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318 學生包車到 524 課金阿嬤10 年後的街頭民主升級

發佈時間 2024/5/24 06:15:04
最後更新 2024/6/6 06:29:44

編按:台語 a-má 正字應為「阿媽」,但考量「課金阿嬤」已成為網路固定用法,此處沿用。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

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為前線青年提供後勤支援的中產人士自稱「家長」、接送抗爭者稱為「接(小孩)放學」,但在台灣,卻出現了奇特的「阿公阿嬤」認同,並將受資助的青年參與者稱為「民主金孫」。這個連結如何產生?背後代表怎樣的民主進程與價值認同?

緊鄰立法院的濟南長老教會,是許多公民運動重要的後勤補給基地。(攝影/朱乃瑩)

第一個關鍵字「課金」原本是電子遊戲術語,指在遊戲內消費以提高遊戲表現。在這場運動中,許多人將捐款戲稱為「課金」,而「阿嬤」與慷慨、熱情、無私利他、瘋狂投餵等意象的連結之深,更早已是台灣人一聽就懂的暗語。

上週五(17)晚間,當藍白粗暴護航爭議連連的國會擴權法案時,數百位民眾集結到立法院外的青島東路抗議,揭開了這場公民行動的序幕。許多曾參加過 2014 年「318 運動」的人自我打氣,戲稱經濟能力提升後成為「課金戰士」,「10 年前睡馬路、10 年後起碼可以睡帳篷。」

週二(21),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等民團出面搭設舞台與轉播螢幕、申請路權,讓 3 萬人的群眾集會有所依托,緊鄰立法院的濟南長老教會主動承擔後勤基地的角色,提供抗爭者食物與休息空間。一些無法到場的公民透過外送平台,訂購各式物資直接送到濟南教會。

當天意外成為「物資組」的李小姐是到濟南教會覓食時,順手從外送員手中接過 3 大袋物資,因為一直找不到接手的人,就主動協助物資中轉,一路忙到凌晨散場。

「318 快一星期才建立起完整的物資組,但這次第二天就 run 起來了!」他觀察到,跟 318 時相比,這次物資來得更快更急,也更加多元細緻,不耐久放的熱食相對較少,但各種包裝食品、衣服毛巾拖鞋、吹風機、爽身粉甚至女性生理用品絡繹不絕,顯然捐贈者都有考慮不同的需求。

豐富的補給讓許多參與者直呼,像是遇到「怕你餓的阿嬤」,經民連的捐款系統更是每日被「課金」灌爆。

5 月 24 日由熱心民眾贊助的箱水堆放在濟南教會。(攝影/朱乃瑩)

半導體媽媽搶課金:感謝青年為孩子留下更溫暖的土地

有了週二的成功動員,民眾對於今(24)日立法院院會外抗議的熱情更加高漲,也開始有非台北的網友發起包車,希望資助家鄉學生參與這場民主盛會。但由於包車相對繁瑣及受限,有些「阿公阿嬤」選擇個別贊助主動求助的學生「金孫」車票或住宿,熱心網友成立專門的 Line 社群協助媒合,許多「公嬤」感慨「金孫比演唱會票還難搶」、「一孫難求」。

一位育有一子的外商半導體小主管「阿嬤」在週四(23)早上發出訊息,表示「賺了 10 年,想回饋社會」,結果順利接到 7 名「金孫」,共課了 8000 元,但他自己設定的目標則是 10 萬,「反正我就課到島嶼天光的時候,跟他們比氣長。」

「阿嬤」對《沃草》表示,他的「金孫」除了學生,也有創業初期的年輕人,言詞都非常客氣,自己也有驗證相關身份,並叮囑對方「小心安全、絕對不可以衝,只要讓藍白知道民意在外面,這樣就夠了。」

談到自己走上「課金」之路的心情,他感慨,台灣半導體在這 8 年的飛躍有目共睹,但身邊從業者只有漠不關心及「小草」(民眾黨支持者)兩種人,「我真的覺得不行,課金的同時也是在表態,不是所有半導體工程師都是小草!」

「課金」對他而言並非施恩,而是善的循環,「這些哥哥姊姊願意到場,也是為我的小孩留下更溫暖的土地,我真的很感謝他們!」

然而,有善心就有濫用,到週四晚間,也漸漸出現「阿公阿嬤」彼此叮嚀篩選居心不良的「壞孫」。一位訂了多張青旅床位的「阿公」無奈表示,他後來對「金孫」的審查越來越嚴格,「只希望付出的真心也能交到真心人手上。」

5 月 24 日上午 10 點左右,青島東路會場就已滿載,主辦單位宣稱超過 3000 人。(攝影/朱乃瑩)

從 318 民主包車到 524 課金阿嬤,折射出怎樣的 10 年?

共生青年協會理事長蔡喻安,10 年前仍是高中生時,曾搭乘成大異議性社團「零貳社」包車北上參與 318 運動。他認為「阿嬤」現象首先反映了社運方式改變,318 時的交通、住宿資源通常由校園組織、在地組織串接,但 10 年後許多組織凋零或疲弱,變成個人要自己做資源的徵求、配置與動員,這些資源調度的資訊就會檯面化、成為社群現象。

此外,過去公民團體募款往往訴諸「缺錢」的悲情,而「課金阿嬤」的敘事則更為正向、輕鬆,可以大幅提升個人的成就感與認同感,也呼應了台灣民族主義敘事中,關於慷慨、善良的意象,使人更容易跨過捐款的心理門檻。第三個因素則是,許多擔心柯文哲帶走整代青年的「阿公阿嬤」,非常願意鼓勵青年學生站出來,彰顯並非所有年輕人都是小草。

蔡喻安認為,318 世代迫切希望看到新一代青年出現在抗議現場,以彰顯「並非所有青年都是小草」。(示意圖,非當事人)(攝影/朱乃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