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20 年前的 911 事件,讓美國在中東開啟反恐戰爭,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20 年後美國撤軍阿富汗,對臺灣的處境會有什麼影響?真的會如許多散播「疑美論」人說的,臺灣未來也會像阿富汗一樣被美國拋棄嗎?「美國臺灣觀測站」共同編輯、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這種說法忽略了美國要把戰略重心從中東轉移到印太的大方向。美國撤軍阿富汗對中國是「短多長空」,「短多」指的是中國可以炒作「疑美論」,批評美國能力不足、放棄盟友;但長期來看,中國必須擔心 ISIS-K 等極端組織的發展,影響到新疆地區。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在上週六 911 事件 20 週年當天舉辦「東亞新變局——美國自阿富汗撤軍後的亞太情勢」國安與兩岸情勢座談會,邀請陳方隅、臺灣駐美代表處前政治組組長趙怡翔以及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分別從學界、外交實務、地方觀點的角度,來談美中競爭與臺美關係。
陳方隅表示,911 事件從 2001 年至今滿 20 年,它改變了全世界的國際政治狀況,讓美國國家利益重心,轉移到中東,開啟反恐戰爭,中國也是在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當時世界上的氛圍是,要讓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國際行為者、美國與中國要攜手打造美好的自由貿易世界,至於世界最大的威脅則是蓋達等恐怖組織,美國要傾全力加以掃蕩、投入阿富汗戰爭。過了 20 年,美國的戰略重心轉移回印太地區,對中國的看法也出現根本性的轉變。
現在美國已經正式定調,2~30 年前那套國際戰略已經不適用了,不再跟以前一樣認為只要跟中國交往,中國就會自然而然自由化、民主化,大家公認這一套戰略已經失敗了。陳方隅分析,他認為會有這些根本性變化,主要有 2 個原因,一來是「能源來源轉變」,在美國發現頁岩油之後,讓美國在石油方面不再依賴中東地區。二來是中國在全世界搞戰狼外交,挑戰美國霸權地位。這 2 個重要的結構性因素,造成美國戰略重心轉變。
對於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陳方隅認為,重要的觀察方向,可以從美國內部政治著手。有人說美國拋棄盟友,這種說法忽略了,美國外交政策是受到不同部門之間彼此的激盪形成的。
這些不同部門包括白宮、國務院、國防部、國會,還有政策圈、智庫,以及商界的態度也非常重要。這些不同部門大多一致認為應該從阿富汗撤軍,但批評的是撤軍的方法。也就是認為撤軍大方向是對的,但過程沒注意到阿富汗局勢、低估塔利班的能耐。而在撤軍的大方向背後,也意味著美國要把戰略重心從中東轉移到印太地區。
而在美國撤軍對中國影響方面,陳方隅認為,這對中國來說,不確定性也很高。因為以前有美國駐軍壓制了阿富汗的恐怖份子,但現在很多不受控制的恐怖份子如引爆機場的 ISIS-K,也讓中國有所顧慮。陳方隅進一步認為,這對中國影響是「短多長空」,短多指的是中國可以炒作「疑美論」,批評美國能力不足、放棄盟友;但長期來看,中國會擔心這區域的事態發展,影響到新疆地區。
對於美國撤軍給臺灣的啟示,陳方隅認為,阿富汗政府沒有抵抗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後勤與作戰體系沒建立,而阿富汗之所以 20 年來都沒有建立自己的作戰體系,是因為美國把協助阿富汗的工作交給承包商,承包商在執行上有問題而導致,所以臺灣必須討論我們的作戰系統是否能因應衝突。
趙怡翔則表示,有人認為在美中競爭下,美國會把臺灣視為談判籌碼,覺得臺灣有一天會被犧牲掉。但根據他在華府的經驗,他認為這不是事實。從客觀具體事跡來分析,臺美關係進步的關鍵,是雙方對於彼此的價值與利益越來越清楚,認為有合作空間。
趙怡翔說,這次美國撤軍,讓部分輿論認為美國可能也會放棄臺灣這個盟友,而有「今日阿富汗,明日臺灣」的說法,但他認為,如果知道臺美關係今天為何有這樣的進程,就不會做這種比喻。臺美關係的進程是因為有彼此同樣的價值和利益;至於阿富汗與美國相同的價值有限,所以狀況不太一樣。
趙怡翔進一步說明,「價值」向來是美國政策的核心,這些發展強化了臺美合作基礎,使美方願意跳脫過去低調的方式,處理與思考與臺灣的關係。有人會問這樣的趨勢有持續性嗎?趙怡翔認為,只要符合雙方利益及價值的發展,未來什麼發展都是有可能的。
此外,根據他觀察美國的狀況,大家當初早已預想到,中國官媒一定會利用撤軍的新聞事件,來宣傳美國不可靠的說法,但大家驚訝的是,臺灣竟然有政治人物採用中國這種論述,在臺灣社會內部做宣傳,而這是會造成美國政策圈反彈的。
趙怡翔也舉出美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 The Chicago Council of Global Affairs )的民調表示,高達 60% 的美國民眾把臺灣視為夥伴、盟友,覺得中國是競爭對手,對臺灣的負面印象則少於 6%。他總結,臺美關係走向越來越緊密與友善,在美國擁有濃厚民意基礎,不管是哪個政黨上台,政府都會持續發展雙方關係的動能,這也符合美國民意趨勢。
李問則提到,有人認為美國跟臺灣的《臺灣關係法》不適用金門馬祖,這是錯誤觀念,因為在《臺灣關係法》第15條,雖然沒有正面表列所有島嶼,例如小琉球或蘭嶼,但是除了正面表列臺灣、澎湖,也提到《臺灣關係法》適用對象是「臺灣治理當局」以及它的所有政治分支機構。
李問說明,美國對於「臺灣治理當局」的認知,指的是 1979 年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政府的這個政府,所以《臺灣關係法》適用於「臺灣治理當局」實質統治地區,不會刻意排除金門馬祖。此外,《臺灣關係法》不是防禦協約,它也不是用領土的概念來進行思考,而是美國與臺灣政府進行規範與互動的法律,以及界定美國政府與臺灣人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