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所得替代率分母這一題蔡英文不只輸給陳水扁連馬英九都不如

發佈時間 2017/5/16 22:45:00
最後更新 2020/1/21 08:26:33

(以七職等年功六為例,工作時的實際薪資與各版本年改法案設定的所得替代率分母都有不小落差。)

立法院歷經朝野文攻武鬥衝突及多次超時審查,終於在5月中完成年金改革中的公務員、公立教職員法案的審查。和過去歷次改革相比,這次蔡英文政府推動的方案、所設定的所得替代率上限與實際影響結果,都較過去更為大刀闊斧與進步,但在「所得替代率分母」的設定上卻是越改越退步,不但輸給陳水扁,甚至連馬英九都不如。

歷次年金改革設定「所得替代率上限」的目標,其實就是針對享受新舊制混合紅利的軍公教人員,基本上只有他們會出現「退休領的比工作多」的離譜現象,純舊制和純新制的軍公教大多根本用不到歷次設定的天花板。

「所得替代率分母」的設定則關係到歷次改革的宣傳與真實效果,但歷來三任總統改革設定的分母,卻都不是以「實際每月工作所得」作為分母,反而以各種方式膨脹灌水。這不僅和一般人理解與國際定義的所得分母不同,而有美化改革數據的嫌疑,也增加了退休軍公教實際可以領到的退休金上限。

針對新舊制紅利問題的年金改革,最早由前總統陳水扁在2005年推動,當時他面對的狀況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退休公務員、超過二分之一的退休教師「退休領的比工作多」。在國會絕對劣勢下,陳水扁鎖定本來就沒有法源依據的「十八趴」(優惠存款),修改相關行政命令,增加所得替代率限制來降低優存可存的額度。

陳水扁改革設定的分母為「本俸+專業加給加權平均數+主管加給(定額)+年終獎金/12」,除了會隨著考績及是否已達最高年功俸變化的「考績獎金」沒有列入外,以最大的額度來計算軍公教的所得分母,雖然不是以每月薪資,但至少還有有依據。

沒想到馬英九上任後,不但撤銷了陳水扁的改革,並在2010推出以「二倍本俸」作為分母的「99方案」,二倍本俸約是多數軍公教實際薪水的120%,當時造成大量退休軍公教可以回存18%,遭到輿論強烈抨擊,僅僅實施一個多月就被迫把阿扁2005年的分母重新拿出來,和二倍本俸的原案二擇一,以最低者最為分母,成為現行的100年方案。儘管比只用二倍本俸好,但根據考試院自己的報告,現行制度仍舊可以使退休軍公教的實質所得替代率超過100%。

馬英九也意識到年金的問題必須繼續進行改革,在2013年再度和考試院長關中推出新的年金改革草案,那次設定的分母在更縮減,改為「本俸+專業加加權平均數」,和這次時代力量所推出的「本俸+專業加給」類似,不同的地方在於代力量的版本是直接使用實際的本俸,馬英九的版本則繼續使用官方統一公布的加權平均數。馬英九2013年那次改革被中國國民黨立委們在立院群起攻之.痛批會影響選情,直接被封殺冷凍。

好不容易等到民進黨完全執政,蔡英文政府推出的年改法案卻越改越回去,竟然回頭再度使用連馬英九政府都已經不用的「二倍本俸」。銓敘部長周弘憲在面對時代力量立委質疑時,表示因為公務員有二十幾種專業加給,用專業加給當分母「窒礙難行」,但這樣的說法擺明就是在混淆視聽。目前施行的100年方案中,「年終獎金」就是用個別公務員的實際專業加給來計算,況且還有扁政府提出的現行算法、2013年關中版也用的「專業加給加權平均數」。周弘憲所主張的因為專業加給複雜就要用二倍本俸,顯然站不住腳。

在這次唯一有提出個人年改版本的民進黨立委、司法法制委員會主席段宜康也同意時代力量的質疑,認為用二倍本俸確實不合理,他可以接受用1.7倍本俸最為分母,但他也直接表示因為現場沒有草案跟修正動議,所以委員會還是先以二倍本俸作為決議。但這樣的所得替代率分母,不只比現行使用、阿扁在12年前提出的分母還要退步,更遠遠不如馬英九在4年前推出的「本俸+專業加給加權平均數」。

段宜康自己在臉書計算舉例這次年金改革的成果時,也都會舉出用實際所得當分母的「實質所得替代率」,顯然也明白官方設定的分母明顯灌水。既然如此,為什麼蔡英文政府不讓法案設定的分母能和實際所得相符,一定要用橫空殺出,連馬英九都已經捨棄不用的「二倍本俸」當作分母,越改越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