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防學者馬士元臺灣全民防衛並非每人發槍而是建立面對災害的韌性

發佈時間 2022/12/30 10:03:33
最後更新 2022/12/30 10:03:35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國防只是國防部的事嗎?一般人能為守護臺灣做點什麼?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馬士元指出,以最惡劣的想定來看,中國侵略臺灣將優先攻擊基礎民生設施,當國防部正在第一線守護海空領域時,社會的「防災體系」將成為面對戰爭的關鍵。他也強調,從國際角度來看,臺灣並沒有特別不安全,只是面對天災或中國潛在威脅,必須有所準備。他指出,臺灣所需的「全民防衛」並非每人發一把槍去肉搏,而是以消防系統和民間防災團體,形成不同縱深的社會防禦力,打造面對各種災害應變的韌性、穩定社會功能。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秘書長馬士元(攝影/廖昱涵)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秘書長馬士元(攝影/廖昱涵)

《沃草》與「臺灣防災產業協會」前(29)日合辦講座「戰爭來了怎麼辦?面對未知,臺灣人現在可以做什麼?」講座,談討臺灣除了面對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還要面對中國不知哪天會發動的軍事入侵,如何在個人層次做出準備、守護臺灣?

馬士元指出,一般人想像的「戰爭」,可能是電影上的槍林彈雨,或者電玩中的與敵人近身肉搏,但這其實和真正會面對的戰爭情境有所差距。他說,臺灣許多政治人物與名嘴,喜歡把戰爭一下子就推到肉搏戰,但這種所謂「全面衝突」,其實只佔戰爭的一部分。

臺灣真正面對的,是混合各種騷擾的「灰色地帶」,意即「複合式戰爭」,包含網路戰、認知戰、經濟貿易戰等各式各樣的包圍手法。馬士元說,和過去「二戰」的情境截然不同,在現代化的國家,因為深深依賴國際分工,所以戰爭不是只有發生在戰場上,還會發生在商業、網路等領域。

前北市議員暨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副理事長阮昭雄(左起)、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秘書長馬士元與談(攝影/廖昱涵)

前北市議員暨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副理事長阮昭雄(左起)、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秘書長馬士元與談(攝影/廖昱涵)

「灰色地帶」意即不達到全面衝突,因為敵人在國際環境上不允許他這麼做。馬士元指出,臺灣人要認知到,中國要對臺灣發動「純軍事行動」,機率不是沒有,但有一定的限制。因為中國要先有能力去拒止臺灣附近周邊國家的軍事力量,像是分布在沖繩、南韓、日本、菲律賓、關島等地的美軍。

最惡劣的中國攻擊想定:以飛彈大規模癱瘓民生及基礎設施

面對中國的潛在威脅,臺灣的「想定」是什麼?又該如何為風險做好準備?

馬士元綜整出臺海可能的戰爭情境 5 個階段,依序是:「封鎖戰+經濟戰+心理戰+內應顛覆」、「對臺飛彈攻擊、對美日飛彈攻擊」、「特種作戰部隊入侵+斬首戰」、「海空軍入侵+兩棲登陸」、「城鎮巷戰」。

馬士元指出,很多人談到戰爭,就一直執著在海空軍入侵、兩棲登陸、城鎮巷戰,但他認為「其實這都已經是最後一關了!」等於臺灣已處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才有可能發生。他強調,前兩階段的封鎖戰或飛彈攻擊,特別需要社會的內部防禦,因為當國防部正努力鞏固海空領域,民間自己應對災害的防災救援系統特別重要。

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秘書長馬士元(攝影/廖昱涵)

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秘書長馬士元(攝影/廖昱涵)

馬士元指出,最惡劣的想定就是,中國以飛彈大規模癱瘓民生及基礎設施。在這種情況下,已沒有所謂「前線」之分,因為領空領土及都會區可能同時遭受攻擊,社會上最重要的工作變成救災,這些準備會落在社會,而非國防部。

是防災,也是自我防衛

「面對災害和戰爭都是一樣道理,做得好就能同時因應兩種不同威脅!」馬士元指出,現行問題在於,臺灣防災規劃也沒有達到先進國家水準,「廣域防災據點」、「軍民合作」、「國際人道救援互助能力」等,都有待加強。

前北市議員、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副理事長阮昭雄也指出,過去臺灣人對於防災普遍認為沒「這麼衰啦」、「不要講這個不吉利的話」。但不要講到戰爭,就算是風災、火災應變,也是一般生活中保命的重要技能。他說:「自助佔 7 成、互助佔 2 成、1 成才是他助」,透過日常生活累積,把防災的意識納入,把防災「生活化」。

國家韌性整備架構(圖片取自:馬士元簡報)

國家韌性整備架構(圖片取自:馬士元簡報)

參與政府「國家韌性整備」政策規劃的馬士元指出,目前防災士訓練有 1 萬 4000人,未來將會把初步提升防災素養的「防災士」,培養為「進階防災士」,增進輕量搜救、初級救護、避難收容支援、通訊傳播訓練。進階防災士則可加入「T-CERT 社區應變隊」,由消防局列冊管理,執行現場任務。期望防災士、義消、民間防災團體搭配下,會成為不同縱深的社會防禦能力。

馬士元說:「我們會把受訓的人,編組進各種社區組織。這就是社會力,這是臺灣真正需要的全民防衛,不是每個人發一把槍!」

臺灣需要「災害救助法」專業動員!而非把災害應變丟給社工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臺灣人第一次看到搜救犬、生命探測儀。我們發現長期脫節時,真的嚇壞了!」馬士元指出,過去臺灣因長期忙著拼經濟,脫節於國際,在 921 後臺灣花了幾十年急忙建立現在的防災體系。雖然這個「關起門來自己玩」的體系並不差,但萬一碰到的災害超逾負荷,卻又缺乏接軌國際支援的能力。

要和國際對接,就必須把國內的應變功能「模組化」。馬士元說,這是接下來很重要的工作。要落實在每個縣市、鄉鎮,大家要用同套方法來應變災害、可互相溝通。

但在法規上,馬士元指出臺灣並沒有《災害救助法》這類的法規,目災害救助志工沒有法源依據,僅按照《志願服務法》在動員,並交由衛福部負責。然而衛福部又丟給「社會救助與社工司」,但問題他們是社工,並非防災專業人員,這讓大量災民的安置能力顯得無比脆弱。

馬士元期盼,應組織一個跨越組織、貫穿全國,能下達全國 368 個鄉鎮市區和各社區,可以迅速、準確傳遞需求與分配資源的志工動員平台。「這才是臺灣面對戰爭最核心的事情!」他語重心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