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轉型正義之路,又向前再邁進重要一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26)日舉辦「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發表會,未來大眾可透過此線上資料庫,查詢、了解威權時期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遭受軍事審判的過程。促轉會人員在說明資料庫時指出,過去對政治受難者的理解,都是從終審結果看起,譬如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大眾多會聚焦在蔣中正的批示,在資料受限下,也無法得知整個判決歷經什麼樣的過程。資料庫的重點就是在補足過程的完整性,讓大眾能深入了解。而根據促轉會調查,目前蒐集大約一萬多起政治案件檔案,蔣中正介入判決的案件就高達 3000 多筆。從資料庫檢索更可以發現,有 876 筆死刑判決經過蔣中正手中。凸顯蔣中正當時確實在審判中扮演關鍵角色。
「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今日正式上線,促轉會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辦發表會,向媒體說明資料庫建置過程,對臺灣轉型正義具有的意義,並現場實際操作、示範如何使用資料庫。包括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副局長陳美蓉、國史館館長陳儀深、白色恐怖受難者呂昱,都出席發表會致詞、表達看法。
對於蔣中正在判決中扮演的角色,促轉會人員在發表會中說明指出,雖然有許多官員參與在判決的過程中,他們也未必完全同意蔣中正的決定,但只要是蔣中正依照個人意志做出的決定,幾乎無人能夠否決,只能照著執行。
譬如一位名叫郭子淵的受難者,因為「加入共產黨」的罪名,判決過程來來回回高達 41 次,其中有 4 次都是案件送到總統府後被駁回,原因是蔣中正認為判刑太輕、堅持判處死刑。雖然審判案件的官員認為死刑刑度以該案而言過重,在判決來回的過程中從十年刑期漸漸再往上加,但在蔣中正堅持下,最後仍然依照他的意志判處了死刑。
促轉會委員葉虹靈:轉型正義資料庫旨在還原歷史真相
促轉會委員葉虹靈指出,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的建立,是要打破簡化「加害者」形象的迷思。葉虹靈表示,轉型正義的首要工作就是找到受難者。威權統治時期,有大量平民受到審判,到底誰受難、如何受難,又是誰負責審判、誰加重或減輕刑責,如果沒有把這些細節釐清,簡化的說誰是加害者、要如何追究責任,這樣的說法是「跳太快」,過度單純理解過去的歷史。
葉虹靈接著指出,促轉會建置資料庫有兩個主要目的。第一,戒嚴統治時期有很多政治受難者,但過去都只能靠學術研究、檔案局的檔案去理解個案。隨著資料庫建立,提供便利查詢的方式在網路上流傳,有助於大眾搭配學術研究,對這段歷史做更深入的了解。第二,這是首次對大量軍事審判檔案、每個案件的不同環節,做系統性的整理,藉以釐清處於不同職位、掌握不同權力的人,他們在各別的案件中做了什麼事、扮演什麼角色。有助於回應大眾長期以來的疑惑,「到底是誰造成這些案件」。
葉虹靈表示,檔案局裡的政治檔案高達數百萬頁,如果沒有藉由建置資料庫,對這些檔案做整理、歸類、建立查詢系統等「基礎工程」,就要談釐清和追究加害者的責任,會是個太遙遠的問題。她強調,「臺灣(轉型正義)的第一步,首先是要還原歷史真相」。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資料庫建立,發掘了「被遺忘的受難者」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指出,過去坊間流傳著一句話,「臺灣有一萬多個政治受難者,但是沒有加害者」。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我們對受難者有清楚的掌握跟了解,但事實上,除了國家人權館掌握的「不當審判補償基金會」政治受難者受補償資料,還有很多未曾接受補償的政治受難者,不在這批資料之列。促轉會在建立轉型正義資料庫的過程中,找到許多過去未曾接受補償的受難者名單,這讓臺灣社會對於過去到底有哪些人受難、他們在受難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能夠有更完整、深入的了解,是資料庫帶來的一項重大意義。
再從發掘到底誰是加害者的角度來說,陳俊宏指出,中國國民黨威權政府的白色恐怖統治,是高度「體制化」的運作系統,從一個人被逮補、偵訊、審訊到遭槍決或監禁,過程中有非常多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中,哪些人該負起責任,是個需要高度投入、研究的問題。資料庫的建立是個起點,可以讓大眾了解到當時軍事審判從偵訊到判決的過程。在這個基礎上,加上進一步的大量研究,才能讓社會更加靠近還原的歷史真相,並藉此深入思考關於加害者究責,以及反省過去威權體制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