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台北市疫情記者會繼續淪為柯文哲政論秀好心肝事件只會一再發生

發佈時間 2021/6/10 05:09:42
最後更新 2021/6/29 07:05:19

【沃草特約作者海東青特稿】柯文哲恩師許金川主持的「好心肝診所」被爆出為一般民眾施打 COVID-19 疫苗。市府先是由衛生局長先對外表示沒有診所向一般民眾施打 COVID-19 疫苗情事,隨後副市長黃珊珊卻打臉局長,表示確有此事。昨(9)日下午的記者會,除了再次上演這種「無事柯文哲,有事黃珊珊」的老套戲碼之外,更將這個嚴重的錯誤推託給一個薦任八職等的股長。

今(10)日早上11點臨時召開不給記者現場提問的「發布會」,更變成柯市長砲打中央的政論秀。拿起 4 月 21 日指快過期的疫苗可以分給非合約診所加速施打的公文,當作把沒有過期疑慮疫苗發給各診所的依據。完全忘了自己作為臺北市防疫指揮官,曾經下令過所有疫苗市府控管。柯市府顯然自知理虧,不給記者提問,且只無恥可言。

姑且不論疫苗政策在五月疫情後已經更改。市府所示公文,明確指出為合約醫療院所認為疫苗將過期而無法打完,可請衛生局協助轉給非合約醫療院所。此次衛生局將沒有過期疑慮之疫苗直接發出,顯然與公文內容不符。柯文哲卻公然指鹿為馬。

姑且不論疫苗政策在五月疫情後已經更改。市府所示公文,明確指出為合約醫療院所認為疫苗將過期而無法打完,可請衛生局協助轉給非合約醫療院所。此次衛生局將沒有過期疑慮之疫苗直接發出,顯然與公文內容不符。柯文哲卻公然指鹿為馬。

臺北市衛生局早已經被榨乾的基層,若是當場看到直播,恐怕只會感到一股心寒:這個市長不只拿記者會當作政治鬥爭工具,如今更直接將基層作為政治替死鬼。

自三級警戒以來,疫苗成為防疫的重要物資,各地都需造冊施打。非專責醫院的施打對象們,常見的抱怨是一再造冊,重複登記,同時卻也總是有人打不到。衛生局承受各方壓力,又是安排施打的主責單位,對於疫苗需要造冊施打這個鐵律,絕對不陌生。市府卻說好心肝診所一通電話,一個股長就可決定送出 100 瓶疫苗。這種說法的瞎掰程度,堪比星野源之外的男人說新垣結衣是他老婆。

同樣扯的事情是,深夜十點鐘診所大規模排隊,被《自由時報》報導為施打 COVID-19 疫苗後, PTT 不久就有柯粉網軍帶風向,表示是在搶打「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還有即時新聞媒體協助炒作。對於這種說法,前立委、醫師林靜儀批評「你當我第一天出社會? 」

從副市長比衛生局長黃世傑清楚狀況;上午發言在狀況外黃世傑雖然出席下午記者會,但有關衛生局各項工作,卻由副局長說明來看。柯市府選擇用一個基層股長甩鍋斷尾,明顯案情並不單純。

但是,這個不單純的案情,卻沒有辦法在臺北市的疫情記者會中,得到澄清。

原因很簡單:臺北市的記者會並不允許記者現場自由提問。

從去年開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都是開放媒體自由提問。當指揮中心開始以防疫為由,想要固定席次、梅花座、限制媒體進場人數時,還曾經引起部份媒體從業者的抗議,認為是在變相限縮言論自由。但實施迄今,指揮中心雖然在一些問題上避而不答或實問虛答,但在點媒體提問時,卻很難說有選擇立場光譜。

但是,同樣是以防疫為由,臺北市卻禁止媒體現場提問,而是由媒事組先收集好媒體的問題,再由發言人代為「提問」。這措舉從一開始,就被記者質疑篩選題目,許多有關臺北市防疫的問題,從來不在記者會上出現,而政治性議題卻一再被提及,給予柯文哲砲打中央、進行政治操作的空間。

日前更流傳出一張市政線記者們在市府媒體群組質疑市府篩選問題,集體炸鍋的截圖。從那天之後,發言人代提問時,開始會宣讀是那一家媒體提問,但是提問順序,顯然仍是由發言團隊進行安排。

日前網路流出的市府群組炸鍋截圖。圖:作者提供

日前網路流出的市府群組炸鍋截圖。圖:作者提供

這個模式,讓市府得以掌握記者會的攻防節奏,卻使得記者幾乎無法在現場對市府的說法進行即時的質疑,市民當然也就無法獲得進一步的消息。例如,有多少診所有類似狀況?衛生局為什麼在第一時間否認。此外,疫情方面,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前 (8) 日傳出醫護確診的問題,在昨 (9) 日的記者會中也完全沒有被提及。而長期以來,臺北市基層疫調匡列失能的問題,也很少被提到記者會上。

臺北市的記者會,不只技術性地控制了記者的提問,更技術性地模糊了疫情的狀況。市府公佈的圖卡,看似酷炫,但卻欠缺基本的數據可讀性,沒有辦法直觀地說明疫情的趨勢。例如,臺北市的疫情統計,在疫情變化的呈現上,選擇遠不如發病日折線圖直觀的每週發病數表。

此外,柯文哲持續主張以快篩陽性率作為社區疫情判斷的標準。但是實際上,快篩是針對不特定的特定對象:有萬華活動史、有症狀的民眾來進行。這使得快篩趨勢根本難以預估,不只沒有出現過柯文哲預測的波動,在前來篩檢的民眾減少之後,仍然維持相當的陽性率,市府還得新增加陽性數來作為輔助說明。但無論如何,這兩種數據都沒有比較清楚地提供疫情發展的資訊。

過度著重萬華疫情的呈現,也掩蓋了其他行政區持續緩慢增長,從發病日統計來看,在信義、文山兩區都曾經出現規模較大的感染狀況。但市府記者會中,只提及過文山的增長,表示要在文山啟動巡迴篩檢車。但實際上本週機動快篩隊成立之後,迄今仍未說明是否到文山執行過快篩,狀況如何。

自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抓取資料製成的臺北市病例發病日統計,可以看到在五月下旬,信義、文山兩區都曾經出現感染高峰。抓取時間 6/9 ,越靠近抓取時間的發病數,越可能隨著往後新確診病例的出現而增長,因此近期狀況僅供參考。

自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抓取資料製成的臺北市病例發病日統計,可以看到在五月下旬,信義、文山兩區都曾經出現感染高峰。抓取時間 6/9 ,越靠近抓取時間的發病數,越可能隨著往後新確診病例的出現而增長,因此近期狀況僅供參考。

臺北市不直接公佈各行政區的總數,卻製作了確診者居住地的斑點圖。但是,病毒是透過飛沫、氣凝膠而傳染,而不是透過地理空間的遠近來傳染。因此,重要的風險是「群聚」,而非居住地的分佈。事實上,臺北市與中央的數據都顯示,家戶內傳染是近期大宗。再者,確診者會移往醫院、集中檢疫所,早已不在社區之中。這都顯示,無法以確診者居住地的密集度來來判定特定區塊的染疫風險。從市府記者會也可以看出,最後的決策仍要仰賴盛行率的判斷,而非地圖上密集與否。

無論是每週發病數統計表、或是居住地的斑點圖,乃至快篩站的陽性率。這些圖表都有一個共通點。它們具有大量的資訊,但卻對民眾透過記者會了解疫情發展一點幫助也沒有,是典型的資訊過載無效圖表,再加上臺北市的統計數據,持續落後於中央公佈的數據—選擇在中央記者會後進行的市府記者會,其實公佈的是統計到昨日為止的數據,而非如新北公佈最新的數據。

市府記者會的時間,明顯是出於政治考量:在中央之後進行記者會,能對中央的說法進行回應,主動對中央進行批評,而中央無論是晚間以新聞稿回應,或是隔日再做回應,效果都會明顯較差。

柯市府技術性地控制媒體發問、選擇時間、操縱數據呈現,這使得收看臺北市疫情記者會的朋友,實際上對臺北市的疫情掌握會相當低落。他們不會知道萬華區 24 日實際上就突破了 1,000 例(在市府的統計中,直到 28 日萬華才突破 1000 例,而且民眾要自己加總才會知道)。他們也不會知道,臺北市的疫調、匡列、隔離工作並不確實,許多民眾已經到了應隔離時間的一半以上,甚至到了解隔時間,仍然沒有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

他們不會知道,在柯市長拿記者會當政治秀場,無視國際疫苗缺貨的現實而持續操作民粹的同時,基層的衛生局、醫事系統早已經被榨乾癱瘓。從警政到醫護,各地都傳出哀號。衛生局更是處於近乎癱瘓狀態已久。求助無門的民眾,只能不斷地向選區民代求助。而近乎癱瘓的衛生單位也只能就民代求助的個案「優先處理」。實際在第一線了解狀況的地方民代心疼基層辛勞,不願對市府多做批評,但迄今,我們卻看不到市府從技術面或是人力面,對基層的困境進行改善。

這些,都不是只透過臉書看到市府公關照片以及公關團隊剪輯的影片的市民可以從記者會中知道的。因為,台北市疫情記者會的主要目的,是做疫情對柯文哲政治生涯的政治傷害控管,甚至搭起舞台,讓柯文哲累積個人聲望之用,而不是做疫情最新資訊跟政策的傳達。它是政治公關的典範,卻是疫情資訊透明與課責的災難。這種政治公關處理,掩蓋的正是實際上市府的癱瘓無能。只要我們不把這個柯文哲的政論秀場拆掉,讓記者能夠真正的、即時的提問,好心肝事件只會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