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無雙好球吳秉叡反避稅法遲不過關 政府難脫圖利財團嫌疑

作者
發佈時間2015/3/3 10:19:00
最後更新2020/1/15 02:51:34

民進黨籍立委吳秉叡於昨(3)日質詢時指出,我國財政目前出現舉債龐大的困境,但執政黨卻遲遲不盡速讓反制財團及巨富海外避稅的《所得稅法》第43條之3、之4等「反避稅」條款過關,讓該法案連同《所得稅法》其他修正條文在2013年4月通過財政委員會審查後,至今都還卡在黨團協商,遲遲無法完成三讀。吳秉叡痛批,正因為關乎社會公平正義的財稅改革遲不過關,人民才會不斷質疑政府圖利財團,要求行政院長毛治國應積極處理財稅改革問題。

立法院院會昨日進行施政總質詢,行政院長毛治國率領內閣團隊「應戰」。吳秉叡於質詢時就我國舉債不斷增加的財政困境,要求行政院長毛治國檢討公務人員十八趴優惠存款金額不斷增加,以及多項BOT措施未如預期獲得收益等浮濫「支出」問題。吳秉叡同時向毛治國喊話,面對國家財政困難,政府應該更積極執行各項開源節流的方案,像是賦予政府公權力向海外避稅財團課徵應繳實質稅收的《所得稅法》第43條之3,政院就更應加速推動促使立法通過。

吳秉叡指出,《所得稅法》43條之3、之4等「反避稅」條款,卡在立院已經兩年多,到現在都還無法通過黨團協商完成立法,正是因為政府缺乏法源依據公權力無法落實,像頂新集團這類大財團,才得以透過在避稅天堂設立境外公司,造成避稅金額一年最高可達新台幣三千億元的稅金缺口。

《所得稅法》修正草案於2013年4月1日通過財政委員會審查完成,但因國民黨於當年5月初院會時提案要求交付黨團協商,導致至今仍「卡關」在立院中未能三讀。吳秉叡質疑,執政黨是受到財團強力施壓,才故意擱置「反避稅」等稅改法案。

對於吳秉叡提出質疑,財政部長張盛和於答詢時做出回應,指目前是因兩岸仍未簽訂「租稅協議」,無法針對與《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相衝突之處進行修正,法案才會暫時停擺,待協議簽訂後,就會立刻協調黨團完成立法,並展開清查動作。

對於張盛和的答覆,吳秉叡相當不滿,指追查大財團透過避稅天堂逃避課稅,世界各國皆已如火如荼進行當中,且我國就已有自己的國內法,質疑財政部拿兩岸租稅協議當作藉口,對《所得稅法》修法採取消極態度。吳秉叡痛批,執政黨對於這項可以立即增加稅收的所得稅法修法毫不作為,放任法案持續延宕,難免「啟人疑竇」,人民會不斷質疑政府向財團靠攏,並非空穴來風。

美國獨立新聞組織「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於2014年1月發表一份調查報導,內容揭露中港台高官、富豪在英屬維京群島等「免稅天堂」設立境外公司,藉此避稅及移轉財富。其中,台灣約有近一萬六千人以此方式於境外「避稅」,包括旺旺集團蔡家、頂新魏家、中信辜家,以及新光吳家等國內知名財團皆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