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
2024大選結果出爐,台灣民眾黨在中國國民黨、民進黨皆不過半的情況下,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也因此民眾黨立委未來與其他兩大黨是否合作,成為矚目焦點,而檢驗「藍白合」(指民眾黨與國民黨合作)或「綠白合」(指民眾黨與民進黨合作)的首戰,預計是兩個禮拜後2月1日的立法院長選舉。台灣民眾黨新科立委今(15)日召開記者會,仍未表態是否支持藍、綠陣營可能推出的立法院長人選。資深媒體人楊憲宏認為,民眾黨就算不直接投票給中國國民黨的立法院長人選(預計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韓國瑜),不投票或自己推出候選人,一樣能實質達到「藍白合」幫助國民黨的效果,又能讓中國國民黨單獨承受未來國民黨、韓國瑜可能犯的錯誤,讓民眾黨「得到吸血的機會」。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昨(14)日舉辦「第十一屆國會選舉觀察座談-新國會的下一步」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與談。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表示,新選出的總統賴清德拿到4成得票率,是所謂的少數總統,他所屬的民進黨在立法院又不是第一大黨,在這雙重少數的情況下,將來若要在立法院沒有過半數支持下組成少數政府,他對這樣的運作會覺得有疑慮,因為在現在的憲政體制下,如果將來藍白陣營在立法院合作、組成過半數的多數聯盟,民進黨政府基本上會寸步難行,因為憲法有所謂的「覆議」制度,這會讓立法院過半數通過的法案、預算案,行政院必須被迫要執行,可以說綠營的少數政府,事實上完全沒有自主性:它想通過的法案過不了,而藍白陣營通過的法案,必須被迫執行、也不能加以否決。他呼籲未來民進黨執政時,應該盡可能與民眾黨組成執政聯盟,這種運作相較之下,會比較可行。
但民眾黨與藍綠陣營合作的可能性又是如何?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蕭怡靖認為,在他看來,也許民眾黨不會想和任何政黨合作,因為在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雖然在第一輪投票,採絕對多數,但在第二輪就採相對多數,這意味著民眾黨不一定要與綠營合作、也不一定要跟藍營合作。因為過去的例子可能會讓民眾黨認為,如果與任何政黨合作、讓選民產生既定的印象,未來可能就容易被併吞。
楊憲宏則認為,畢竟現在中國國民黨的席次已經高過民進黨,所以即便民眾黨最後在院長選舉都投給自己的人選,其實也是在幫助國民黨、透過這種方式來達到「藍白合」。這樣一來,未來若是由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第一名的韓國瑜擔任立法院長,國民黨所犯的錯誤,也全都是國民黨自己要扛,而民眾黨「做為一個吸血的政黨,它就得到很多吸血的機會,這是我對民眾黨的了解」。
楊憲宏進一步分析民眾黨8席不分區立委未來的動向時表示,這些立委的立場、想法統統不一樣,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將無法控制這些人,當他要說與綠營合作,一定有一堆人反對;若說要與藍營合作,一樣也是會被反對。楊憲宏模仿柯文哲的語氣表示,他最後就會說「好啦好啦」然後就都不合作。藍、白的理念不同,在當初討論是否共推總統人選的過程中就已經看得出來,更不用說綠營與白營之間的理念也不同,「理念不同怎麼談聯合政府?」
對於柯文哲是否有能力控制黨籍立委的問題,臺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認為,柯文哲可能控制不住這些立委,就算他控制得住,也不會想控制,因為柯文哲的偶像是毛澤東,而毛澤東說過「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如果柯文哲配合兩黨運作得很好,這會顯得賴清德做得不錯,柯文哲就失去下次選總統的機會,所以要讓國會與政府癱瘓,形勢才會大好。那他怎麼會希望國會順利、有成績呢?他只要不控制那8個委員,國會就會一事無成。畢竟民眾黨成立的目的就是要讓柯文哲選總統,這是一開始他就講過的,所以他對這個黨是可割可棄的,「不是柯文哲為了民眾黨,是民眾黨為了柯文哲」。
除了藍綠白陣營合作的議題之外,陳俐甫也提到接下來在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下,個別立委的自主性是否會提高、以及黨紀約束是否將會更強化的問題。在一黨單獨過半的情況下,往往是總統需要的政策,才透過國會發動,立委個人表現的空間就會減少,因為委員個別提的案子,可能都會造成行政體系的衝擊。但接下來,總統與國會多數不同政黨,因此對個別立委來說,不管他提什麼法案,都不表示一定會過或不過,反而他的自由度會增加、每一黨委員都會想爭取自己曝光、做實質的交鋒戰鬥,這將會讓國會更多元,更熱鬧。
而且立法委員來自於各個不同族群、不同地區、受到不同職業選民的託付,這也能讓更多元的意見被看到,即便這些政策不一定是政黨高層想要的,因為政黨高層往往也不一定能反應基層的人民;政黨領袖想要主推的政策,也未必是立法委員所期待的。
但相對的問題是,總統通常會從比較宏觀、站在全國國家的立場推動施政,但我國立法委員通常是從縣市議員一路選到立法委員,很難不帶有地方議員的思維與色彩,所以當他選上立法委員時,這就會影響他對國政的思考,畢竟立委不只是要協調選區的預算而已,而是要制定全國的法律、要制定很多針對全國性的,甚至是關於國際、國防外交的法律,但這次很多學者型、專業型的立法委員紛紛落選,而有不少地方縣市議員出身,甚至縣鄉鎮長出身的立委當選,這樣的結果,會不會造成未來的論政品質,會向地方配合、水準會越來越地方化、朝地方的利益重心考量,變成2.0版的縣市議員,而不是真正的國會議員?他認為這是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