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害命市長給問馮光遠臨檢重罰只能治標

作者
發佈時間2014/7/18 09:38:00
最後更新2020/2/23 14:37:49

近日酒駕事故頻傳,除了造成生命財產損失,也增加基層員警執勤的時數,許多民眾好奇政府能提出那些有效的政策與措施改變現況?這個問題,也出現在社會企業沃草所建立的公民提問平台「市長,給問嗎?」中,由台北市長候選人馮光遠率先回答,他也是目前答覆率達到100%的候選人。馮光遠認為,以警力禁絕酒駕治標不治本,一個首都市長應該建構「交通整備」到「酒類過量飲用後的避免駕駛」的機制,探究成因並從根本解決問題。

根據內政統計通報〈102年警察機關交通執法概況〉,2005年起,警政署連年啟動「交通大執法」專案,希望能減少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而去(2013)年這類交通事故累計27萬3,449件,相較前(2012)年增加9.61%。另外,去年「葉少爺」葉冠亨酒駕案奪走三條性命,促成《刑法》第185條之3的修法,讓警方嚴格取締,因酒駕移送法辦者就比前年增加了8,433人。

「對於酒駕者,公權力對他們強制的禁止或恫嚇,在台灣從來沒有少過,可是其效果為何,我們可以從酒駕數字在多次的罰則取締調高後,並沒有明顯增高降低就可以看出。」

馮光遠認為,過去政府預防酒駕,往往採取重罰或加強取締的「干涉行政」作為,警察增加大量的夜間勤務,罰則也一再提高,但酒駕肇事的問題卻還是始終層出不窮,「如果沒有從諸如『交通整備』到『酒類過量飲用後的避免駕駛』機制的建構,酒駕將始終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社會。」

紐約點燈救治安!馮光遠:政府應關心酒駕成因

馮光遠表示,解決「過量飲酒卻仍必須駕車」的問題涉及的多方因素,有些微小或看似無關緊要,但是都是城市建設必須關注的。他舉前紐約市市長魯迪朱利安尼(Rudolph William Louis "Rudy" Giuliani III)為例。朱利安尼終結了紐約原本居高不下的犯罪率,靠的就不是強制性、侵害人民權益的手段,而是最基本的市區街廓的安全係數提升,「這些手段,說破了根本花不了多少錢,不過就是始於路燈的加強與檢修。」

國外有許多防制酒駕的措施值得借鑒,例如:車上防酒駕裝置、推廣代駕車服務等等。但馮光遠認為這些「終端解決」的措施,只是政策的後端技術環節。負責任的政府除了採取後端禁絕的措施之外,更應關注酒駕的成因從根本解決,「如此,才是個真正負責任也關心市民生活的市民政府。」

馮光遠回應全文

圖說:近日酒駕事故頻傳,許多民眾好奇政府能提出那些有效的政策與措施改變現況?這個問題,也出現在公民提問平台「市長,給問嗎?」中,由台北市長候選人馮光遠率先回答,他也是目前答覆率達到100%的候選人。

圖為「市長,給問嗎?」希望每一位市民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參與市政討論,協助公民選出最符合價值理念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