立地方黨部繼續深耕。
這個不凡的成績,除了檯面上的幾位要角外,我們好奇,這個過程中還有哪些人的參與呢?對於這些幾乎可以說是「政治素人」的年輕幕僚來說,為何當初會想要投入邱顯智競選團隊?這場選舉又為他們的生命歷程帶來什麼改變呢?讓我們來聽聽這群年輕人的故事!
行程助理Grace:幫邱顯智競選讓我不再「政治無感」

一頭俐落短髮、言談中散發陽光氣息的Grace,是從小在新竹市長大的在地人。投入邱顯智競選團隊前,Grace本來是幼稚園老師,政治對她來彷彿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發生的事,「我是一個從小到大都不關心政治的人,連三一八、大埔事件都只知道新聞有報,但我一點關心都沒有。」
不過,經過了這次選舉,讓Grace產生很大的轉變。Grace說,單從居住正義和土地議題來說,以前她一直認為「有土斯有財」,一定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但後來有次聽到前清大教授彭明輝和邱顯智對談的講座後,她相當驚訝,發現自己的世界觀還是很受限於傳統觀念。
「選舉的體驗,讓我學到了很多如果繼續待在原本領域就永遠看不到的事。走這遭下來,雖然對政治還是不喜歡,但我開始主動去關心。」
從民眾自發力挺,看到對「新政治」的期盼
除了自己的改變,在競選過程中,Grace看到很多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而「感動」是最深刻的感覺。她說,團隊裡除了核心幕僚,有更多是來自於各領域、發自內心想幫忙的人,「很多志工都是上班族,他們用上班前的空檔跟我們去站路口,直到快上班才離開;也有人下了班明明很累,還是跟我們去跑行程」
除了上班族願意付出私人時間,還有一位做資源回收的阿嬤,主動向他們要拜票的錄音,自備擴音器,在她進大街小巷裡做資源回收時播放宣傳。「我們沒那麼多資源,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為了邱顯智出來,真的很讓人感動。」
雖然藍綠對決、棄保效應,造就了最終的結果,但Grace看到了改變的可能,「這次選舉有一個讓我想要繼續努力的原因,就是全臺灣第三勢力得票最高的地方在新竹,代表有些人開始真的很想要新政治、很想要改變,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擺脫冷漠,「自己家鄉自己救」
選戰結束後,Grace曾試著說服一位從外地來的夥伴留在新竹幫忙,不過,夥伴表示要回去救苗栗,並告訴她「自己家鄉自己救。」聽到夥伴的回答,Grace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幹嘛救啊」,但沉澱下來後,想起團隊裡大家為了救新竹而做的努力,選舉期間上班族志工用力擠空檔也要來幫忙的情景,她決定暫時擱下原本要攻讀諮商輔導學位的人生規劃,進入即將成立的時代力量新竹市黨部工作。
「這場選戰下來,最大的改變就是我想為新竹、為臺灣這塊土地,再多付出一點。」
政策組邱天天:我們都有帶動別人的力量

邱顯智競選幕僚中,有許多剛從學校畢業或是仍在寫論文的研究生。不論是邱顯智個人或是時代力量所提出的政策,都有這些研究生貢獻所學知識的足跡。來自高雄,目前就讀交大社文所的邱天天,便是其中一人。表情略帶青澀,但言談時條理分明的她是島國前進成員,在朋友引介下加入邱顯智競選團隊。
三一八激發政治關懷,家族「深藍」遇挫折
從參與公民運動到加入競選團隊,邱天天並非一開始就關心政治。大學時因為就讀社會學系,雖然讓邱天天開始關心公共議題,但仍沒有讓她產生上街頭抗爭的動力。
「到了三一八的時候,我受了很大的衝擊,覺得『國家怎麼變成這樣?』,深怕以後再也沒機會站出來,對政治才有更強烈的關心。」
學運後,邱天天加入島國前進,將關心化為行動。雖然內心漸漸清楚自己期盼的國家和未來,但政治立場和家族不同調,也讓她持續面對衝突和挫折的感受。
「我家是完全深藍,發生服貿的時候,家族裡的年輕人跟長輩更是嚴重對立。」
邱天天說「剛加入競選團隊的時候,很擔心曝光」,即使已經選完,家人仍不知道她在邱顯智團隊裡幫忙。
定政策遭反彈,體會「反抗不簡單」
因為參與擬定邱顯智的公共托育政策,邱天天曾密集地向教育相關學者及NGO組織請教專業意見。然而,在政策出爐後,競選團隊常遭受利益團體的黑函及流言攻擊。
想起用心做出的政策遭到反彈,邱天天感嘆:「大學修課時常唸到『對抗資本主義』,幾個簡單的字,實際要做到真的好難。」
助選引朋友共鳴,改變才剛開始
縱然遭遇挫折,但在助選的這段時間內,邱天天常收到多年不見的同學、朋友傳訊息表達認同她支持的理念。這讓邱天天感受到,「一個人雖然薄弱,但堅持就有可能帶動別人。」
樂觀期待改變之餘,她同時看見高牆仍未完全倒下,「在戰車上拜票,看到路上的民眾熱情揮手回應,雖然很感動,但仔細回想,其實有更多冷淡、沒有回應的人,而且多數都是和三一八青年相同世代的年輕人。」
邱天天認為選舉雖然有了結果,但現在只是改變的開端,「藍綠惡鬥的價值觀仍需要徹底改變,第三勢力才可能真的崛起,新政治也才會在臺灣實現。」
行政Wendy:幫邱顯智選舉因「城隍爺掛保證」

家住苗栗頭份的Wendy,原本在開店賣雞排和飲料,也像許多人一樣,對於政治不感興趣,只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和生活。
「那時甚至不知道大埔就在我家附近,就連發生過張藥房被強拆也不曉得。」
324暴行衝擊,成「進化普羅大眾」
不過,反服貿運動期間發生的324行政院暴力驅離事件,讓Wendy的生活出現重大轉折。原本跟政治疏離的她,看到一幕幕民眾受警察攻擊受傷流血的驚人畫面,深受衝擊的內心突然警覺:「幹!臺灣怎麼變成這樣。」這促使她開始關心公共議題,並於後來加入島國前進擔任志工,成為自己口中的「第一次進化的普羅大眾。」
城隍爺允筊,下定助選決心
談起加入邱顯智競選團隊的過程,Wendy笑著說一開始是被島國前進的夥伴「推坑」,邀請她加入助選行列。
對於是否加入競選團隊,Wendy一開始其實存著猶豫。某次,島國前進到新竹城隍廟宣傳補正公投法,活動結束後她和朋友到廟裡拜拜,並擲筊向神明請示。Wendy帶著害羞的口氣談起這段過程:「因為城隍爺允筊,指示邱顯智是好人可以幫忙,而且想到他在大埔案中義務辯護,幫了自己的家鄉很多,才下定決心助選。」
候選人「非典型」,Wendy:邱顯智是個傻瓜
雖然力挺邱顯智,但這個遠遠超出「典型」範圍的候選人,讓身為主要幕僚的Wendy不禁直說:「這個天塌下來都還能笑的傻瓜,有時候真的會被氣死。」她接連爆出邱顯智的「內幕」,除了丟三落四的功力驚人,還曾在拜訪里長時不斷強調自己只選一屆,要把機會留給年輕人,讓隨行的幕僚冷汗直流。
不過,或許正是因為邱顯智和傳統政治人物差很大,讓Wendy更加認同時代力量的政治理念。雖然邱顯智落選,但她說不會因此減少對政治的關心,因為關注公共議題已成生活的一部分。
行程助理徐可名、蔡宗儒:政治還可以更好

(左:蔡宗儒,右:徐可名)
去年剛從東華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徐可名,以及從輔大社會系畢業後回到家鄉當上班族的蔡宗儒,兩人都是新竹在地青年,在競選團隊中是幫忙外出發文宣、陪同邱顯智跑行程的助理。有趣的是,他們本來就是高中同學,而徐可名是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蔡宗儒在邱顯智幫忙,才讓他對這個有點不太一樣的競選團隊有更多認識。
20歲助選經驗,看透政治虛偽
對徐可名來說,助選的工作並不陌生。大二那年,他被媽媽拉到某競選團隊幫忙,開始了陪同候選人四處拜票、灑文宣的助選初體驗。在選舉過程中,跟在候選人身旁看遍站台造勢、辯論、演講等政治活動,徐可名發現「很多政治人物講出來的話,感覺是故意讓民眾聽不懂,不然就是只會開空頭支票。那時我覺得政治好虛偽,對政治人物也相當失望。」
學運幹部變鄰居,認同理念決定相助
徐可名在花蓮攻讀研究所期間,剛好發生三一八學運,再次引起他對政治的關心。
「那時在新聞裡看到跟我年紀差不多的陳為廷、魏揚還有其他學運幹部出來說話,打破政客的謊言,覺得政治就該這樣講出真話才對。」
去年徐可名搬回新竹準備完成論文最後的修改階段,那時他發現隔壁常有年輕人出入,只知道似乎是在忙選舉。後來他偶然看到,這些新鄰居竟然是陳為廷和魏揚等幾個電視上常出現的學運幹部,讓他產生進一步了解的興趣,也因此加入競選團隊幫忙。
蔡宗儒:邱顯智的「德國經驗」讓我想助選
而對於蔡宗儒來說,剛開始是因為邱顯智的「故事」,讓他決定加入團隊助選。想起這個過程,蔡宗儒說:「有次邱顯智在時代力量辦的座談中講自己在德國求學的經歷,還有當地政治人物的表現和政治制度,讓我深深地感覺到他有心把臺灣帶往那個方向,當下就覺得幫他很OK。」
蔡宗儒基於理念支持邱顯智,也在選舉過程中,發現民眾心中也有同樣的渴望:「我們常在百貨公司前拜票和演講,原本以為不太會有人聽,但其實有不少民眾停下來,甚至耐心聽完後立刻過來表達支持。」
雖然邱顯智落選讓蔡宗儒覺得嘆息,但目前在待業中的他也必須重整自己的腳步,在求職或進修中做出選擇,迎向下一階段。
美編Yoyo:選戰讓我看見媒體現實

在這次選戰中,除了帶出有別於藍綠的政治理念,以視覺效果和網路經營為主的宣傳方式,也為傳統的選舉文化帶來衝擊,競選團隊的美編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畢業於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的Yoyo,就以她擅長的美術設計和攝影為邱顯智助選,也因此體驗了媒體的現實和正在發生的變化。
沒有三一八,連投票都沒動力
在加入競選團隊前,Yoyo和內部的許多夥伴一樣,都是島國前進的志工。不過Yoyo表示,是因為發生了三一八學運,才開始對政治和公共議題產生關心,「不然我本來是連投票都不會去的人。」
盼改變媒體亂象,讓政治變得易懂
這場選戰讓Yoyo發現,其實距離真正的改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她說:「三一八學運之後,我以為很多人都覺醒了,想說邱律師出來選舉,應該會有機會。但開票的結果讓我知道,社會的結構還是偏向保守。」
由於邱顯智遭到藍、綠候選人強勢夾攻,在媒體聲望上始終很難衝高,這也讓她看到了媒體的現實面:「有些主流媒體很可怕,很喜歡斷章取義引用別人的話。不過,到了選戰後期,有幾家香港獨立傳媒來採訪以後,我發現媒體也能有很不一樣的做法,加上選戰過程中看到很多圖表化的資訊幫助大家了解政治,我希望自己下階段能朝這個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