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 24 日,臺灣「潛艦國造」在高雄舉行開工典禮。儘管「潛艦國造」已進入造艦階段,外界對國造潛艦的必要性仍有不少質疑。對此,國防院學者蘇紫雲接受《沃草》專訪指出,潛艦對於像臺灣這樣的「守勢」國家特別重要,若擁有潛艦,將能讓臺灣在岸置型反艦飛彈射程範圍形成的海上防線外,再將防衛的「拳頭」向外延伸;當中國欲發動臺海作戰,護衛登陸船團的航艦及艦隊更可能遭我方潛艦攻擊、削弱戰力,最後造成失去護衛的登陸船團猶如「裸奔」。國防院研究員歐錫富撰寫的評析文章則指出,中國急欲發展航艦,目的是為了組成航艦戰鬥群跟美國海空軍力量分庭抗禮,並在對臺作戰時能避開我國反艦飛彈射程,在臺灣東北、東部、西南等海域進行封鎖並阻絕美軍馳援;在這項可能的戰場情勢下,我國正在建造的潛艦艦隊,將是唯一能嚇阻中國航艦戰鬥群的利器。
潛艦可使我「防禦縱深」外推 共軍登陸船團將陷無護衛艦「裸奔」風險
以潛艦國造目前的進度與整體規劃而言,已開工的產線預計於 2025 年可完成第一艘「原型艦」,規劃總共將製造八艘潛艦。為何臺灣如此需要潛艦,以至過去對外軍購屢屢碰壁後,仍規劃採自製方式來獲得這項武器。從近期我國獲美國政府同意軍售 400 枚 RGM-84L-4 Harpoon Block II 魚叉反艦飛彈及 100 輛飛彈發射車,其中透露的戰略意義,凸顯潛艦對於臺灣國防的必要性。
向美國軍購 100 套「岸置型魚叉反艦飛彈系統」,我國的考量,主要在於近年來國防各項建置所著重的「不對稱作戰」能力。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指出,我國向美採購 400 枚魚叉飛彈及 100 輛飛彈發射車,對防衛臺灣有絕對正面的幫助。因為這批地面流動型的反艦飛彈系統,以臺灣屬多山地形、易於躲藏攻擊,對於欲登陸臺灣的中國解放軍,將構成難以反制的作戰壓力。
他表示,以我國向美軍購的魚叉反艦飛彈,大約 120 公里的射程範圍,就形成了臺灣本島向外擴張的一道防線;400 枚的飛彈數量則足以讓解放軍進犯的登陸船團「吃個粗飽」,讓臺灣至少先立於不敗之地。而未來這八艘國造潛艦的戰略意義,重要性就在於能讓我國打擊敵軍的「拳頭」向外延伸,超出反艦飛彈射程能涵蓋的範圍,將現有的防禦縱深再向外推。
蘇紫雲指出,因臺灣地形狹長、缺乏廣大腹地,潛艦戰力不但可讓我國海面防線再向外推進,以潛艦能隱蔽於水下的特性,即使我國在數量上無法壓制中國,但當中國意圖發動侵略臺灣作戰,就永遠必須費盡心思提防船艦受我國潛艦攻擊。他強調,潛艦對處於「守勢」的國家特別重要,關鍵就在可以讓敵方海軍的戰場自由度大幅受限。
他進一步說明,潛艦很適合部署在臺灣的北邊及南邊,獵殺「高價值」的共軍航艦或登陸船團的護航艦隊。當共軍航艦或護航軍艦的戰力被我國潛艇攻擊而削弱,失去護航艦隊的登陸船團若執意要航向我國進行登陸作戰,處境就會像是在「裸奔」。在這樣的戰場情勢下,我國擁有的 400 枚岸置型魚叉反艦飛彈就更能突穿、重創共軍登陸船團。
中國積極發展「離岸平衡」、「區域拒止」戰略 臺灣擁潛艦方能制衡
以國際戰略情勢看臺灣發展潛艦的必要性,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長歐錫富日前發表一篇標題為《台灣濱海決戰 2.0 增強版》的評析文章指出,中國自 2000 年之後積極發展稱為「離岸平衡」的戰略,這項戰略的重點,其中一項在於控制陸上與海上邊界的能力。所謂陸上邊界就例如中印邊界,而海上邊界,則就是指南海、臺海、東海等靠近中國的海域,而關鍵就在於,提升控制能力以排除美國威脅中國本土或干預區域情勢。
中國積極發展「離岸平衡」戰略,很大程度解釋了解放軍為何近年來不斷強化反制美國海空軍介入周邊海域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 access/area denial 即 A2/AD)戰力,並加快腳步建造航空母艦組成航艦戰鬥群,以突破美國從「第一島鏈」(構成此島鏈的國家為韓國、日本、臺灣)封鎖其擴張,進而在海權上逐步達到能跟美國分庭抗禮。
該評析進一步指出,目前中國擁有「遼寧號」、「山東號」兩艘航母,第三艘也還在建造中,預估解放軍未來至少有四個航艦戰鬥群。再以中國航艦曾繞臺的航線推估,未來中國航艦如果參與臺海作戰,可能部署的地點包括:臺灣東北海域、阻斷駐日美軍馳援;臺灣東部菲律賓海域、阻斷關島美軍馳援;臺灣西南接近南海北部,阻斷美軍從麻六甲海峽北上馳援。如此一來,臺灣將遭到中國航艦戰鬥群包圍封鎖,且解放軍部署艦隊勢必會避開我方岸置型反艦飛彈射程範圍。而目前我國正在建造的潛艦艦隊,將是唯一能嚇阻中國航艦戰鬥群的利器。
外界疑國造艦「紅區裝備」都外購 蘇紫雲:外購自製並行,走向國防自主
雖然擁有潛艦對臺灣國防將帶來重要的戰力,負責造艦的台船公司於 11 月 24 日也已舉辦開工典禮,宣布臺灣國造潛艦正式進入造艦階段。然而,外界對於潛艦國造仍有許多批評和質疑。中國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就抨擊,我國潛艦的「紅區裝備」(指潛艦之作戰系統、魚雷管發射系統、聲納等關鍵裝備),都是「花大錢從外國進口,如何算是『國造』?」。
對於這類質疑,蘇紫雲指出,目前的潛艦國造案,臺灣研製的技術大約佔 60%,外國技術與設備則大約佔 40%。他認為,雖然我國目前造艦的紅區裝備仍需靠進口取得,但這不代表「國造」的層次會因現階段要靠外購,就只能停滯於目前的技術水準,重點在於政府如何尋求外購與國造之間的「甜蜜點」,讓我國能立即獲得所需裝備,國防自主的層次也能持續提升。
他強調,「不是外購後就不自製,也不是自製後就不外購」,許多先進國家的國防政策思維,都著眼在自製及外購中間取得平衡,譬如海軍戰力、國防產業實力都相當強大的美國,在國造武器之外仍軍購了挪威製造的反艦飛彈,就是顯著的例子。
如何尋求向外軍購和自製的平衡,蘇紫雲表示這可稱為一種「雞尾酒政策」,但無論如何,關鍵軍備技術仍需自行發展。以潛艦國造來說,他認為在我國借助外購技術來製造計畫中八艘潛艦的過程,還有十多年的時間可以對潛艦關鍵的裝備與系統進行研發自製,並更能在獲得外購裝備的基礎下,用來跟我方研製的裝備做性能對比及調整校正,藉以改良和強化,讓自製的裝備得以發展得更加成熟,並能符合軍方需求獲得採用。如此,對於臺灣掌握軍備的關鍵技術、走出「自己的路」,才有實質上的效益與幫助。
蘇紫雲表示,拿潛艦核心的作戰系統來說,以臺灣是電腦硬體製造的「強國」,也具有相當程度的軟體實力,加上中科院早已成功研發出跟潛艦同屬三度空間作戰需求的「天劍」空對空飛彈,他認為,「真的有機會可以自行製造」。但相對來說,像聲納這類精密裝備,就不是我國目前能成熟掌握的技術,「畢竟我們是新手」。因此,政府在拿捏外購與自製的平衡點時,仍要維持自行研製的能量,同時思考如何扶植與培養相關產業,以真正走上「國防自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