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恐加害者沒人認為自己該負責 促轉會未來軍警情治系統應納不義歷史教育

發佈時間 2022/5/10 10:22:56
最後更新 2022/5/10 10:36:22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從 2018 年成立,期間經歷前副主委張天欽「東廠」風波,亦完成許多轉型正義的基礎工程,將於今(2022)年 5 月底解散。上(4)月底,促轉會舉辦業務成果發表會,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指出,現任的蔡英文政府真正讓轉型正義進入「落實期」。他也揭露促轉會訪談威權時期情治人員部分內容,一位外省老兵被控「為匪宣傳」在獄中自殺,起訴他的軍事檢察官卻冷血說「起訴完了我們就不管」、「當年就是這樣,你也不能說戒嚴不對。」葉虹靈強調,威權體系讓所有人都把責任往外推,沒人認為自己該負責,但現在的軍警、情治更應該把不義歷史當成自身的教育訓練教材,才能重新在民主社會扎根,因此將提修法擴大轉型正義教育,不只學校教育,軍警、情治系統也要自我反省。

左起:促轉會前主委楊翠、代理主委葉虹靈、政治受難者呂昱、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家屬杜銘哲(攝影/朱乃瑩)

左起:促轉會前主委楊翠、代理主委葉虹靈、政治受難者呂昱、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家屬杜銘哲(攝影/朱乃瑩)

「軍法官說檢察官送案我們只好辦、檢察官說情治機關送案我們只好起訴;情治機關說都是國安局指示、國安局說我們不是辦案機關,只是統合資訊。」葉虹靈分析,威權體系之所以能運作四十年不墜,讓這些平凡的人都自發維持這樣的系統,根本原因在於「所有人都把責任往外推。」

葉虹靈提到,現在的軍警、情治系統更應該把不義歷史、不法作為當成自身的訓練教材,從自由民主憲政的標準重新檢視政府作為,「這是為了定錨一個價值,不是(一切推給)時代背景。」因此,《促轉條例》修正案中將納入轉型正義教育。他強調,轉型正義對所有政府機關都很陌生,但唯有機關真誠反省,才能重新在民主社會扎根,擺脫威權時期留下的負面印象。

促轉會將解散 受難者呂昱「這不是畢業典禮」:燈可以熄、光不可滅

19 歲便入獄 15 年的政治受難者呂昱表示,過去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問題,偏重以受難者的悲情,喚起社會的同情與重視,但也相對沈淪了抗爭者的意識,「常常遇到人家說我們很可憐,為何不說我們很勇敢呢?」他強調,抗爭是台灣人血液裡重要的基因,無論未來政權如何轉換,台灣人民都要捍衛民主價值。對於促轉會將解散,他說,這不是畢業典禮,「燈可以熄,光不可滅」,勉勵大家仍要繼續向前。

「我台語說得很好,聽不出來我是原住民。」鄒族受難者杜孝生之子杜銘哲則說,高一生、杜孝生案發生後,整個家族被迫離開阿里山,消失 70 年,「他是臺北帝大畢業(的菁英),但現在50歲的鄒族人卻完全沒聽過。」直到兩年前促轉會予以平反,「杜孝生這個名字重新回到鄒族的世界,不至於永遠消失」,是他最欣慰的事。

杜銘哲嘆道,這 3、40 年來發生 RCA、華隆案等重大社會案件,政府都沒有做好,何況 70 年前的政治案件?回顧自己 62 歲的生命,的確看到台灣進步,杜銘哲希望不同陣營在民主運作下,能尊重不同意見。杜銘哲並多次提到原住民族自治與文化認同,「現在中華民國已經生米煮成熟飯,是一個家庭,原住民族不必急著跳進統獨議題,先回歸自己的位置,去想我們跟國家的關係,共同討論未來怎麼走。」

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家屬杜銘哲(攝影/朱乃瑩)

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家屬杜銘哲(攝影/朱乃瑩)

情治官員稱「潛匪」像病菌潛伏在身體 葉虹靈:對人民無限延長「對敵鬥爭」心態

「跟加害者有關的議題,首次進入國家法制。」葉虹靈強調,轉型正義工程在民主化 30 年後,才由國家來做,以歷任總統而言,李登輝時期以補償受害者為主,陳水扁、馬英九時期包括搶救綠島、景美等白恐黑牢,清查政治檔案,以保存記憶為主。而現任的蔡英文以轉型正義為關鍵政見並完全執政,系統性立法推動轉型正義,先後通過《黨產條例》、《人權館組織法》、《促轉條例》、《政治檔案條例》等四大法案,讓轉型正義進入「落實期」。

促轉會於 2020 年二二八紀念日前夕發布「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並邀請學者利用資料庫進行量化研究,發現蔣介石大量介入軍法審判。在其核覆的 3469 筆判決中,有 970 人為死刑,超過八成受審者刑度被加重。葉虹靈強調,促轉會花了一年以上的時間對資料進行編碼,逐筆爬梳檔案中的手寫毛筆字,才有機會透過資料庫,刷新社會對威權體制的認識。根據促轉會推估,威權時期受害者人數在 22,028 人左右,都會在總結報告的附錄中一一呈現資料,讓受害者不會被遺忘。

政治受難者、作家陳列

他們(加害者)也有親人、家庭和朋友嗎?他們的生命,曾有比我們這種被他們起訴和判決的人光彩、正直、夠格當一個人嗎?

「受害者不斷凋零,其實壓迫體制參與者也是!」葉虹靈指出,促轉會除了從政治檔案中找出加害者,也邀請個別壓迫體制參與者現身接受訪談,包括 12 位軍法官、6 位警總官員、6 位調查局官員與調查員、3 位校園安全人員。然而早期位高權重的軍政首長早已凋零,葉虹靈也坦言,這些受訪者多是戒嚴體制中後期與「體制末梢」的參與者。

我在保安處服務,不是主官職務,對業務處理無決定權。所以業務都是呈上轉下,聽上級長官命令。台灣警備總部保安處是依國防法規成立的單位,處理業務時必須由軍法處軍事檢察官指導辦理。

警備總部保安處前副處長

葉虹靈歸納出「服從上級」、「時代背景」、「依法行政」、「糊口飯吃」等加害者的卸責說法,「他是保安處副處長,已經是高階官員,但還是說自己都是呈上轉下,聽上級長官命令。」

一位前保安處副處長以手寫信婉拒促轉會訪談(攝影/朱乃瑩)

一位前保安處副處長以手寫信婉拒促轉會訪談(攝影/朱乃瑩)

葉虹靈將情治機關的心態稱為「無限延長的對敵鬥爭」。一個案例是,在美麗島事件前後,社會相對自由化的時期,有許多政治案件是「老外省人」因為早年在「中國大陸」參加讀書會,依照大法官釋字第 68 號解釋,將沒有自首視為「連續參加中」,讓「一個當了三、四十年的公務員,唯一的證據就是他的同鄉指認說以前當過抗議代表。」

站在國家的立場,你潛伏在裡面,如果時效到了你就沒事,那大家都潛伏好了!哪一天整個就推翻……不能因為你堅持法律上某一說的法律見解,而斷送國家的這個命脈……像一個病菌潛伏在身體,一直抓不到這個病菌,哪一天發作起來,人就死了。

前軍法官

「他把國共抗戰的氛圍延伸到 1980 年代,還拿來解釋。」調查局在大專院校、民間社團佈建線民以監控異議者,連最無聊的日常瑣事也加以記錄,情治人員也有自己的解釋。

大陸淪陷有很多原因,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學運、工運、農運……那政府當時就是怕學運再次在台灣起來,那事後也證明像野百合這些,也發生很多次。那像這樣氛圍底下,就由各情治單位對各大專院校展開工作,那目的就是不要影響到校園安定。

調查局官員

調查局為搶功花十億佈建線民 內部也傻眼:把錢都丟到水裡

但中晚期的威權體制並非滴水不漏,許多體系內的參與者,事後也表現出茫然與無奈。

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攝影/朱乃瑩)

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攝影/朱乃瑩)

葉虹靈指出,威權政權將「中國大陸」時期的各級情報機關都移到台灣,不同機關為了維持自身價值,也會彼此爭功。例如只將不重要的案件呈報到各式「會報」中共享,重要的大案子就留著自己辦。而調查局長阮成章為了與警總、國安局競爭,花費十億以上經費在每個村里都佈建線民,連內部都高喊「我的天哪!」認為是把錢「砸到水裡」。

阮(成章)先生是中將過來的,他是雄才大略。他每一個里、每一個村都有完成布建,那我的天啊,全國有多少個里?多少個村?那太難了!所以阮先生推的時候,我們跟著走,等阮先生榮調了,內部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會,都感覺到我的天啊,把錢都砸到這裡去,等於丟到水裡看不出。

前調查局官員

我覺得這個會議和內容好像沒什麼參考性,沒有騙你,這都是小題大作的鬼打架。要查案要立功,是要自己辦的,能在這裡(會報)提的都是無關痛癢的,就是做一個團結的假象。

前警總官員

受害者獄中自殺,檢察官稱「不能說戒嚴不對」 葉虹靈:加強轉型正義教育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不認為個人應承擔加害責任,而該是政府、法律、體制、國家負責。

你們要賠他(受難者)錢就賠他錢吧!我沒意見。你讓我現在的我否定過去的我,這個做不到啊!原來就是依法行政,不可能說我認為以前辦錯了,那當時的法律規定是這樣啊!

前情治人員

「當年就是這樣,你也不能說當時的戒嚴不對啊!」一位前軍事檢察官被問及,被他起訴的外省老兵於獄中上吊身亡,並留下「申冤!申冤!申冤!」的遺書時,強調自己並不知情,「起訴完了我們就不會再去管。」

擔任什麼職務就做什麼事,人生就是戲,演不完的戲,你當什麼角色就演什麼戲。警察局移送來一定有證據,沒有證據就不會起訴,也不會判刑。這時代悲劇,當年就是這樣,你也不能說當時的戒嚴不對。

前軍事檢察官

葉虹靈強調,情治機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長期是以「對敵鬥爭」的心態面對人民,無法展現出足夠的同理心,許多受訪者並未接納轉型正義的概念,也常在訪談中痛罵「年金改革」,視為世代不公的象徵。

促轉會在曾為不義遺址「軍法處看守所」的喜來登飯店舉行任務成果發表會(攝影/朱乃瑩)

促轉會在曾為不義遺址「軍法處看守所」的喜來登飯店舉行任務成果發表會(攝影/朱乃瑩)

「軍法官說檢察官送案我們只好辦、檢察官說情治機關送案我們只好起訴;情治機關說都是國安局指示、國安局說我們不是辦案機關,只是統合資訊。」葉虹靈分析,威權體系之所以能運作四十年不墜,讓這些平凡的人都自發維持這樣的系統,根本原因在於「所有人都把責任往外推。」

葉虹靈提到,現在的軍警、情治系統更應該把不義歷史、不法作為當成自身的訓練教材,從自由民主憲政的標準重新檢視政府作為,「這是為了定錨一個價值,不是(一切推給)時代背景。」因此,《促轉條例》修正案中將納入轉型正義教育。他強調,轉型正義對所有政府機關都很陌生,但唯有機關真誠反省,才能重新在民主社會扎根,擺脫威權時期留下的負面印象。

葉虹靈也期許民間社會能持續監督政府、傳播真相,把反省傳給一代又一代,「讓這段黑暗歷史成為台灣社會鞏固民主最重要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