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團體籲人工生殖法排除代理孕母優先適用單身女性女同志家庭

發佈時間 2024/2/21 11:07:48
最後更新 2024/2/21 11:08:14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衛福部下周二 27 日將召開《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在月初因立法院長選舉無效票事件成輿論焦點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日前痛批代理孕母議題被「迫害妄想症女性」阻擋、更揚言「禁止代孕是少子化元凶」引起熱議。今(21)日 12 個性平相關民團聯合召開記者會,希望《人工生殖法》修法和代理孕母兩個截然不同的議題脫鉤處理,優先鬆綁沒有爭議、制度落差較小的單身女性及女同志家庭能夠使用人工生殖。讓女性不分性傾向與婚姻狀態,都能夠使用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達到真正的生育平等。

「放寬人工生殖技術適用對象 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記者會(攝影/廖昱涵)

「放寬人工生殖技術適用對象 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記者會(攝影/廖昱涵)

於 2007 年立法、僅針對不孕症夫妻的《人工生殖法》,隨著社會變遷、台灣同婚合法化等因素,本會期被衛福部列為修法的優先法案之一,預計將擴大適用對象至單身女性、同性配偶,並可能納入代理孕母。國民健康署預計至少召開 2 場公聽會,首場公聽會將於下週二、27 日登場,預計邀請超過百名專家學者及團體出席,更將全程直播。

記者會主持人、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指出,《人工生殖法》的修法和代理孕母,兩個是屬於不同範疇的議題。《人工生殖法》所要規範的是人工生殖技術的使用、程序、生殖細胞管理、執行醫療機構的管理。代理孕母則涉及到,代理孕母本身身體健康及家庭生活、委託人夫妻權益以及代孕子女權益及處遇問題,也衝擊到社會倫理價值,會跟很多現行法律規範有競合,更為複雜。

黃淑英形容:「代理孕母和《人工生殖法》並不是橘子跟柳丁的關係,而是橘子跟蘋果的關係。把兩個放在一起修法非常不當。」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每個女性都有自己身體的自主權、生育權跟健康權,有選擇自己什麼時候生小孩的權利,不應該以是否結婚或對象的性別有所差異。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攝影/廖昱涵)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攝影/廖昱涵)

至於代理孕母,杜瑛秋認為,女性的子宮不可以作為他人的生產工具,因為當女性身體成為生產工具時,有可能造成對女性,尤其弱勢女性的壓迫跟剝削。她認為,代理孕母議題不只只有關乎運用到生殖技術,涉及的範圍相關的廣泛。例如在懷孕中有照顧、生產的風險,以及對孩子的情感部分,這些都對女性的身心健康也相當大,甚至會影響到胎兒。這涉及到不僅是人權,還有健康、法律及更多議題,不應該一起放在《人工生殖法》一起來修法,代孕應該單獨脫離、好好跟社會民眾對話討論。

彭婉如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綠紅指出,「婚育脫鉤」已是全世界趨勢,希望能夠讓女性回過頭來去檢視她自己生涯規劃的考量,以及她是不是想要有孩子。而台灣發展很好的人工生殖技術,其實可以幫得上忙。

林綠紅認為,如果《人工生殖法》跟代理孕母綁在一起,法案的通過其實是遙遙無期。過去 20 年來關於代理孕母合法化與否都爭執不下,看起來沒有共識。假設還是要用《人工生殖法》的架構去思考代理孕母的話,連比較簡單的單身女性跟女同志的人工生殖部分都會被耽擱。她指出,代孕的討論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他各國也是如此。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攝影/廖昱涵)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攝影/廖昱涵)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秘書長陳玫儀指出,《人工生殖法》當年的立法意旨在解決已婚異性戀夫妻的不孕症,已經無法滿足現今多元家庭的孕產權利,尤其是同志家庭跟單身女性,至今仍被排除在可以取得就近性跟可負擔的生殖技術。她認為,雖然代孕也是同樣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但其涉及層面非常不一樣且複雜。

不僅是修法,陳玫儀認為更重要的是整個孕產制度上要能夠提供一個完整的照顧。唯有優質跟連續性的孕產照顧,女性身體才不會淪為只是生產工具。

彩虹平權大平台倡議主任翁鈺清指出,在 2022 年的民調中,已經有超過 5 成的民眾表達支持女同志透過人工生殖技術來生養小孩。針對台灣的同志社會生活樣態調查中,在 1 萬 3000 多份問卷裡,有將近 4 成同志表示考慮進行人工生殖,顯示在同志族群中,因為看到同婚通過、保障越來越補齊,對於生產下一代開始有想法,意願也提高。

彩虹平權大平台倡議主任翁鈺清(攝影/廖昱涵)

彩虹平權大平台倡議主任翁鈺清(攝影/廖昱涵)

在同婚通過的前後幾年,都可以看到不少反同人士宣稱:「同志婚姻讓台灣絕子絕孫」、「同志婚姻是少子化幫兇」等謠言。翁鈺清認為,同志議題的推動不會造成少子化,反倒同婚通過,讓更多同志可以開始想像跟追求家庭生活。

翁鈺清表示,去年立法院通過了同志共同收養小孩的修法,考量到代理孕母議題需要更縝密的討論,希望新國會先通過制度落差比較小的單身女性和女同志家庭人工生殖,不要再讓大家空等,讓更多元的家庭型態可以存在。

女同志家庭到海外人工生殖 費用高達 100 萬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倡議專員李欣也分享,近 5 年來就收到超過上千個女同志來詢問關於人工生殖的問題,尤其最常被問到:「一定要去國外嗎,不能在台灣做嗎?」但現實就是無奈,目前《人工生殖法》就是規定只有不孕的異性戀夫妻可以用,在法律上是合法配偶的同志還是不能夠用。而且不只是台灣的不孕夫妻可以用,海外的不孕夫妻也可以飛來台灣做,這正深刻的讓台灣的女同志配偶感受到法規制度的落差,彷彿淪為次等公民。

李欣感嘆:「其實,開放女同志使用台灣的人工技術,和現在的醫療技術或是法規,幾乎沒有任何的挑戰。但是在社會邁向平權的現在,我們卻把這些想要成家、擁有生育決心的女性排除在外,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平等而且荒謬的事情。」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倡議專員李欣(攝影/廖昱涵)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倡議專員李欣(攝影/廖昱涵)

由於生育和身體狀況和年齡高度相關,李欣說,很多同志配偶等不到台灣的法規修正,只好被迫去海外使用人工生殖技術。

但海外醫療有非常多潛在的挑戰及風險。李欣舉例,在醫療上,如果台灣醫生跟海外醫生醫囑不同,病人不一定有辦法跟醫生協商自己想要使用什麼樣的措施。而且在過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外語對話,在醫療技術的落差、使用語言的不同,其實很多同志去到海外追尋人工生殖技術,只能任人宰制。

至於經濟上的挑戰,李欣指出,在台灣不孕的異性戀夫妻,一次療程大概是 10-15 萬,而且近年來人工生殖的補助越來越多,單次最高上限約 10 萬、整個療程最多可以拿到 40 萬。反觀女同志到海外進行人工生殖,一次費用高達 80-100 萬,補助更是一毛錢都拿不到。她說,這樣子高額的經濟負擔,會讓一些想要生育的女同志被迫放棄,又或者存到了錢卻錯過合適的生育年齡。

再者,李欣指出,同志其實還得考量國外對於同志的友善態度,或者是會不會基於同志身份被勒索詐欺情況。所以相比其他國家,台灣對於同志的友善態度、優良的醫療技術,絕對是同志做人工生殖的第一選擇。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攝影/廖昱涵)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攝影/廖昱涵)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補充,人工生殖法還停留在堅持異性戀的婚姻框架底下處理,是非常明確的「單身歧視」。

至於外界質疑,單親家庭似乎會對小孩有負面影響?覃玉蓉指出,實際上國內外的研究顯示都不是如此。比較重要的,其實是政府怎麼樣看待多元的家庭形態?

覃玉蓉也表示,其實全球都面臨少子女化問題,但所有國外研究都顯示,人工生殖技術的運用,對少子女化緩解幫助非常有限。最有效政策不外乎兩個:一個是公共托育跟職場是否能夠支持女性在生育後還留在職場?第二,則要真正去保障多元的家庭關係。

「放寬人工生殖技術適用對象 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連署團體包括:台灣女人連線、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性别平等教育協會、台灣性別運動之家、台灣非二元酷兒浪子、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灣勞工陣線、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社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社團法人新媳婦關懷拹會、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高雄市晚晴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康寧大學多元性別關懷小組、彩飄性別權益推動聯盟、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