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來源:
中秋連假莫蘭蒂颱風重創南台灣,位於左營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也受災慘重,據傳損害高達兩千萬元。而在國訓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後,其運作經費多由體育署或運動發展基金補助,經《沃草》獨家蒐集資料發現,光是 2015 年下半年國訓中心就獲得超過 6 億元的經費補助,但預算如何使用卻不受立法院監督,形同黑機關。《沃草》檢視資料發現,其中甚至還出現花費36萬元添購「電腦點歌機及視聽設備」的離譜支出,平常都是誰在使用讓人好奇。
過去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訓中心)是由教育部體育署管理,相關預算都需經過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審查;在 2015 年 1 月 1 日改制為行政法人後,其預算雖然仍是由教育部或是政府的運動發展基金所補助,但卻不再直接受到立法院監督,雖能有較自由的人事聘用制度,但恐也讓國訓中心成了不透明、不易課責的「黑機關」。
而依據國訓中心 2015 年預算書,其年度支出約為四億三千多萬,而 2016 年已成長至九億五千多萬,支出幅度成長超過百分之百。而如果相關預算皆是用於培訓選手、提升台灣運動競爭力,那麼預算的成長尚可理解,但經過《沃草》獨家整理體育署補助資料發現,光是 2015 下半年體育署就補助了國訓中心 6 億多元,遠遠超過預算書所編列金額,更有一筆補助項目是「購置電腦點歌機及視聽設備」,花費三十六萬購置機器唱卡拉OK,令人不解有多少選手會用得上。
國訓中心花費三十六萬購置機器唱卡拉OK,令人不解有多少選手會用得上。
最終,依據國訓中心決算書資料, 104 年最終花了八億四千多萬,比預算書編列的四億三千多萬多了將近一倍!
另一方面,理應作為運動人員後盾的國訓中心,卻時常傳出對選手苛刻的負面消息。今年五月時遭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踢爆,後,隔日體育署即替國訓中心發新聞稿澄清,表示每月除了 6000 元零用金和 3500 元交通費外,還有「價值相當」 16500 元的免費食宿,此澄清稿反倒替國訓中心證明了「選手每月僅有 9500 元」的事實。而有多次奪牌紀錄的舉重選手許淑淨,依據 2015 年底國訓中心資料,每月也只能獲得最高 30500 元的補助,一年剛好買一組「電腦點歌機及視聽設備」,相當諷刺。

體育署新聞稿凡倒證實了選手每月僅有 9500 元的事實。

里約奧運會獲得金牌的許淑淨選手每月最高也只有 30500 補助,一年剛好買一組「電腦點歌機及視聽設備」。
位於左營的國訓中心在中秋連假莫蘭蒂颱風後,又傳出財損兩千萬,據看過現場人士表示,許多災損恐為「偷工減料」或「設計不當」所造成,應該全面檢視。這風災也讓「修整」了 15 年的國訓中心整建計畫,完工日期恐又是遙遙無期。而有錢買卡拉OK機、沒錢養國手的國訓中心,何時才能成為替運動選手服務的完備場域,端看當權者是否能夠整頓人事,和各單項體育協會一起進行體育界的「轉型正義」,方有機會徹底改革。
參考資料:國訓中心 2016 年預算書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1期院會紀錄(p.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