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實驗室揭露中國假帳號 我是台灣人我反綠社群洗版放大對立

作者
發佈時間2025/7/23 08:14:40
最後更新2025/7/23 10:01:48

「我是台灣人我反綠」你有在 Threads 上看到有人這樣說嗎?

一場看似來自「台灣人」的對立,其實是來自境外?研究資訊戰的智庫「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自 3 月 15 日至 4 月 30 日在社群平台 Threads 上觀測到了 51 個不實帳號,這些假帳號盜用台灣網紅的照片,假扮為台灣人,並且重複發表了針對民進黨的攻擊言論。

從淨土變為戰場?Threads 上也出現了假帳號?

台灣作為新興社群平台 Threads 的大本營,使用者排名全球第二。Threads 初期爆紅時可以明顯觀察到使用者普遍較為年輕之外,也與台灣的政治動態有關。

大罷免期間,可以在 Threads 上看見許多使用者以「百工百業挺罷免」為號召,積極投入政治表態及宣傳,截圖自 Threads。

隨著快速走紅,Threads 成為了網友口中的「脆」或「串」,加上廣告尚未大量佔據版面,脆一開始被特定陣營、特定世代的使用者視為一片「淨土」。

由於整體社群特性仍在發展中,上頭的活躍使用者也較願意表態政治傾向,從一開始的「柯黑」俱樂部,再到「國會擴權」期間所引爆的青鳥行動課金公媽,以致於大罷免連署階段,公民團體彼此串連、打氣的誇誇團......許多社群上特有的詞彙及互動樣態都在這個高度活躍的新興社群上萌發

這些使得 Threads 受到歡迎的原因,同時也讓 Threads 成為了假帳號以及境外資訊操弄虎視眈眈的目標。

民主實驗室指出 Threads 平台上於 2025 年 3 月 21 日至 4 月 15 日期間,「我是台灣人我反綠」這一句話的貼文流量有顯著的增加。其中有 91 則貼文來自 51 個假帳號,而這些帳號可能與中國有關聯。

「我是台灣人我反綠」假帳號集團背後是中國?

根據民主實驗室報告,這 51 個不實帳號是在 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 4 月之間建立的。這些帳號都盜用了亞洲女性的圖片作為大頭貼。但要如何證實這些是假帳號、和中國有關呢?

不同帳號發表一模一樣的貼文內容「霸凌肉搜什麼的我通通都沒在怕啦我就是要po!我是台灣人,我反綠」。圖片來源:民主實驗室。
  • 機器人設定錯誤露餡、相同的追蹤連結

民主實驗室指出,發布「我是台灣人我反綠」的帳號中,至少有一個帳號犯下了明顯的錯誤。

該帳號於 4 月 29 日發布貼文,表示將參加 4 月 26 日的反民進黨抗議活動,也就是在活動結束三天後才發出,有可能是由於機器人設定錯誤所導致。

此篇貼文於 4/29 發出,文中卻表示「4/26會去凱道應援」,明顯的時序錯誤可能是發文機器人設定錯誤所導致。圖片來源:民主實驗室。

除了政治內容之外,這些帳號也會同時在自己的頁面上貼出其他色情內容,推廣特定的色情網站。這些假帳號所分享的連結,會將使用者轉址到其他色情網站,而其中至少有 10 個帳號使用完全相同的追蹤連結,進一步顯示這些帳號是由同一個操作者所控制的。

  • 貼文出現簡體中文、社群帳號綁定境外電話號碼

這批假帳號中有 23 個帳號共發布了 71 則包含簡體字的貼文,其中有些貼文幾乎全部使用簡體中文,而其他貼文則僅出現一兩個簡體字,可能是轉換錯誤所致。

另外由於 Threads 和 Instagram 的登入設計,當點選「忘記密碼」時,可以從重設密碼的過程中,看到一部份原帳號所綁定的電話號碼。民主實驗室藉此發現,其中一個帳號綁定的電話號碼來自香港,另一個則綁定波蘭的電話號碼。

截圖中顯示帳號所綁定的手機號碼之國碼( +852 )為來自香港。圖片來源:民主實驗室。
  • 盜圖當大頭貼、營造在地人設

這批假帳號主要盜用女性網紅的照片作為大頭貼,大多數帳號會持續發布同一人的圖片,以試圖營造出看起來一致的形象。

大部分盜用的照片來自台灣的小型美妝部落客與網紅,但也有一些來自泰國與馬來西亞人士。有的帳號甚至會貼出特定在地活動(例如台灣的音樂節)有關內容,藉此營造出看似真實的「台灣人設」。

為何假帳號出籠齊聲喊「我是台灣人我反綠」?

境外資訊操弄除了要辨識誰是行為發動者、是否來自境外,也會針對散播的訊息內容做分類,才能了解究竟境外勢力是如何散播這些被操弄的資訊、想達到什麼目的?

民主實驗室指出,共有 275 篇貼文是內容完全相同的反民進黨貼文:「霸凌肉搜什麼的我通通都沒在怕啦我就是要po!我是台灣人,我反綠」。

此外,還有另外 10 篇貼文表達了對台灣民眾黨與中國國民黨的直接支持,內容聚焦於聲援 2025 年 4 月 26 日所舉辦的抗議活動。

民主實驗室在 DISARM的架構下提出以下分析:

  • 製造對立(Divide):在社群中製造群體之間的衝突,以加劇內部分裂。該威脅行為者試圖透過放大具爭議性的政治內容來分化台灣民眾,這些內容大多數批評民進黨(DPP)。

  • 煽動行動(Motive to Act):說服、驅使或挑釁目標採取對攻擊者有利的特定行為。這些假帳號發布了超過九則貼文,鼓動民眾抗議民進黨政府。

  • 淹沒資訊空間(Flood Information Space):以大量不具真實性的內容,淹沒資訊來源(例如社群媒體上的動態)。常藉由機器人、網軍等進行,可用來操弄輿論風向、壓制不同觀點,或讓尋找可信資訊變得更加困難。

舉例來說,以關鍵詞「我是台灣人我反綠」進行搜尋,民主實驗室發現在 2025 年 3 月 13 日至 4 月 15 日之間出現了 1,006 則貼文,其中有 91 則(約 9%)來自這 51 個不實帳號。

  • 機器人自動轉發與重貼放大訊息(Bots Amplify via Automated Forwarding and Reposting):透過自動化手段(如人工智慧或社群媒體機器人)大量擴散經操弄的內容(例如自動轉推或按讚),以提升內容的曝光度。

民主實驗室指出,這批假帳號之間的行為高度協調,許多帳號發布了相同或幾乎相同的內容,並常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行為。

左方圖表中顯示,每個帳號發布的內容中與至少另外 10 個帳號發布相同內容的次數。右方圖表則顯示了 12 個不同帳號在 20 分鐘內發布了 13 則相同內容的貼文。圖片來源:民主實驗室。

當「境外」假扮「台灣人」激化政黨對立?

這當然不是說,只要發文表示「我是台灣人我反綠」的都是來自中國的假帳號。

而是藉由揭露來自境外的假帳號操作,如何挑起社群平台上的爭議話題,我們才能避免輿論被錯誤的激化、被刻意放大

來自中國的資訊操弄正在藉由機器人、盜圖等方式,瞄準活躍、信任度較高的新社群平台建立看似是台灣人的假帳號,在網路上營造「台灣人」的虛假形象。

這是常見的境外資訊操弄特徵,利用「台灣人」批評台灣,若是引起反彈或是質疑,則可以民主社會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作為反駁。

在一個民主國家裡,不同立場的交流或是批評都可以是健康的互動,但中國正在藉由資訊操弄手段撕裂台灣社會,讓內部失去對討論的真實認知,以及彼此溝通的善意。

註解

  1. 政治學者王宏恩撰文〈Threads對台灣政治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視〉指出,「在兩年前 Threads 平台剛上線時,是成為台灣最年輕一代網路使用者(國、高中生)的新平台,因為他們覺得小紅書跟抖音已經是『上一代』的年輕人在用的了,不夠年輕了。」
  1. 中共官媒和附屬機構會在社群平台上「偽裝」成非官方的網紅,來放大中共的政治宣傳。2023 年微軟發布〈東亞數位威脅報告〉指出,這些「官方製造」的大外宣網紅,在各個國家的受眾涵蓋了 40 多種語言、觸及至少 1.03 億人。
  1. 民主實驗室報告〈人造多重宇宙:2024 台灣大選境外資訊操作與影響觀察報告〉中提出說明,指「DISARM 架構參考資訊安全領域分析網路攻擊手法的架構,運用於不實資訊和資訊操作的分析,將不實資訊和資訊操作視為有害資訊。DISARM 架構歸納出多達 300 項不同的資訊操作技巧,並公開地於網站上說明這些技巧的編碼及特徵。」
  1. 垃圾偽軍(Spamouflage)是一個和中國官方有關聯的假帳號網絡,垃圾偽軍可能透過假帳號發布垃圾內容偽裝為真人帳號、大批假帳號重複發文轉貼、利用數量龐大的 #hashtag 關鍵詞或帳號名來掩蓋訊息,讓使用者看不到中國不想讓你看到的訊息,也可能藉此讓特定內容被平台降低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