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利大於弊為何不開公民憲政會議管爺神回覆

作者
發佈時間2014/6/22 04:06:00
最後更新2020/1/7 15:16:32

經貿國是會議北區分區會議於今(22)日中午結束,會後記者會時,沃草記者提出兩個問題,「社會對政府不斷重複自由化開放、利大於弊式的說法感到厭倦,此次會議發言者又不斷出現此種論調,是否難以平外界疑慮?」以及「政府為尋求共識、召開經貿國是會議,為何不是如學運訴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出席代表一味抨擊朝野惡鬥、不斷重申開放才有競爭力,彷彿太陽花學運從沒發生過,這樣的作法能否能回應多數人民的擔心及疑慮?」

對沃草第一個提問,管中閔回應指出,較少被提及的聲音仍有被納入意見,並不會被棄之不用;且本次會議並非由政府指定誰來參加,意見比例的分配只是反映與會代表特性。楊泮池則肯定溝通平台,並提醒經濟要先拉起來,其他問題才會跟著解決。許勝雄則說,企業代表和氣生財、不碰政治,且台灣在經貿上已逐漸被邊緣化,藉由產業轉型、吸引投資,經濟好轉後也能解決薪資問題。而對於第二個問題,管中閔則回應,學運本來就是因為經貿議題而生,所以先開經貿國是會議尋求溝通與共識,若是成功,政府之後也可能召開其他會議解決政治問題。

記者會開始時,首先由國是會議主持人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台大校長楊泮池引言。管中閔首先再次強調感受到大家對於會議參與的熱情,也藉由許多過去沒有的網路直播、線上收集意見,讓大家可以透過網路參與;楊泮池則表示,大家參與會議後似乎已經有些共識,重要的是如何去做!有些議題則需凝聚更多共識、需要再思考怎麼做,並笑稱「現場媒體有人電腦貼自己國家自己救,自己的經濟也要自己救。」;許勝雄則表示在兩天溝通過程中,大家由不同角度提出建言,經北、中、南、東四場分區會議後,更能凝聚意見,對於其他不同意見部分,也期待政府能多關心。

沃草記者首先呼籲政府重視網路安全及國安問題,表示「沃草針對近日壹傳媒網路被駭客攻擊事件,號召其他媒體一起召開記者會,在此呼籲政府重視維護言論新聞自由、網路資訊安全與國家安全,在之後的政策制定上,也希望以此為最高準則。」;隨後沃草發問,「雖然管主委說不是要請大家來一言堂、盍各言爾志,但從昨天北區會議一整天的討論,可以發現多數代表都還是著重在國際化、競爭力,對於人權、弱勢產業的發言相對較少。問題是,今天召開經貿國是會議,起因就是因為學運後社會對於兩岸服貿協議,政府一味開放、利大於弊的說法產生質疑,會議討論中又聽到不斷要求開放的聲音,如果又重回這種大拜拜式的溝通,是否難平外界疑慮?」

對此,管中閔回應,雖然人權、弱勢等相對較少被提及,但並不是沒有,且對於勞工權益要提升等,仍然是達到共識而被列在共同意見。另外,本次會議,這次會議並非由政府指定什麼人來參加,換句話說,什麼人講什麼話並非政府能操控的。政府希望各種聲音都能出來,這些意見最後也會呈現在最後的結論上。與會代表在各種類別分類之下,參與呈現的聲音呈現這樣的比例,只是反應了與會代表的特性。

管中閔並特別強調,「並不是說發言較少者意見就被棄之就不用,有些意見是大家真的有共識,只是產業界也許不會刻意去講某些話,但他並不會反對別人講這些問題。所以大家擔心這方面會受到忽視的疑慮會少一些。」

楊泮池則表示所有人藉由網路溝通平台、同步看到大家發言非常好,如果覺得弱勢意見不足,更應藉著這個平台讓大家看到弱勢部份的討論。批評是很容易,但希望藉這個平台,讓所有人知道我們所關心的議題,是個很好的開始,之後也會越做越好。

他並補充,「這次會議針對經貿,也許以後針對憲政、公民議題,也該有類似機制。我用比較open、平常心的想法,覺得這個對話平台非常重要,希望讓國家經濟更好,如果經濟沒有在這時趕快拉起來,讓大家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很多問題就會衍生、對弱勢照顧也更糟,每個環節是互相有關連的。」

許勝雄則說,「這次經貿會議主題繞著經貿相關為主,企業界朋友都覺得和氣生財,不想碰政治、也不想去談政治,因此對社會面較少去碰觸。他們覺得比較迫在眉睫的,是因為國際化、全球化下,台灣是一個海島,沒辦法置身度外。」

他並舉例,「目前全球大概有380個FTA簽署已經報到WTO去了,台灣現在跟人家簽署的FTA,只佔經貿9%左右,最大的競爭國家韓國則有36%,台灣政面臨被邊緣化的壓力。因此企業界朋友希望在現有基礎下,透過內部轉型升級、內部競爭力提升、投資環境改善,使的企業有機會到國際跟人競爭。如果這些經濟活動能上來,我們很多的投資行為也能跟著上來,就業、收入也能上升,這樣就能部分消弭薪資上不去的憂慮。我想企業界的朋友應該是出於如何提升競爭力的出發點提出建言。」

又,沃草提出另一質疑,「政府在學運之後說要尋求共識、召開經貿國是會議。問題是,為何不是如學運訴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或憲政國是會議?難道經濟真能切割在政治之外?在台灣的政治環境之下,政治與經濟是沒辦法分開來談的。政府這種作法,邀請大家來抨擊朝野惡鬥、或讓工商業代表來講一下要加速開放才有競爭力,彷彿學運從沒發生過,這是政府所謂要跟學生、年輕人對話的方式嗎?這樣的作法是否能回應多數人民的擔心及疑慮?」

管中閔表示,「我們理解學運的學生代表們比較希望召開憲政會議,但我沒辦法替行政院發言,說是否肯定不開公民憲政會議,只是因為這議題出發點的確是個經貿議題,所以先在經貿議題上尋求討論與共識,並非表示其他會議不可能。本次會議只是多種會議的第一步,首先聚焦在經貿議題,也許成功後,政府有別的考慮再開一個。接下來,顯然包括憲政議題,也是大家持續關注的,甚至現在施政上的困難,也必須回歸到那個(政治問題)上去討論,所以開經貿國是會議,並非否定不開憲政公民會議。我自己解讀,從經貿議題開始,逐步爭取跟社會上其他群體對話,在各種討論之間,還是可以看到經貿議題是當中非常重要的部份。就像我今天開場時提到,當你發表意見時,也許沒有注意到還有一些其他意見,這個會議讓大家聽到跟自己類似的聲音,也聽到跟大家不同的聲音。換句話說,不僅僅是我們要聽到不同聲音,所有參與人也在練習聽近跟他意見不同的聲音,這就是溝通。」

對沃草今日提問,管中閔用了許多時間回覆,不厭其煩地說明他願意傾聽外界意見,甚至不排斥公民憲政會議的態度。雖然管中閔都沒有對學運訴求具體承諾,但由他四平八穩、八面玲瓏的回答方式,可見他高度EQ「神回覆」的功力!

圖說:經貿國是會後記者會,三位主持人面對沃草提問,皆展現高EQ的回覆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