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親美等距外交全是廢話 中研院學者吳叡人臺灣要抵擋中國只能加入美國同盟

發佈時間 2023/3/24 09:12:32
最後更新 2023/3/24 09:12:32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

日前陽明交大教授傅大為等四位學者提出反戰聲明,主張「台灣應該保持美中等距」等說法引起各界批評,其實這類「親美和中」、「不當強國棋子」及「維持等距」的說法一直存在台灣社會甚至政治人物口中,但這樣的主張是否符合當前國際情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指出,所謂的「和中親美」全部都是廢話,前總統馬英九、「九二共識創造者」蘇起過去就做過所謂的「等距外交」,但這種政策不但完全失敗,「還差點把臺灣賣掉,是318太陽花運動代表的公民社會救了臺灣」。他直言,臺灣要有效抵擋中國的侵略,唯有加入美國領導的全球圍堵中國同盟,沒有戰略中立的選項。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指出,臺灣要有效抵擋中國的侵略,唯有加入美國領導的全球圍堵中國同盟,沒有戰略中立的選項。攝影:何宇軒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指出,臺灣要有效抵擋中國的侵略,唯有加入美國領導的全球圍堵中國同盟,沒有戰略中立的選項。攝影:何宇軒

「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會」上週六(18日)、318 運動 9 週年時舉辦「帝國夾縫下的臺灣民主」講座,邀請吳叡人主講,並由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玉潔與談。

吳叡人表示,臺灣目前面臨巨大的地緣政治壓力,一個是中國的侵略,一個是美中的對抗,兩者的性質與起源並不完全相同,但已經合為一。他認為中國侵臺並非源於中國內戰,而是臺灣與中國之間的區域性歷史衝突,是「臺灣國家化和中國帝國化這兩個歷史運動的衝突」。

吳叡人直言,臺灣要有效抵擋中國的侵略,唯有加入美國領導的全球圍堵中國同盟,沒有戰略中立的選項。他強調,這是在帝國夾縫中的小國,在追求自主時所經常面臨的結構性困境,臺灣和烏克蘭都是如此,沒有辦法逃離帝國,只能選擇要結盟的帝國。

有些人會認為臺灣只能做大國的棋子,但吳叡人進一步說明臺灣藉由民主化的過程,所展現的主體性。他提到,臺灣過去數百年處在帝國夾縫中,讓臺灣變成帝國爭霸的棋子,承受連續的外來統治,但在這段漫長的、被宰制過程中,「一件『驚喜』發生了,那就是本土社會形成」。

吳叡人說,「臺灣的民主化和臺灣的國家形成是一體兩面」;近 30 年臺灣的民主化,是臺灣數百年國家形成過程的最後一哩路,逐漸把臺灣轉化成一個民主國家,臺灣已經從被強權擺佈的客體,蛻變成自覺、自治的政治主體,讓自己從一個棋子升級到對弈者,「我們已經產生了能動性,這個能動性就是臺灣擺脫困境、超越永恆危機的關鍵。」

而在中國方面,同一時間也引發中國的軍事動員,也就是 1996 年的飛彈危機。當臺灣花了十幾年逐漸克服內部的分裂,中國又發動經濟侵略,企圖再度分裂臺灣,但成熟蓬勃的公民社會,從野草莓到太陽花,有效地阻止這波攻勢,並鞏固了臺灣的民主和主權國家體制;中國買不下臺灣,於是回歸武力征服的初心,在短短數年之間把臺灣逼上戰爭邊緣的危機處境。中國藉由黨國資本主義的積累和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助力,逐漸成為資本輸出和地緣擴張的區域霸權。為了壓制激進改革所引起的巨大社會矛盾,中國不斷加強社會控制,成為了一個數位極權國家。

吳叡人說,這一方面是臺灣的民主國家化,另一方面是中國的集權帝國化;這兩個平行發生的東亞歷史運動,在過去 20 年開始正面的衝突。而這個區域衝突又與美中衝突交纏,成為全球地緣政治秩序重組兇險過程的一環。他認為,受困的臺灣必須建構更完善的民主,與世界精神連結;當在本土政黨式微、國家遭遇危機之時,代表新一波公民民族主義的臺灣公民社會將挺身而出,有效制衡買辦集團,並防衛鞏固民主和國家體制。

「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會」於318 運動 9 週年時舉辦「帝國夾縫下的臺灣民主」講座,邀請吳叡人主講,並由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陳玉潔與談。攝影:何宇軒

「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會」於318 運動 9 週年時舉辦「帝國夾縫下的臺灣民主」講座,邀請吳叡人主講,並由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陳玉潔與談。攝影:何宇軒

對於記者詢問,如何看待在野黨人士主張應該採取「親美和中」,或與美、中「維持等距」的做法,吳叡人回應,親美和中「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在現實上是做不到的」。他解釋,中美目前有結構性衝突,這個結構衝突在 1990 年代就已存在。到了2 000 年之後,中國開始擴張,與美國形成了更激烈的對峙。而臺灣被捲進去,裡面卻還包含了臺灣跟中國之間,「原本就還沒有算清楚的帳」。

吳叡人進一步指出,臺灣在這個大結構上,不可避免被捲入,但並不代表臺灣沒有主體性;臺灣在帝國的夾縫中,不容易逃避結盟,只好選一個結盟對象,但這不代表把臺灣賣給美國。現在的美國也與 1950 年代時完全不一樣,當年的美國直接用 CIA(中央情報局)滲透或控制南美洲國家的情況,「與中國現在控制中亞國家的方式一模一樣」,但現在美國不這樣做,因為太浪費錢了。

「所謂的和中親美全部都是廢話」,吳叡人舉前總統馬英九、「九二共識創造者」蘇起的等距外交為例,認為這些政策不但完全失敗,「還差點把臺灣賣掉,是 318 太陽花運動代表的公民社會救了臺灣」。他認為臺灣已經實踐過一次等距外交,並不是沒有實踐過。事實上,在當前這種結構衝突中,沒有戰略中立的選項,所以為什麼在歐洲的中立國紛紛都要加入歐盟、芬蘭和瑞典也要加入北約,並不是因為大家放棄了初心,而是現在國際政治上已經喪失了維持中立國的條件,必須等待新的條件出現。

陳玉潔也在與談時回應,有人會認為美國在歷史上也曾「背棄盟友」,但先不論這樣的前提是否正確,問題並不是臺灣要選中國還是選美國,而是要選「價值」;選價值意味著,當我們認同民主、憲政、人權價值時,要在這個民主倒退的全球環境中,與這些相同價值的國家集結、結成盟友,來對抗強權的侵蝕、對抗極權主義的破壞。

陳玉潔說,的確有些盟友可能會因為利益而離開,但臺灣更要去擴張夥伴關係,絕對不可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美國現在還是很重要的領導者、是幫忙臺灣集結其他盟友的最有利的角色之一,所以臺灣應該透過美國,去擴大自己的民主自由網路。

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陳玉潔表示,問題不是臺灣要選中國還是美國,而是要選「價值」,當我們認同民主時,要與選擇相同價值的國家結盟,對抗極權主義。攝影:何宇軒

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陳玉潔表示,問題不是臺灣要選中國還是美國,而是要選「價值」,當我們認同民主時,要與選擇相同價值的國家結盟,對抗極權主義。攝影:何宇軒