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轉任的文化部長鄭麗君今(23)日首次到立法院備詢,由於上週五總統就職典禮表演中出現歧視原住民的旁白,多位原民立委也就此質詢鄭麗君,表示自己是外省第二代的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也指出,典禮當天用來形容原住民而挨批的「草莽粗獷」一詞,讓他想到中國近代史上也曾經將英國以未開化蠻夷「英狤猁」稱之,這種用詞流露的是以「上國心態」來面對非我族類的傲慢。
鍾佳濱表示,華文,或者說是中文的一個用詞都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像是小英的就職演說提到「先來後到」,就有原住民的朋友跟他討論誰是「先來」?誰是「後到」?先來的是所謂的臺灣人還是原住民?後到的是外省人還是漢人?現在越來越多的新住民跟新住民二代又屬於何者?
鍾佳濱說自己是學歷史的,就職典禮那天出現的「草莽粗獷」,讓他想到「英狤猁」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中出現的用詞。他指出,在大中國的傳統思想裡面,只要加犬字旁都是形容沒有開化的蠻夷。他也問鄭麗君覺得原住民聽到「草莽粗獷」這個詞會怎樣想?鄭麗君表示,一定會感到不受尊重,當天的表演旁白確實不妥。鍾佳濱和鄭麗君詢答時兩人也說到,原住民運動剛開始時他們都是學生也一起參與,還一起到草山上去抗議過。
鍾佳濱表示,藝術創作的言論自由是不可以被剝奪也不能事先審查的,但是以公部門編預算展出的公共藝術作品或是演出,就是政府在跟社會大眾對話。過去有很多藝術家的創作和當地脈絡產生衝突的案例,後來都是政府文化部門必須出來協調,最後常常不是得罪藝術家就是得罪社區的公民團體和居民,這是未來鄭麗君也必須面對的問題。
民進進黨立委、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黃國書質詢時則先開玩笑說,本週輪值的召委、中國國民黨立委陳學聖「非常有效率」,520後馬上就排鄭部長報告,陳學聖也在主席台上幽默回應說「我還想連排鄭部長報告三天呢」。
黃國書繼續輕鬆的說,早排也沒關係,「醜媳婦總要見公婆,何況我們鄭部長是好媳婦」,他表示他本來還擔心「犀利的立委」跟「優秀的部長」角色會不會有衝突,但看鄭麗君今天的表現泰然自若、胸有成竹,且沒有過去的尖銳,「今天顯然可愛多了」,「和顏悅色、侃侃而談」,「一百個陳學聖也不用怕」。
輕鬆的開場與褒揚後,黃國書接著就問鄭麗君棘手的轉型正義與中正紀念堂問題。他指出,鄭麗君在當立委的時候對轉型正義問題著墨非常多,現在當了部長之後可以做什麼?他舉例國家人權博物館已經籌備好幾年了,鄭麗君在任內是否能讓博物館順利開張?鄭回答「會積極努力」。
黃國書也問文化部轄下的中正紀念堂是轉型正義的焦點之一,鄭麗君要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鄭麗君表示,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有多元文化的歷史記憶,文化部要做一個平台收集意見再來決定,她認為這問題「由下而上」來做,會比「由上而下」好。
黃國書接著質問,中正紀念堂現在是國定古蹟,有人想把它拆除,可行嗎?鄭麗君先是回答「文化部會顧及多元族群的感受,研擬妥適的方式」,但黃國書顯然認為不夠具體,又再接著問一次「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有拆除的選項嗎?」,鄭麗君才具體回答「目前沒有」。
黃國書指出,中正紀念堂裡頭有全世界最大的蔣介石銅像,但也有非常多展覽的空間,不輸給國立臺灣美術館,也有人說可以把它改成故宮的分館。文化部應該舉辦公聽會廣納建議,不可以讓它這樣繼續下去,每年二二八都被噴漆,要好好思考這個戒嚴時期留下來的威權象徵要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