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518 光州事件 45 周年持續追究加害者 台灣 519 白色恐怖連紀念日都沒有?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今(2025)年是 1980 年 5 月 18 日爆發的韓國「光州事件」(光州民主化運動)45 周年。該事件是韓國民主運動的重要里程碑,當時光州市民和學生上街抗議獨裁者全斗煥企圖透過戒嚴政變掌權,卻慘遭屠殺,全斗煥也展開近 8 年的獨裁統治。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在去(2024)年 12 月無預發布警戒嚴,讓獨裁復辟的惡夢再次襲向韓國,所幸韓國國會不分朝野迅速集結通過解嚴,戒嚴只維持 6 小時。韓國憲法法院上(4)月也通過尹錫悅的彈劾,將其免職,韓國將在下(6)月 3 日舉行總統大選,選出新任總統。
曾在全斗煥時期擔任聯合報駐韓記者的政治大學韓文系兼任講師朱立熙指出,光州事件進行轉型正義,平反的關鍵就是在於立了 2 個沒有追溯期限的《五一八民主化運動特別法》、《破壞憲政秩序犯罪之公訴時效特別法》。他強調,全世界的轉型正義沒有國家像台灣這樣,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對比韓國不僅立特別法,更不斷用電影、戲劇作品紀念獨裁歷史,台灣由中國國民黨、民眾黨佔多數的新國會,近來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立法,宣稱要「還假於民」,但新法不只將已經「沒在紀念也沒在放假」的「光復節」重新列為要放假的紀念日,蔡英文政府卸任前核定的「519白色恐怖紀念日」、和光州事件同年發生的「1210美麗島事件紀念日」等重要台灣民主運動事件,卻都被刻意遺漏。朱立熙嘆了一口氣:「現在被藍白挾持的國會,要立法(紀念白色恐怖)有可能嗎!」

「光州事件」是什麼?
要了解 1980 年 5 月 18 日的光州事件,必須細說韓國獨裁者全斗煥如何掌權。
全斗煥是韓國陸軍官校第十一期畢業。前幾期因發生韓戰,學生還沒念完書就被派到前線去打仗。他所就讀的第十一期,則完全沒有受到戰爭影響、擁有四年的完整訓練。
同是獨裁者的朴正熙在 1961 年 5 月 16 日發動軍事政變,隔天全斗煥就跑到首爾求見朴正熙並宣示效忠,兩天後他還率領 800 名陸軍官校學生上街支持政變。此後,朴正熙就跟全斗煥結緣,朴正熙甚至把全斗煥當作「乾兒子」對待,甚至縱容全斗煥在官校裡壯大相當於私人派系的「一心會」。
朴正熙對全斗煥有多信任?朱立熙表示,朴正熙將瑞士銀行的錢都交由全斗煥管理。此外,改編自史實的電影《南山的部長們》,最後一幕便是全斗煥進到朴正熙的辦公室,打開朴正熙的保險櫃,拿走裡面剩餘的現金與金塊。據傳,當時的 9.5 億韓幣,全斗煥把其中的 6.5 億給了朴正熙的子女、也是後來曾任南韓總統的朴槿惠姐弟,剩下 3 億則分給跟他一起政變有功的「一心會」成員們。
回到 518 前一年,1979 年 10 月 26 日朴正熙遇刺。當時擔任韓國國軍保安司令的全斗煥認為有機可趁,利用擔任調查小組召集人職權,羅織當時的陸軍總司令兼戒嚴司令鄭昇和涉入刺殺案。朴正熙在 12 月 12 日夥同「一心會」成員盧泰愚,從前線調派一營的部隊,包圍鄭昇和官邸,發生槍戰後成功逮捕鄭昇和並初步掌控政權,又叫「雙十二政變」。

朱立熙指出,這個事件後來被拍成電影《首爾之春》。但片名卻非常諷刺,因為韓國的春天根本沒有出現,本來大家期待獨裁統治 18 年的獨裁者朴正熙被刺殺,應該要迎來民主化的時代了,但卻走向更慘烈的全斗煥獨裁時期。
朴正熙遇刺後,1980 年 4 月全斗煥先任命自己為中央情報部部長,以便參加由總統組織的國務會議。當時繼任總統的魁儡崔圭夏,不僅知道軍權掌握在全斗煥在手上,也知道他用朴正熙遺留的錢財,大肆攏絡並鞏固一起政變的人。
社會對民主的渴望,一直遭軍隊勢力打壓。五月份大學生示威擴大,轉化為全國性抗爭,17 日正式進入全國緊急戒嚴狀態。全斗煥以斂財罪名逮捕金鐘泌、李厚洛等前朝重臣,再以煽動社會罪逮捕民主化陣營、反對黨的領袖金大中,並將他移送軍事法庭審理。
隔天 5 月18 日,全羅南道光州市發生大規模群眾示威,光州大學有 1500 個學生跟鎮暴警察對峙,全市更成為無政府狀態,光州市的 70 萬人口,就有 40 萬人走上街頭抗爭。10 天後,軍政府派出空降部隊進入光州,開始武力屠殺鎮壓,官方公布的數據有 177 人死亡,但外界認為至少有 10 倍以上。光州因此被稱為「民主之都」,光州事件也被認為是全斗煥真正掌權發動的「二次政變」。
全斗煥利用光州事件「二次政變」登基、用民主領袖生命交換訪美

光州事件後,韓國政府在 5 月底設置了「國家保衛非常對策委員會」,由魁儡總統崔圭夏擔任議長、全斗煥擔任常任委員長。
先前的雙十二政變,讓全斗煥掌握了軍權。但政權還在文官手裡,所以他用「光州事件」來震撼全國人,進一步掌控政權。國家保衛非常對策委員會,就以「淨化社會」為由,整肅 5000 名公務員。
原本遭戒嚴司令部逮捕入獄的金大中,更被戒嚴司令部以軍法判處死刑。一年半後才在社會壓力下,減為無期徒刑。期間,全斗煥更進一步拿金大中的死刑,跟 1981 年一月上任的美國總統雷根交換條件,以用金大中的生命來交換全斗煥訪美。
八月中旬,魁儡總統崔圭夏自行宣佈下野。由全斗煥自己任命「統一主體國民會議」,用間接選舉的方式,選出自己擔任韓國第 11 任總統,9 月 1 號宣佈就職,展開近 8 年的獨裁統治。
朱立熙指出,韓國人就嘲笑,全斗煥的政變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長的政變。1979 年 12 月 12 號發起,但到 1981 年 9 月 1 號才上任,政變長達 8 個半月才成功。
獨裁者登基:羅織黑名單、關閉媒體、洗白情治單位
全斗煥上任後,就由非民選的立法機構決議通過《政治風土刷新法》,公布 811 名禁止參與政治活動的黑名單。戒嚴司令部也強制關閉、合併許多新聞媒體,並通過「言論基本法」加強控制言論,甚至用此法逮捕或開除千名新聞工作者職務。
同時為了洗刷情報部的惡名,也將中央情報部改名為「國家安全企劃部 NSP」。朱立熙表示,中央情報部除了因前部長金載圭刺殺了朴正熙的醜聞,由於韓國沒有副總統,所以中央情報部長就形同副總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歷任部長都惡名昭彰。
全斗煥又於 1981 年替自己量身修改憲法,制定總統任期 7 年不得連任,並在間接選舉下當選第 12 任總統。

光州事件發生 7 年後,韓國人才知真相
朱立熙評論:「全斗煥可說是韓國史上最殘暴的總統,更把朴正熙時代的殘暴徹底發揚光大。他的獨裁也讓韓國人民產生了很強烈的民主意識,或許這也可以算是他的『功勞』。」
如同所有的獨裁政權,光州事件後,全斗煥不準國內有任何討論。但包括被逮捕者的「收押者家族會」、死難者的「518 光州義舉遺族會」,以及受傷者的「518 負傷者同志會」,從當時開始就每年抗爭、追求真相及追求受難者名譽,直到現在。
1981-1985 期間,也發生很多件韓國大學生佔領美國文化中心跳樓或自焚的抗爭,藉此透過國際新聞、輿論,來對全斗煥政權施壓。
一直到 1987 年、光州事件 7 年過去,透過天主教會要回當初外媒所拍攝的紀錄片,並首次出版光州事件資料集和畫冊等,韓國人才第一次看到當年全斗煥政權如何殘忍鎮壓、屠殺抗爭者。
韓國轉型正義法制化:無追究期限的五一八特別法
改編自史實的韓國電影《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講述首爾大學生朴鍾哲,因參加學運遭治安機關以水刑拷問致死。該事件成為導火線之一,引爆韓國社運團體在 1987 年 6 月成立「泛國民運動本部」,向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展開全面性的民主化抗爭。
在全民「六月抗爭」、即將舉辦漢城奧運的等內外壓力下,被指定為全斗煥的接班人的盧泰愚,以執政黨候選人身份,發佈「629 民主化宣言」向民意全面投降,承諾總統直選等各種民主化措施。
然而,盧泰愚身為全斗煥政變的共犯,雖在民意壓力下成立「民主和解促進會」,不得不開始追究前朝。但他也取巧對軍事政變、鎮壓光州略過不提,只針對貪腐下手。
直到下一任總統金泳三就任時,才正式把光州事件正名為「518 光州民主化運動」,並把政變定位為軍人叛亂、屠殺光州定位為內亂,明確定位自己是「繼承光州民主化運動精神而成立的民主政府」。
身為文人的總統金泳三,為了杜絕前兩個軍人朝代的貪腐,實施「金融實名制」,杜絕假名存款,讓政客的政治獻金、秘密帳戶曝光。也強制解散軍中的「一心會」,嚴禁其成員升職且年限一到就直接強制退伍。

朱立熙表示,金泳三執政後期由於派系分裂、地方選舉失利等,導致聲望下跌,他也開始推動「歷史導正 Historical rectification」運動,為自己的政治生涯下猛藥。並在 1995 年 12 月制定有關光州事件的轉型正義特別法:《五一八民主化運動特別法》、《破壞憲政秩序犯罪之公訴時效特別法》,兩個法都沒有追訴期限,永遠都可以對加害者究責。
朱立熙引述當時的民意調查指出,有高達 90% 民眾支持金泳三的「歷史導正運動」,這也和全斗煥的獨裁暴政有著「全民受害」的性質有關。
特別法訂定後,法院也收押審判全斗煥、盧泰愚兩位前總統。1996 年 12 月,韓國最高法院判處全斗煥無期徒刑、盧泰愚 17 年有期徒刑定讞,韓國政府也在隔年將 5 月 18 日指定為國家紀念日。
然而,全斗煥、盧泰愚實際上只坐牢做了 2 年 2 個月,就由下一任總統金大中特赦。因韓國當時發生金融危機,為期盼團結韓國,當時所有總統候選人都一致同意實施大赦,共同度過難關。
朱立熙表示,光州受難者家屬雖對於大赦感到不滿,但全斗煥與盧泰愚都被司法判處重刑,也等於被宣告政治死刑,也算是還了韓國人民一個公道。
朱立熙指出,在金泳三之後擔任總統的金大中,本身就是政治受害者,他上任之際,轉型正義的司法工具基本上都解決了,所以他開始設立各種制度性的機構,來鞏固民主、保障人權。包括訂定「疑問死真相追究特別法」,調查對抗威權政權的民主化運動中離奇死亡的案件、設立「民主化運動補償審議委員會」展開具體的補償作業,也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接受人權陳情。
全斗煥已死有新證據照樣起訴,韓國轉型正義還是現在進行式

朱立熙說明,光州事件後續的民事及刑事訴訟還未結束,真相調查也持續進行中,甚至還陸續出現新事證,韓國的轉型正義仍是現在進行式。
即使全斗煥、盧泰愚都已經在 2020 年相繼以 90 歲、89 歲高齡去世,但 2021 年又針對全斗煥重新提起告訴。有新事證指出,他當時派直升機從空中用機關槍對群眾掃射,軍方派遣兵力鎮壓的時間表也外流,也有受害者控訴遭戒嚴軍成員強暴。
朱立熙表示,由於全斗煥本人生前沒有任何反省,也沒有公開道歉,死後也不敢公然埋葬,怕墓地被破壞,據傳火化後骨灰就放在家裡。
韓國持續究責加害者,台灣卻連紀念日都沒有
朱立熙認為,光州事件的轉型正義,平反的關鍵就是兩個特別法,讓破壞憲政秩序的犯罪,永遠都可以追訴、沒有特定期限。而台灣並不是不能用司法來處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但也是需要特別法,意即當事人都「作古」了 ,還是可以依照司法程序起訴、判罪,但因為被告死亡,判決之後就不執行。他嘆了口氣:「但是,我們現在被藍白綁架的國會⋯⋯。」
朱立熙說,透過立法與建立機制,才能讓蹂躪人權與大屠殺的悲劇,永遠不要再發生在台灣的土地上,才能夠讓我們的子孫世世代代在此安身立命。但他認為,國民黨在過去七十年間,對台灣社會的分化與離間、懷柔與攏絡,「全民憤怒」或「共識」,恐怕不易形成。
朱立熙坦言,台灣轉型正義是「做太少」,並不是有些人所說的「做過頭」。受難家屬他們是多麼的卑怯,怕去刺激到加害者方,實際上加害者只是少數當年的統治階層而已,「外省人」不必背負原罪,所以必須把加害者害者找出來,還給受害者一個公道。他強調,全世界沒有國家像台灣這樣,轉型正義「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