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被標註的假訊息仍奏效倫敦大學心理學博士陳璽尹看過很多次就會認為它比較真實

發佈時間 2023/9/11 09:55:25
最後更新 2023/10/17 07:30:26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

網路上充斥著許多虛假訊息,但即便臉書等社群平台會被標示這些訊息是假的,閱聽人也不見得會認知到那是假訊息,還會因為看過多次而覺得很熟悉,而認為它「比較真實」!臺灣科技媒體中心執行長陳璽尹表示,人對看過的資訊熟悉程度較高,當再度出現的時候,與完全陌生的訊息相比,反而會認為看過的「假訊息」是真的。

英國倫敦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與語言學博士、臺灣科技媒體中心執行長陳璽尹。攝影:何宇軒

英國倫敦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與語言學博士、臺灣科技媒體中心執行長陳璽尹。攝影:何宇軒

臺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在 7 月 17 日舉辦「資訊操弄短影音-夏夜電影院」活動,邀請現場觀眾在看完來自網路及不同光譜的政論節目片段後,票選出心目中「最親中」、「最親美」、「最具操弄性」的片段,同時還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包括陳璽尹以及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進行座談。

在英國倫敦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取得心理學與語言學博士的陳璽尹,也分析認知心理學與假訊息相關研究的關係。她提到,當一般人接收到的資訊量太多,多到沒辦法負擔或承受的時候,就會可能在沒看完的情況下,傾向先相信該訊息。有時候接收者可能只是需要補充一些資訊,例如他考慮要去打疫苗之前,會想知道到底打疫苗會不會出事,這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他疫苗可能會帶來危險,所以不要打疫苗,若對方是他所信任的、他現在又很需要這資訊,接收者就很容易相信這樣的說法。

此外,如果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彼此背景與立場很相似,訊息傳遞的成功率就會變高,也就是當人越有動機,就會越容易相信這項假資訊;而錯假資訊的分享次數,也遠遠高過於真實的訊息。

陳璽尹也談到人的大腦,在處理資訊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很快做反應的「快系統」,通常就是依賴直覺;另一種是比較慢、可以慢慢想的「慢系統」,就需要深思深慮;所以如果教閱聽眾想多一點、看多一點、查多一點,那他們就可以學會區別錯假資訊,這有點像是常被提到的資訊判讀。

但陳璽尹提醒,這個資訊要很不容易被相信、錯誤程度很高,或是當事人辨認訊息的動機很高,才有可能讓一個完全沒有這類知識背景的人,在一開始就知道要拒絕這個資訊;如果這個資訊很複雜、它剛好又符合「你想要分享、你有動機、是相信的人傳給你的」等條件時,慢系統就不一定會產生作用。

陳璽尹也分享一個實驗案例,說明人會傾向對哪一類訊息認為是真或假。該實驗是讓受試者看一些臉書等社群平台上的新聞,但有一些會標註它已經證實是錯誤的;受試者只需要看這些新聞,不需要自己判斷是真的或假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請同樣的受試者回來,請他們再看另一批資訊,裡面有的是他上次看過的、有的是沒看過的,其中也包含上次在看的時候,就已經被告知是假的訊息。但研究發現,當受試者再次看的時候,只要是他當初沒有看過的訊息,都會覺得比較不真實;反而是只要他曾看過的,都會覺得比較真實,即使上次已經告知該訊息是錯誤的。

陳璽尹總結,人對於看過的資訊,即使曾經被告知是假的,但是因為對它的熟悉程度比較高,所以當它再度出現時,與其他完全陌生的訊息相比,那曾經被告知是假的訊息,反而看起來都較像是真的。回到生活上實際的例子,例如當事人的理智知道,打疫苗不會出事,但是又有人一直告訴他,又有誰打了疫苗發生什麼事情等等,這就會讓當事人真的要打疫苗時,又感覺怕怕的。

美國杜克大學政治學博士、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攝影:何宇軒

美國杜克大學政治學博士、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攝影:何宇軒

王宏恩則從社群平台的傳播特性出發,討論為何要研究認知作戰。他表示,所謂的認知作戰就是針對人的大腦,因為人每天只有24小時,能接受的資訊有限,人會傾向使用剛接觸過的資訊,來處理接下來的資訊。例如,如果每天向一個人說臺灣的經濟不好、每天重複好幾次,接下來突然做個民調,問他覺得臺灣總統表現怎樣,受試者就會傾向用經濟發展來判斷總統的表現。

此外,人的思維會受情緒波動而有所不同,當人突然覺得很緊張,或是覺得整個世界跟他想的不一樣時,會傾向接收更多資訊。若人處於憤怒狀態的話,則會更傾向刻意做出一些行動,來改變現狀。因此若長期有個國家透過社群網站散佈資訊,讓另外一個國家的國民常被資訊所淹沒,或讓該國人民有特別的情緒波動,久而久之就會讓民眾變得更兩極化、變得更不相信制度本身,或民眾之間彼此不信任,這就稱之為認知作戰,也就是透過境外資訊操控,來改變、達成作戰的目標。又因為這是一個國家與另外一個國家的行為,沒有辦法透過國內民主程序(如立法限制)方式來處理,只能透過跨境的國安層次。

在理解認知作戰的內涵後,王宏恩進一步說明為什麼要特別去研究社群平台,因為最近幾10年來,民眾開始大量使用社群平台接收資訊,而傳播方式與傳統媒體有很大差異。以前傳統媒體是由讀者訂閱,且傳統媒體的新聞重要性是由編輯決定的,例如決定報紙頭版、二版、三版分別要放什麼新聞。但在社群媒體接收新聞,大部分是朋友轉貼,或是透過Line轉來的;使用者看到的順序,也是由朋友轉貼的頻率決定,不再是新聞編輯。

另一個差異是,傳統媒體的新聞,「看過之後就看過了」,但現在透過社群媒體接收的新聞,看完之後,人通常就要在極短時間內,決定要不要按讚、分享。以前對於報紙或電視的報導,即便看完之後不同意該內容,可以去寫報紙投書罵它,但就算刊登出來也是隔天的事了,所以讀者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去思考、情緒也不會立刻地被激發。但現在的社群網站在設計上也都鼓勵使用者,看完一則內容就要立刻決定要不要按讚、轉貼,人們也會傾向這樣做。

王宏恩也呼應前面講者的說法,認為這也是為什麼會有研究認為,假訊息或聳動的訊息會傳播得比真訊息還快,因為現在的人們有嚴重的資訊焦慮;人們現在一樣每天只有24小時,但接收新聞的平台變得非常非常多,每天每個人製造出來的資訊也越來越多。更何況在臉書也不是只看新聞,「還要看同事的小孩長多大、又有誰貼了貓的照片等等」,這些東西全部都混在一起。

王宏恩總結,正因為每個人都有資訊焦慮,任何勁爆的新聞就忍不住一定要立刻貼給朋友,加上現在整個資訊接收的習慣與方式,以及情緒上就要做出反應的時間,都與過去傳統媒體差非常多,這也會影響到閱聽人接受資訊的動機與接受資訊之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