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去年推出的《數位中介法》,因造成爭議在草案尚未推出時就被迅速擱置。台大法律系教授蘇慧婕指出,若把言論的受眾想像成消費者,會認為要保護消費者權利,於是對廣告等商業言論高度管制。但反過來,為何對於政治評論,就可以預設消費者能抵禦所有攻擊?會理性消費正確的政治言論?蘇慧婕表示,法律對此有兩種應對方式。一是不改變價值判斷,但要求公民更加積極,但若公民怠惰,結果也只能夠含淚接受。另一點,則是容許政府更積極介入。她坦言,這確實是兩難,因為反映了兩種不同價值預設,這是值得思考且沒有絕對是非的議題。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台大新聞研究所、中嘉寬頻合作於 19 日舉辦「2023 年假訊息年度調查發表暨高峰論壇」,發表「假訊息現象與事實查核成效」調查結果。並由陳志柔、政務委員羅秉成、台大法律系教授蘇慧婕、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與談「假消息的來源、影響及因應之道」高峰論壇。
陳志柔指出,根據 2019 年的中研院調查,當時有 60%民眾不信任網路資訊,但最新民調顯示已有 80% 民眾認為網路上經常散播假消息。
面對這樣的現象,陳志柔解讀這是正向的,意即社會對於假消息的的「病識感」提高很多,這樣才有可能進到下一步選擇解方、對症下藥的過程。
針對散播假消息的境外勢力,陳志柔表示目前可總結兩點:「越來越嚴重」、 「手法越來越精細」。他舉例,中國對臺灣基層社會的統戰,像是招待旅遊等,在武漢肺炎疫情後有很大的改變。像是兩邊會開始有「接頭人」,赴中國的招待行程也改為更精細的「報名制」,要出團到中國,變成要先蒐集參加者的基本資料,並經對岸接頭人審核後,才能整團帶過去。
陳志柔建議,像是政府部門方面除了及時闢謠,各部會也應該做更深層的準備和演訓。像是教育部需不需要針對學生的媒體識讀教育、國家安全的意識,對統戰做準備?
針對假訊息管制的立法,陳志柔也指出,如果假訊息沒被積極處理的話,帶來的政治後果就是人民對於政治有疏離感,不信任有明確立場的訊息,所以傾向沒有明確立場,也變得不信任政治、不信任既成政治機構的訊息,整個政治生態上會往那邊影響跟移動。
陳志柔說,這種現象臺灣已經出現,有政黨基本上是以反對、沒有立場、攻擊和不信任所有現有的制度為主,就會得到支持。他強調,這是當假訊息擴大後,對臺灣社會、政治生態的影響,對於未來臺灣社會的政治信任、社會信任是一個傷害。
提到立法,羅秉成指出,從民調看到民眾立法的殷切懇求,但去年的《數中法》僅在公開說明會階段,甚至連草案都還沒預告,就因爭議被擱置。他指出,《數中法》的平台問責機制建立,在專業界沒人反對,但到社會上被操弄成網路戒嚴。他說,大家可以有不同意見,但如果一時間聲浪高到連討論都不行,就無法營造理性的討論空間,是個危機。
蘇慧婕則指出,若把言論的受眾想像成消費者,我們會認為要保護消費者的權利,像是廣告等商業言論被高度管制。但反過來,為何對於政治評論,就可以預設消費者能抵禦所有攻擊?一般民眾會非常有理性、消費正確的政治言論?
對此,蘇慧婕表示,法律可能有兩種應對方式。第一是不改變價值判斷,但因應方式是要求公民更加積極,但如果公民怠惰的結果就只能夠含淚接受。另一點,我們容許政府更積極介入,當然也看到產生爭議的時候,就會說政府是箝制言論。她坦言,這確實是個兩難,因為它反映了兩種不同價值預設,這是值得思考且沒有絕對是非的議題。
蘇慧婕分析,去年推出的《數中法》因爭議很快被擱置,這法案大比例參酌歐盟的 《數位服務法案(DSA)》 立法,其前身是《電子商務指令法》。從名稱都可以知道,本來是個商務法案,擴大變成數位服務法,所以條文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同時有競爭法規,也有消費者保護法規、個資保護法規、言論自由法規。
蘇慧婕提醒,《數中法》當然有政治性的問題,但也不能百分百排除法律爭議,希望透過更細緻的分析,來推動立法。
羅秉成說,民眾對於法律的需求還是在,但提到言論自由用法律管制,的確是不容易,所以目前採取分散式立法處理網路有害行為或犯罪。他認為,隨著明年起歐盟開始施行 DSA 後, 可再觀察國際上法制的進展,並思考如何對《數中法》進行重整及社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