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今日在司法法制「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公聽會上表示,國民黨不斷強調轉型正義應往前溯及「日治」時期,卻在上週將涵蓋範圍包括「日治」的時代力量版轉型正義法案退回程序委員會,讓人不解。(攝影/蕭長展)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12)日召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第三場公聽會。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於會中指出,國民黨多次批評,民進黨版「促轉條例」沒有針對原住民族、往前回溯日治時期的不公,但是,時代力量黨版的轉型正義法案已涵蓋上述範圍,卻在上週五(6日)送入院會進行一讀時,遭國民黨提案退回程序委員會。
林昶佐表示,本來希望能在公聽會現場遇到國民黨立委,了解他們退回時力版轉型正義法案的原因和想法,到場後卻發現,只有國民黨籍召委林為洲在場。對此,林為洲僅簡單回應,並不了解黨團當時為何要退回,回黨團詢問後再做說明。
司法法制委員會所召開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公聽會,目前進入到第三場。今日在主席林為洲安排下,出席的包括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李訓民、研究員李鎨澂,臺大國發所教授邱榮舉、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及其他多名學者專家,就是否需要立轉型正義專法,以及針對民進黨「促轉條例」的制度設計,提出批評及建議。
時力版溯及「日治」 林昶佐:還以為國民黨會支持
針對轉型正義議題,除了民進黨提出「促轉條例」,時代力量也提出黨版的「歷史正義與權利回復法草案」,其中第一條立法目的即指出「以真相揭露的精神,調查百年來歷史發生之多個統治政權侵害人權的不當行為與結果,及原住民族或非原住民族群間之權利侵害」,針對統治政權,法案第二條也提出解釋,涵蓋範圍包括荷蘭、西班牙、鄭氏、清帝國、日本,以至現在的中華民國政權。
林昶佐指出,不論是國民黨的立委或學者,針對民進黨促轉條例中缺乏對原住民族權益回復、追溯時期僅針對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未往前回溯到日治甚至更早,都不斷提出批評。他接著表示,「聽到國民黨提出的質疑,和我們(時代力量)法案涵蓋內容很類似,本來以為會受到國民黨大力支持」,然而,在上週五時力版法案送入院會時,卻遭國民黨退回程序委員會。林昶佐見現場只有林為洲一名國民黨立委在,隨即表示,希望林為洲能提出說明。
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林為洲表示,自己並不瞭解當時黨團退回時力版法案的情況,但他贊同林昶佐所提出的問題,並強調回國民黨團後會代為轉達。
花亦芬批藍智庫學者:知識分子應深化民主價值
臺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在公聽會發言時強調,知識分子應該要致力於深化民主價值。(攝影/蕭長展)
在學者專家發言的部分,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李鎨澂指出,設計德國二戰時期V2火箭的火箭科學家馮.布勞恩,曾參加納粹黨衛軍(SS),戰後除了未因戰爭罪行被究責,甚至還被美國政府重用,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主持火箭設計與製造。李鎨澂也指出,德國雖然將冷戰時期蘇聯所扶植的東德政權視為轉型正義必須處理的不正義時期,但德國柏林到現在都還保留紀念蘇聯紅軍於二戰結束前夕進軍柏林的紀念碑。李鎨澂以此兩例質疑,正義如何、由誰來定義,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界線。
不過,臺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對李鎨澂的說法並不認同。花亦芬指出,紅軍紀念碑之所以還留在柏林,是因為德國政府還在處理該時期轉型正義的相關問題,加上其中牽涉兩國百年來複雜的政治關係及恩怨,裡面有太多模糊的空間,不應該以此為指標,來討論「不義」應如何定義。花亦芬進一步指出,對於何謂不義,以國際共識及普世人權價值而言,其實都有指標可以依循,並沒有那麼地不明確。花亦芬最後強調,需要轉型正義的社會,代表的是一個生病的社會,要如何繼續深化民主價值、讓社會走向自由多元,是知識分子需要去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