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把稅金用在納稅人滿意的地方嗎?「參與式預算」是各國逐漸普及的審議民主模式,讓民眾參與審議,編列部分額度預算。熟悉政府財政狀況的前雲林縣財政局長陳錦稷分析,時常淪為議員「小口袋」的「議員配合款」,是參與式預算最好的試驗起點!
青平台於前(2)日於穆哲咖啡舉辦「參與式預算系列論壇」,陳錦稷以「財政實務與參與式預算的可能」為題,分享「參與式預算」這項新興民主模式內涵,並分析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狀況,進一步提出台灣實施參與式預算的可能。
**參與式預算:你繳的稅,自己決定怎麼用! **
陳錦稷表示,中央政府年度預算,一年約為新台幣1兆9600多億元,但負債5兆多,加上隱藏性債務總共20幾億,必須由2,300萬人民負擔。「大家五月繳完稅常常很憤慨,到九月審預算卻無法參與。」陳錦稷提及,「我們常困惑,為什麼我們覺得重要的事政府卻無感?」而實質預算編列過程的確充滿利益交換,民眾直接參與、理解預算是相當重要的事。
陳錦稷以紐約的參與式預算為例,分享國外實際經驗。他表示,Participatory Budgeting in New York City是紐約市政府的新嘗試,紐約市政府提供高達近1,400萬每元的預算額度,透過參與式預算,當地居民可以決定如何編列部分預算。民眾透過審議討論、諮詢專家意見,進而決定預算的運用方式,審議通過的計畫即可獲得資金。陳錦稷表示,好的參與式預算可以使資源重分配,將中產階級社區充足的資源導向貧窮社區,或者其他公共服務或社會福利體系。
陳錦稷進一步指出,實施參與式預算必須獲得行政首長的支持,才能確保參與式預算的持續性與穩定性。此外,民眾參與度、明確的規則與流程、預算金額、施用範圍等,都是相當重要的內涵。他舉例,選定預算實施,整個台北市就太過廣大;但對某些公共建設是適合的,例如忠孝東路的公車專用道即是「參與式預算」適合審議的標的!
參與式預算 可由「議員配合款」切入
陳錦稷表示,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政見中,有一項是由里長、社區協會等團體提案的「社區參與式預算」。但他認為,由里長、社區協會等團體提案,缺乏審議民主過程以及實質公民參與,不算是「參與式預算」,而是「政治綁樁」。陳錦稷指出,政府每年都會編列村里長、議員「配合款」,但這些經費往往被用在基層綁樁,陋習延續已久。「好的議員還是會用在選民身上,但糟糕的議員最後常把這筆經費變成自己的私房錢。」陳錦稷表示,「議員配合款」往往淪為「市政府綁議員,議員綁基層樁腳。」曾有十幾名議員簽空白單據給廠商,要求對方給回扣,最後被依貪汙罪判刑。這些經費執行,雖然會定期於主計處網站公布明細,但民眾難以監督,且行政單位往往是議員與政府關係和諧,款項就給的多,「但不和諧預算就過不了,這是代議政治的弊病。」
陳錦稷認為,讓財政透明度提高,還是需要參與式民主與預算過程。每年政府總預算有限,且現今財政預算支出結構僵化,人事等常態費用偏高,難以更動,若實施參與式預算,該從哪邊找錢?陳錦稷分析,雖然可能會得罪議員,但「議員配合款」將是參與式預算很好的切入點。

圖說:政府有把稅金用在納稅人滿意的地方嗎?「參與式預算」是各國逐漸普及的審議民主模式,讓民眾參與審議,編列部分額度預算。熟悉政府財政狀況的前雲林縣財政局長陳錦稷分析,時常淪為議員「小口袋」的「議員配合款」,是參與式預算最好的試驗起點!(圖片由公民1985行動聯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