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幸遭遇刺殺逝世,引全球哀悼,是什麼讓他成為國際的重要領袖?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指出,1990 年代後美國與中國關係升溫,成為「準同盟」,中國 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奠定「世界工廠」地位,2008 年的北京奧運更讓中國的強國形象達巔峰。當全世界都在想靠中國「發大財」時,安倍就已看出中國崛起對世界民主的威脅,2007 年他提出隱含包夾中國意味的「自由繁榮之弧」,2012 年又進一步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直接點名中國威脅。安倍的遠見在 10 年後也被美國接受,成為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
民團「經濟民主連合」13 日舉辦「台美關係真的『堅若磐石』嗎?認識美國對台政策的『變』與『不變』」講座,邀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經民連顧問陳方隅主講、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主持。
「實際上臺美關係進程中,不少是安倍的影子。」賴怡忠指出,日前《華爾街日報》刊登美國前國安副顧問博明的文章,指出「印太戰略」是安倍發明。對美國而言,印太戰略就是美國政府接受安倍說服、透過美國發揚光大,在印太地區已經成為共同語言,當然只有被圍堵的中國在反對。印太戰略讓臺灣的國際關注點增加,另外也包括歐洲、北約都被視為重要關注區,這是不容易的發展。
陳方隅指出,回顧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美國在 1971 年起為了「聯中制蘇」,開始了對中的和解與接觸政策。
陳方隅表示,當時美國也相信「民主化理論」,也就是藉由一起賺錢就會產生中產階級,並要求政治開放,讓獨裁國家民主化。這樣的想法在 1990 年代達到高峰,尤其民主黨柯林頓時期,當時中國開出許多發大財的空頭支票、找美國大公司遊說,讓以「人權政策」自居的民主黨政策大轉彎,直接給中國最惠國待遇,沒有附帶任何人權改善條件。
一直到 2021 年,才由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出面,正式宣布「與中國交往」的政策已經結束。
陳方隅指出,這期間美中關係好到不行。2001 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其「世界工廠」地位就此展開。2001 年,美國重心轉移到反恐戰爭及中東,當時還和中國一起反恐。2007 年的金融危機,美國直接和中國一起救市。2008 年的北京奧運,更讓中國的國際形象達到高點,被視為崛起大國。
陳方隅指出,當全世界都在和中國一起「發大財」時,2007 年、剛開啟第一任首相任期的安倍,就已經意識到中國崛起會對民主造成威脅,因此提出「自由繁榮之弧」,從日本連到澳洲、經過印度、到波羅的海。沒有說針對誰,但可以看出就是劍指中國。
2012 年,安倍戲劇性東山再起,第二任首相期間進一步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連接日本、美國、澳洲印度,甚至直接針對中國,表示南海、東海如果再不形成同盟,就會變成「北京的弧」。
當安倍正在連結盟友圍堵中國,全世界在幹嘛?陳方隅指出,這時的臺灣正在進行 ECFA 大辯論,最後臺灣的選民選了中國國民黨籍的馬英九當總統、選擇要與中國多一點交流。陳方隅表示,當時連臺灣人都不認為中國是威脅,甚至美國也才剛開始討論「重返亞洲」政策。
陳方隅稱讚,安倍是有遠見的政治人物。在提出政策 10 年後,美國接受了他所提的「印太戰略」方案。他帶領日本從經濟繁榮的國家,成為國際政治中重要的角色。尤其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台時,日本最擔心美國外交政策沒有延續川普路線,當時安倍卸任不久,繼任的首相菅義偉也派很多人去遊說拜登,顯示印太戰略的形和維繫都和安倍有很大關係。
短期看不到一中政策、戰略模糊的改變
回到臺灣,拜登的上台也引來不少人擔心臺美關係倒退,但陳方隅認為,拜登不僅承襲川普還更推進。
陳方隅指出,拜登從 2021 年 3 月開始,推動美國和各國的雙邊議題中,都提到「臺海安全」,以前美國「怕中國不開心」的心情已經在消失。
陳方隅強調,認識臺美中關係,就知道美國長期以來有個「不變」,就是「一中政策」,有點像是咒語,但因沒有明確的實質內容,所以彈性、好用,等於美國把詮釋權握在手中。但實際上,美國對臺政策每天都在變,只要美國通過新法案或新政策,就有改變。
「 If it isn’t broken,don’t fix it(沒有完全壞掉就不要修理他)」陳方隅指出,這是美國有趣的處事原則。尤其這套用在美國對臺灣的「一中政策」、「戰略模糊」上非常合適,實際上內容又非常彈性。所以他認為,短期內看不到美國「一中政策」的改變。
「美國短期內也不可能放棄戰略模糊。」但陳方隅強調,拜登自 2021 年起三番兩次在公開場合說會協防臺灣,雖事後都有官員聲明對臺政策「不變」,但都講了這麼多次,他認為這意味著不會放棄模糊,但整體走向清晰。如同《華盛頓郵報》所下的標:「Less ambiguous. More strategic(越少模糊,越多戰略)」
陳方隅也表示,美國維持「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給了「疑美論」操作空間。但他強調,外交政策「永遠」是從自己國家的利益出發,所以要破除「疑美論」,要去看美國的國家利益。
何謂美國的國家利益?陳方隅認為,就是二戰後拉出來的「三大島鏈」,而臺灣就處於第一島鏈的正中間位置,也就是美國將軍麥克阿瑟所說的「不沉的航空母艦」,是圍堵共產擴張的重要戰略位置。
陳方隅質疑,美國人要是賣臺、讓中國控制臺灣,等於讓中國可以在臺灣東岸建立海港,直接面對整個太平洋、直接威脅美國在太平洋的地位,有可能隨便賣嗎?若以美國的「海權思維」來看,臺灣周遭主要的世界航道,佔全世界 40%的貿易量,美國會讓臺灣海峽這條線輕易落入中國控制嗎?
美國政策該如何不礙臺灣民主
陳方隅指出,「戰略模糊」一開始的設計意義有兩層面:嚇阻臺灣做出不負責任的政策、也嚇阻中國。但這幾年來,幾乎沒有人在討論臺灣的部分,他認為是由於蔡英文政府這幾年的外交政策成功,說服了美國認定會改變現狀一方就只有中國。但他也質疑,若 2024 年後,臺灣會這樣被美國認為嗎?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賴怡忠則質疑,戰略模糊怎麼會不妨礙到臺灣民主?過去要維持戰略模糊,甚至變成臺灣的修憲主張都被否決、公投還被設下條件,嚴重戕害臺灣民主。他說,這是現在大家攻擊「維持現狀」的問題,該怎麼說服大家支持這樣的外交策略?
陳方隅同意,美國太害怕臺獨,導致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行。2018 年,蔡英文以民進黨主席下令黨公職、黨工不准參與東奧正名公投,應該就是受美國壓力,所以這要持續溝通。他認為,美國對臺灣國內政治沒有足夠認識。但從去年美國送臺灣一大堆疫苗,代表美方有看到美國外交政策對臺灣國內政治效應的效應,但這還不夠,面對憲改等美國人認為敏感的議題,蔡英文政府的說服方式都還要加油。
賴怡忠也認同,既然大家都是民主國家,應該理解社會就是會有不同聲音,吵架是必然會發生。美法、美日都曾有過激烈爭論,比臺灣嚴重的多。只是因為臺灣很需要美國,認為惹怒「老大哥」就不得了,但他呼籲臺灣政府「心臟大顆點」,吵架是健康民主社會會出現的意見分歧現象,讓美國政府理解後,他們應該就不會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