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大教授董立文臺灣追求民主 100年有成 中國卻跳不出民族主義魔咒

發佈時間2021/7/9 10:34:24
最後更新2021/7/9 10:45:26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1921 年 7 月創立的中國共產黨日前高調慶祝的百年黨慶,1921 年的臺灣,則走向另一條不一樣的民主道路。在台中士紳林獻堂領導下,1921 年臺灣人發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成立「臺灣文化協會」追求民主,經過 100 年,中國與臺灣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現況。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董立文表示,把 1921 年至今的臺灣與中國相互做比較,臺灣讓 1949 年來的中華民國「民主化」與「本土化」,中國 100 年後卻仍深陷「救亡打倒啟蒙、反帝打倒民主」的民族主義魔咒,不只民主與自由不如臺灣,也未實現 100 年前的理想。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董立文 。 資料照, 攝影:廖昱涵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董立文 。 資料照, 攝影:廖昱涵

公民團體「經濟民主連合」日前舉辦「島嶼世界瞭望」,邀請董立文分享「中共建黨百年與中國對台戰略」。董立文表示,站在臺灣的角度,要用怎樣的視野來看中共建黨百年?他建議可以有兩種視野,第一種是透過臺灣與中國的比較,來看從 1921 年開始,當時的臺灣與中國分別是怎麼回事;經過 100 年之後,目前又各自變得怎麼樣。

第二種觀點是回到中國自己本身;習近平曾說過「不忘初衷」,但什麼是初衷? 1921 年時,中國人的期望是什麼?要回頭看 1921 年中共建黨革命時,當年革命理想是什麼、過了 100 年後中共做到哪些、沒做到哪些。

首先從臺灣看,董立文說,1921 年 1 月 30 日,在林獻堂領導下,臺灣向當時日本殖民政府請願,希望根據日本憲法的精神,成立「臺灣議會」,把臺灣的立法權交還臺灣人民,「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臺灣透過公民運動追求民主憲政的開始。林獻堂和蔣渭水等人也在同年 10 月 17 日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推動臺灣新文化運動,被後世認為是回歸文化、體制的「非武裝抗日運動」。

中華民國政權到臺灣後歷經「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等階段,來自中國的「中華民國」到臺灣後也被我們 100 年前開啟的「民主化」、「本土化」潮流所同化。

至於中國方面,董立文表示,他很驚訝中共建黨百年,竟然沒人紀念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陳獨秀信仰馬克思主義,但他的民主憲政與人權思想也很明確。陳獨秀說過要建立新中國、新社會,必須向西方學習人權、民主、共和、憲政。

在 1919 年發生的五四運動,又稱做中國第一次啟蒙運動,當時最重要的兩種口號,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革命方向。第一種是「要啟蒙,要德先生、賽先生(民主、科學)」,第二種是「外抗強權、內除國賊」,也就是反帝國主義、救亡圖存。

然而這兩種不同的路線,從事後發展可以發現,從 1921 年到 1949 年再到現在,中國為了救亡圖存、強調民族國家,而放棄了民主自由,不管是國民黨、共產黨都一樣。董立文認為,「救亡壓倒了啟蒙、反帝壓倒了民主」,就是中國百年的「革命魔咒」。

董立文進一步提到,為何中國革命百年脫離不了魔咒,是因爲鄧小平當初只做經濟改革,不做民主改革,因而造成貧富不均與貪腐,這叫「一條腿走路」,造成「權力尋租體制」;在共產黨政治體制裡,貪腐不只是人的因素,還有制度的因素,因為制度迫使人貪腐。然而習近平現在,做得比 100 年前更強化,是「救亡打倒啟蒙、反帝打倒民主」。

以前中國是為了成立民族國家而放棄民主自由,但習近平日前在建黨百年黨慶時所說的,包括中國人站起來了等等,仍舊完全是民族主義式的煽動。這些話不只解釋過去 100 年,更是限制了未來,中共還是必須遵守民族主義道路,「追求國家富強,其他免談」。

黨慶時習近平又講到「四個自信」,裡面包括「制度自信」。它指的是中共目前的政治體制,是歷史上最好、全世界最好的。如果敢批評中共體制不好,就是沒有制度自信。這犯了反黨、反革命的罪。誰主張民主自由人權,就要把他打倒、讓他挨餓,香港蘋果日報的事件就是典型案例,透過查扣資金、讓蘋果日報無飯可吃。過去幾年,中國也有滿多專家學者,只要在中國批評習近平,就會失去退休金或被拔掉教職。

在中國民生方面,董立文也指出,習近平作為建黨百年政績的「脫貧」,也就是中國沒有任何一個貧困人口,事實上也是假象。中國老百姓都知道這是假的,因為他們自己的生活,自己最清楚。最重要的證據,是之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所說,中國平均年新是 3 萬人民幣(約 15 萬台幣),但中國現在仍有 6 億人口平均薪資只有 1000 人民幣(約 5000 台幣)。董立文認為,這顯示中國貧富差距非常巨大。

董立文總結,中共建黨百年,還是有其政治韌性與成就存在,但繞了百年仍回到原點;雖然習近平宣稱推倒了「三座大山」(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但如今不但舊的三座大山復活,又有新的三座大山(指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這六座大山,依然壓在中國人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