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煩惱未來不能用吸管你最想問的限塑政策七問|不專題系列三之一

發佈時間 2018/7/15 22:31:00
最後更新 2020/1/21 08:30:02

日前環保署預告明年七月將限制四大場所內用吸管,引起社會熱議。但除了吸管外,環保署針對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規劃了 2020、2025、2030 年的逐步「限塑政策」,希望最終達到全面禁用一次用塑膠製品。面對「無塑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這項政策來自環團與環保署共同合作的「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參與其中的環團扮演了「加速器」的要角。塑膠製品帶給生活不少便利,為何環團堅持如此「擾民」?讓他們回答你的限塑政策七問!

第一問》為何要針對塑膠?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表示,根據協會自 2004 年起自主淨灘至今的數據顯示,岸邊的垃圾近九成為塑膠製品,其中又以吸管、飲料杯等一次用的塑膠製品為大宗。針對日前吸管的爭議,他強調並非針對任何特定飲食或質地,只是希望減少這些「非必要」卻大量污染海岸的製品。

由於海廢中不只有塑膠製品,因此除了減塑外,「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中也規劃大量被棄置的養蚵漁具替代方案、河川大排垃圾攔截清除等共 67 個行動,企圖解決海廢問題。

第二問》臺灣目前海洋廢棄物問題有多嚴重?

2013 - 2017 年臺灣國際淨灘行動海廢前八名,資料來源:海廢資訊平台-愛海小旅行。

依荒野保護協會近五年資料顯示,海廢前八名幾乎都是:寶特瓶、塑膠瓶蓋、塑膠袋、吸管、免洗餐具、漁業浮球、玻璃瓶、外帶飲料杯。這些用品不僅與生活息息相關,累積撿到的垃圾更高達 160 噸。

胡介申表示,海廢會被直觀的認為是被去海邊的人亂丟,但大多淨灘所撿到的垃圾看起來經過了一番「旅途」。胡介申分析,海廢部分由洋流帶來,但大多是「本地來源」,例如大雨將垃圾從住宅區帶至河川或岸邊,或垃圾處理過程溢散出來。但由於這種樣態多元的「非點源污染」難以追蹤,只好從用途去反推使用族群或相關產業、做好源頭減量。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議題研究專員呂允中補充,就本島海廢問題嚴重的新北國聖浦來說,40 人、淨灘 30 分鐘平均能撿到 80 - 100 公斤的垃圾。而離島因季節性洋流、較少道路阻隔,海廢問題更被放大,澎湖曾出現厚達 50 - 60 公分的海廢佈滿整個海灘的情況。

第三問》回收難道做假的?做好分類為何還要限塑?

綠色和平基金會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塑膠只能「降級回收」,意味塑膠回收過後變得脆弱、不堅固,再製需加入原生塑膠,也無法製作成原生塑膠能做的。像是《食品衛生管理法》明確規定食物容器都不能使用回收塑膠。她感嘆,食品用塑膠用量很大,但就算能回收做其餘產品,並非循環再製成這些消耗量最大的一次用製品。

所有的垃圾都能回收再利用,但不一定具有「回收價值」,荒野保護協會專員胡介申表示回收商靠的是轉售取得價差,市場上對回收物有需求,才能促成實質回收。他分析,寶特瓶的九成的高回收率來自紡織業的高需求,可再製成足球衣、球鞋。然而,像吸管或塑膠袋等未來限塑的主角,就因顏色五花八門等問題導致回收處理費工,因此沒有回收價值。

黑潮基金會專員呂允中補充,就算原本有回收價值的,在經過「摧殘」變成海廢後,通常長滿藤壺或被曬到變形碎裂,回收商多不願處理,最終還是會進入焚化爐或掩埋場。

顏寧也表示,假設大家都有確實回收,但會不會真的「處理」也是個大問號。她解釋,回收物進到了回收場後,廠商會自行決定要不要進行下一步的回收流程,也曾發生覺得處理太麻煩或沒有價值,最後乾脆整包拿去焚化的情形,回收的結構性問題仍待改善。

第四問》海廢派人打掃乾淨不就好?

荒野保護協會專員胡介申表示,海廢在以前的確一直被當成是個「環境整潔髒亂」的問題,政府也年年花約一千多萬預算淨灘。但在自主淨灘十幾年後,民間團體發現「你丟我撿」根本無法改善現況,或許該想想如何讓垃圾不再流浪到海岸上。

然而清潔工作也同時並進,環團與環保署近期正在執行「海岸快篩」計畫,希望能盡快掌握各地的海廢嚴重程度,並將淨灘資源投注在重點區域。

第五問》海廢進入海洋後,會對海洋生態造成什麼影響?

黑潮基金會專員呂允中表示,若以海廢中最多的塑膠製品為例,海洋生物吃到塑料後會堵塞腸胃道,吃不下東西卻有飽足感,體力又會一直衰弱,也可能因無法消化產生脹氣。人類覺得能輕易判斷可不可以吃,但為了生存,海洋生物的要務就是要吃,尤其塑膠袋可能被錯認為水母,並非人類想像的這麼理所當然。

呂允中解釋,各式塑料或工業廢棄物會造成海洋酸化、塑化,讓有殼類的外殼溶解,造成海洋的基礎生產力被大量破壞、生態鏈崩解,經濟漁業更會首當其衝。他補充,這都不會是在兩、三年間出現的問題,但等到出現時「很多事情已經來不及了」。

第六問》海廢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嗎?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顏寧表示,目前並沒有直接的人體實驗證實海洋塑化對人類的影響,但綠色和平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塑膠經陽光、波浪或風的影響,會碎解成細小的「微塑膠」,製造時添加的許多化學物質也會釋放出來、同時也繼續吸附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像是多氯聯苯、農藥等,「變成一個持久性的污染物,就像是小毒藥一樣。」

顏寧說,實驗證實這些化學物質導致生物反應變慢、活動力下降等等,也發現帶有環境毒素的微塑膠會隨著食物鏈傳遞。呂允中補充,已有研究發現曾在啤酒、飲用水甚至米飯中檢驗出微塑膠,「到底有多少進入人體真的無法估計。」

第七問》限塑所衍生的「替代品」,會成為另一種浪費與消耗嗎?

黑潮基金會專員呂允中十分認同這樣的觀點,也因此強調環團所推廣的核心價值並非「替代」而是「減量」:「一次性使用的習慣與思維不改變,不管換成什麼東西都是一樣的。」要建立珍惜資源永續利用、減少一次用產品的習慣。

胡介申表示:「沒有最好的材質,只有可以用百次、千次的材質」、「願不願意用重複使用的態度,向用過就丟的態度說再見?」他認為,若能夠重複使用任何材質,都能為永續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