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下週三朝野對戰食管法五大修法爭議報你知

作者
發佈時間2014/10/24 04:30:00
最後更新2020/1/11 08:48:29

油品風暴延燒,食安制度急需大刀闊斧改革!立法院長王金平今(24)天宣布,《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將於下週三(十月29日)進入黨團協商的最後對戰。到底這個關乎民生、攸關每一個人健康的法律會被修成什麼樣子?朝野爭議在哪裡?協商前夕,《沃草》製作,彙整五大修法爭議,供讀者一賭為快。

其中,過去大統長基混油案,因「一事不能二罰」而導致業者遭刑事判決後,原新台幣18.5億元的行政罰鍰遭撤銷,引起外界譁然。如何才能「罰得到」?初審未有定論,但國民黨團隨後表示支持法務部「法人除罪化」立場,排除刑責用行政罰鍰的方式處罰。雙方爭議究竟何在?《沃草》匯整以下懶人包提供大眾參考: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上週經衛生福利及社會環境委員會逐條審查,於16日完成審查程序送出委員會,初審通過許多重要法條,包括將黑心業者罰鍰提升至新台幣6億元、業者應分階段使用「電子發票」以追溯食品源頭、食品廠不能兼營飼料廠,必須「分廠分照」、一定規模食品業者需效仿「義美食品」自設實驗室檢驗等。但仍有許多重要法條未達共識,須經下週三黨團協商尋求共識。

需經朝野協商的爭議中,法務部採「法人除罪化」立場,排除公司刑責用行政罰鍰的方式處罰,民進黨團則憂心「法人除罪化」將使企業主將資產移轉至公司規避處罰,究竟該怎麼制定才罰得到業者?「吹哨者條款」是否能保護檢舉員工不受僱主刁難?是否該將舉證責任回歸廠商「保護消費者」?行政機關是否該透過「食安會報」整合跨部門業務,打擊黑心業者?《沃草》彙整《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初審五大修法爭議,與讀者一同檢視《食管法》在爭什麼?黨團協商是否將推翻委員會討論?

圖說:《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將於下週三(十月29日)進入黨團協商的最後對戰。到底這個關乎民生、攸關每一個人健康的法律會被修成什麼樣子?《沃草》製作修法爭議懶人包,彙整五大修法爭議,供讀者一睹為快。

撰文: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