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台爭議下仍和臺灣簽訂漁業協議馬政府國安會副秘書長安倍晉三不是卸任後才友臺

發佈時間 2022/7/21 10:05:44
最後更新 2022/7/21 10:09:28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幸遇刺過世,有人認為安倍對臺灣的友好言行,都發生在他卸任後,但馬英九政府任內曾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的臺大政治系兼任教授楊永明表示,他不認為安倍只在卸任後才親臺,安倍在兩次首相任內都對臺友好,儘管有中日關係、一中原則、臺日「72體制」的限制,安倍晉三在個人層面、國會議員等角色跟臺灣的互動都很積極。楊永明舉例,安倍在任時,在釣魚臺爭議的背景下,日本政府還是與臺灣簽訂《臺日漁業協議》,就是靠安倍的決策與決心。

曾在馬英九政府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的臺大政治系兼任教授楊永明。攝影:何宇軒

曾在馬英九政府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的臺大政治系兼任教授楊永明。攝影:何宇軒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8日舉辦「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經情勢發展座談會」,邀請楊永明及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楊雯婷,討論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過世後,日本政治可能的走向。

楊永明表示,以日本目前的政治環境看來,安倍過世後日本政治上可能會更加保守化。在現在美中競爭對抗、日本經濟不景氣、安全持續受到挑戰的背景下,除非這 3 年發生重大變化,不然日本的保守化會持續。

而日本政治若更加保守化,會造成日本「軍事大國化」,這會表現在軍事預算增加、自衛隊裝備強化與和美國軍事合作更密切上。日本目前的國防預算約為 GDP 的 1%,而大部分北約國家都已經達到 2%。若日本的國防預算也從GDP的 1%變成 2%,就會變成第三大軍事預算國。

若日本軍事大國化,是否對臺灣面對中國威脅時的安全有幫助?楊永明強調,日本本身軍事發展、軍事預算提升,都是在中美對抗的背景之下。日本其實是在分攤美國全球各區域軍事的負擔,但關鍵戰略還是在由美國做決策。楊永明直言,即便說「臺灣有事、日本有事」,但從日本的角度,能做的其實不多;即便日本提升了軍事預算,也要放在更大的美中軍事發展對抗的脈絡下來看。

而日本今後的改變,還有可能走向「正常國家化」。楊永明認為,日本要成為正常國家,重要的是,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以及將來可能成為第三大軍事預算國,它的角色地位如何要自我認定;然而,在政治更加保守化的情況下,所謂正常國家化,可能最後就只是傳統右派認為的修憲、改教科書,但這些不一定有利於真正的正常國家化。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楊雯婷。攝影:何宇軒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楊雯婷。攝影:何宇軒

楊雯婷則指出,安倍是個很特別的日本首相,因為歷屆幾乎沒有首相可以從日本角度出發、提供特別的戰略佈局、戰略思想,還能把理念帶給其他國家、說服他們共同實施這個戰略。例如「四方安全對話」、「印太戰略」都是日本先提出來,美國才接受。她也說明,四方安全對話早在 2007 年就提出,但可能因為還沒有意識到中國崛起,當時印度與澳洲都沒什麼興趣。

她認為,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比較重視經濟政策,與中國的關係可能會走向「政治冷、經濟熱」,但畢竟目前的印太戰略安全框架已很難改變。但安倍不幸遇刺過世後,雖然不至於動搖整個印太戰略,但印太戰略仍有放緩的可能。

而安倍過世對日本防衛政策的影響在於,岸田與安倍的戰略角度很不一樣,例如今年5月時岸田政府提出「骨太方針」草案,提到日本要強化防衛力,但沒有設定時間,這讓安倍感到不滿意,認為要把年份寫進去,不然可能要拖個好幾年,最後是岸田退讓,寫明5年內要強化完成。從這點可以看到,原本岸田認為經濟政策比較重要,而防衛政策可以緩一點。

楊雯婷認為,岸田對印太戰略的態度應該不會改變,畢竟印太戰略是與其他國家合作,不太可能說變就變,一方面也有美國壓力,「總不能當初說服美國參加,自已又不玩了」;更何況印太戰略對日本國家利益有利,日本不可能無視中國在沖繩區域進行的軍事活動,而需要印太戰略來遏止中國的舉動。

楊雯婷也認為,印太戰略佈局對美國來說應該也不會動搖,但有微調的可能,畢竟最近變數很多;包括澳洲工黨勝選,讓之前積極配合印太戰略的總理莫里森下台,而英國首相強森最近也下台,接著是安倍被刺殺。在這些主要盟友的國內政治發生變化的狀況下,美國必須要與他們討論新政府的對中國與安全政策是否改變、是否會持續支持印太戰略,以及會派誰來談判、對接等,這些都必須調整。

而在對臺灣的影響方面,楊雯婷說,最明顯的就是失去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盟友,因為安倍這幾年很支持臺灣,他退任後也呼籲要重視臺灣的戰略價值,私底下也會去說服其他領導人重視臺灣的重要性,這讓臺灣直接吸引了很多目光。不過,若整體印太戰略方向沒改變,臺灣可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仍要仔細看這些國家內部政策,是否有改變微調,或對中政策是否不同。例如岸田的態度,會比較重視經濟,勝過安全保證,這可能會導致對中政策鬆綁,尤其今年是中日建交50週年,這些可能的改變,都要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