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修憲改內閣制 前監委立委要大增到300席

發佈時間2015/2/10 07:48:00
最後更新2020/1/15 02:51:30

我國是否應該修憲走上內閣制?在國民黨政策委員會早上舉辦的線上公聽會上,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韓毓傑認為,應該漸進式推動內閣制;前監察委員李復甸則強調,世界上沒有所謂「標準的內閣制」,不必拘泥「準內閣制」、「漸進內閣制」等文字,應讓民眾知道有哪些實質的改革。前監委李炳南則提出,若走內閣制,立委席次應該大幅由現在的113席增加到約300席。

行政院長缺民意基礎

國民黨政策委員會,今(10)日上午十點舉辦第三場UPolicy線上政策公聽會,邀請學者與學生代表,談論我國是否修憲改為內閣制等議題。

前監委李炳南認為,在我國體制下,行政院長容易淪為總統的執行長,又因為選制的設計,小黨不易生存,少數選民被迫棄保。韓毓傑也說,行政院長缺乏民意基礎,很難推動政策。若能改回由立法院任命、由國會多數政黨出任閣揆、閣員,才符合民意。

立委席次應增加

國會議員可擔任官員,是內閣制一大特色;李復甸表示,以現行制度來說,包含部長、次長等職位,至少有39人須進入行政體系,但現在只有113席立委,如果人數不增加,首長無從產生;但他也擔心,人民可以接受增加立委席次嗎?李炳南也說,他統計各國情形,平均每5萬到10萬人民要選出1位代表。若以台灣人口換算,則立委席次應該要有280席以上,所以應該要有200至300席立委。

下修投票年齡 須以教育配套

關於下修投票年齡到18歲,與會學生代表、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生林家興認為,除了修改法條規定,更應該要積極去思考,在中小學階段的公民教育,是否已經有足夠的準備,讓學生在滿18歲時能有效行使公民權利?李炳南則認為不在籍投票才是更急迫的議題,像波羅的海三小國甚至已實施網路投票,對提高投票率有很大幫助。

這場公聽會,有網友反映直播時間太冷門,甚至原本不知道有這場公聽會,以致全程線上觀看人數不到50人、人氣冷清。國民黨黨團書記長廖國棟對此表示,會再對播出時間做檢討調整。

全程影片,可在此處網址觀看。

撰文、攝影:何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