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高階將領接連落馬 對習近平入侵台灣計劃有什麼影響

發佈時間2025/11/7 08:43:33
最後更新2025/11/7 10:33:53

【沃草】記者何宇軒報導

2022 年 8 月,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時,中共發動圍臺軍演,當時策畫軍演的東部戰區司令、負責臺海主攻部隊的何衛東,因此一役成名,之後還晉升為中共中央軍委新任副主席,僅次於主席習近平。

然而,近來中共軍方、外交高層經歷連番人事震盪,當初被提拔的「裴洛西訪臺軍演推手」何衛東,也一度消失在大眾視野,直到上(10)月17日、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前三天,中國國防部突然公布 9 名高階將領被開除黨籍與軍籍,引起外界震撼。

在除籍名單上的,除了何衛東,還包括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何宏軍,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常務副主任王秀斌,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陸軍政委秦樹桐、海軍政委袁華智、火箭軍司令員王厚斌、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等人。

在之後的四中全會上,中共更開除了 11 名中央委員(其中8人是軍系)和4名候補委員的黨籍,人數創新高。而後續遞補的中央委員,竟然都不是軍人,這意味著,解放軍的人事震盪恐怕還沒結束。這讓原本應該聚焦在經濟規劃議題的四中全會,反而是因為中共軍方人事議題受到關注。

對於中共人事風波,引起外界不同解讀,更因為其中如何衛東等人,都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一手提拔,因此也引發,習近平的權力是否受到挑戰的討論。由於解放軍是臺灣國安的最重大威脅,對於這樣的人事震盪與可能的權力變動,對臺灣又會有哪些影響?

何衛東 2022 年策劃圍臺軍演後升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卻在今年 10 月被開除黨籍、軍籍。(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社, CC BY 3.0, 下載於維基百科)

解放軍有結構性問題 繼任者恐是下個何衛東

對於習近平的權力會不會被挑戰等問題,國際關係學者、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兼通識中心副主任張國城在國策研究院主辦的「中共20屆四中全會與十五五規劃」座談會中表示,這基本上都取決於軍隊如何選邊。這麼多年來,習近平不斷地在整軍、拔將,其實都反映了這方面的問題始終存在,而且相當嚴重。

張國城分析,在任何國家,特別是極權國家,軍隊高階將領垮臺,大概有幾個原因,包括:打敗仗、貪腐、叛逃、洩密、政變、內鬥等等。

那現在解放軍的高階將領有這麼多人落馬,在上述提到的因素裡,除了打敗仗不太適用之外,恐怕是綜合性的因素——可能有人是因為這個因素、有人是因為那個因素落馬,所以這都代表了,解放軍這幾年可能在結構上,有非常嚴重的問題。

假如垮臺的 9 名高階將領,都是因為貪腐,那就代表了解放軍中的整個政風反腐機制,根本形同虛設;但如果不是因為貪腐,那問題就更嚴重了,因為可能就是其他那些像叛逃、洩密、政變等原因。又因為解放軍結構沒有大幅度的變化,因此不管後續誰上來接任,恐怕都非常容易步上前任的後塵,都有可能是下一個何衛東。

張國城判斷,目前解放軍中的狀況,很可能就是阻止習近平武力犯臺的最大因素。(攝影/何宇軒)

張國城:高階將領像走馬燈對解放軍有巨大影響,可能阻止習近平武力犯台

至於這些變動的影響,張國城認為,這對於中共先進武器裝備的研發、高科技的運用方面,影響相對最小,因為中國軍工體系非常龐大,既有的研發不會受影響。

但是對於戰備整備、演訓實施方面,如果這些高階將領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去去,那一定會形成很大的影響,會無法進行有效的指揮。任何國家的軍隊都會碰到的問題是,在高階將領更換的過程中,部隊一定是等待將領就定位、熟悉狀況,才能進行後續行動。

張國城直言,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判斷目前解放軍中的狀況,很可能就是阻止習近平武力犯臺的最大因素。他認為,就現有實力的對比、國際形勢等方面看來,習近平對於中共統戰系統、對於臺灣的敘事戰,是非常有信心的。所以在這些情況下,可以說是存在「外部樂觀、內部矛盾」的情況。雖然中共認為天時、地利可能都對他們都有利,但欠缺人和,因為軍隊裡狀況很多。

張國城進一步認為,在中國軍中不穩的情況下,又調動部隊打臺灣、用先進武器瞄準臺灣,搞不好軍隊自己會先包圍中南海;又或是用導彈瞄準臺灣,若火箭軍有狀況,要轉而打中南海,也是輕而易舉,所以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火箭軍被整肅得特別厲害。未來中共內部的政治變化、動盪,軍隊都會是非常關鍵的力量,它自己也是動盪的核心。

董立文認為,解放軍人事震盪事件可以見到,中共發生了非常罕見的「黨軍分裂」現象。(攝影/何宇軒)

董立文:軍方罕見「槍指揮黨」自行宣布將領除籍,習近平恐已無法指揮軍隊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則認為,從這些事件可以見到,中共發生了非常罕見的「黨軍分裂」現象。他說, 10 月 17 日中國國防部的那個公告,是一個具有重大政治意涵的動作,中國解放軍已經擺出了「槍指揮黨」的架勢。

董立文進一步分析,公告中對那 9 名高階將領指控的罪名是「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涉嫌嚴重職務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性質極為嚴重,影響極其惡劣」這是最嚴重的定性,要表達中共中央軍委跟習近平劃清界限;內文又兩度批判何衛東等人,都是在表達習近平已經不能再領軍了。

董立文對比過去相關做法的差異時表示,上一次被開除黨籍的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當時的公告是在習近平主持的政治局會議決定後,再由官媒新華社發布,這次卻是由中國國防部自己把訊息丟出來。因此,董立文認為,這次中共黨、軍公然的分裂,標誌著習近平的失勢,或是說後習時代已確實來臨。

王信賢提醒,從中共權力結構看來,習近平與其他人並不是在同一水平。(攝影/何宇軒)

王信賢:習近平是中共各系統權力的平衡者,人事震盪不等於失勢

但對於這次解放軍事件是否意味著習近平失勢,也有學者持保留看法。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信賢在該中心主辦的「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與『紀念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座談會」中表示,中共運作到現在,它的權力是系統性的。

王信賢進一步說明,外界常認為,習近平跟其他中共高層是同一個水平,但事實上,習近平是個超乎所有人的平衡者。王信賢舉例,在政治局常委裡,有時候會看到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的權力多一點、有時候是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權力多一點,原因是習近平看到蔡奇權力大,他會給李強多一點權力;若李強權力大,他就給蔡奇的權力多一點,再加上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讓底下這三人形成三角之間的關係。同樣的在軍委的情況也是一樣,習近平的做法是平衡所有系統裡內部的權力。

此外,這次人事變動,還是留下一些空缺沒有補滿,例如中央軍委在何衛東、苗華,以及去年已被開除的國防部長李尚福接連落馬後,原本7人編制的中央軍委只剩下4人。王信賢分析,在二十一大之前出現這些空缺,就是讓大家覺得「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帝王術。大家必須要了解,當習近平執政到這個階段,當他權力定於一尊時,他要怎麼去維持、鞏固他的權力,以及進行平衡。

註解

  1. 完整名稱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包括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五五」)的建議等,原本應該是聚焦於經濟方面的議程。
  1.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權力機關,人數約200多人,其中24人(包含出事前的何衛東)為中央政治局委員,而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的7人,則是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就是中共權力核心最高的7人。
  1. 指中共中央。
  1. 中國解放軍自2023年以來,內部就經歷了劇烈的政治動盪,其中被列為「重災區」的火箭軍,多位歷任正副司令員及高級將領遭查辦。2023年10月被正式免去職務的國防部長李尚福,其案情也被認為與火箭軍貪腐案有關。
  1.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預定 2027 年舉辦。若習近平繼續連任,他將會在二十一大展開第四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